贵阳市南供电局努力解决群众交费难题
2006-10-16 15:45:2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贵州省惠水县摆榜乡是全省一类极贫困乡镇,以前,该乡用电农户须到摆金供电所交费,如果徒步,来回需要8个小时。如果乘车,来回车费7元钱,由于当地用电农户极为贫困,每户每月用电平均不上3元,那么,该乡用电用户如果专程交电费,车费就相当于电费的两倍。2002年,惠水县供电局在摆榜修建了固定服务点,有专职的收费员和用电工作人员。这既为当地农户交费提供了方便,又能及时解决用电困难提供服务。细算下来,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减轻30万余元的往返路费,此举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类似摆榜乡路费高于电费的情况,在贵阳市南供电局辖区内,多不胜数,特别在边远的乡镇,表现尤为突出。
那是2003年的一个星期二上午,笔者在惠水县芦山供电所采访, 当时,几位肩挂起帆布包的农电工笑着对笔者说:“小白,今天我们去打引摆摊,去不?”
“摆摊,卖啥东西呀?”笔者不知所措反问道
“呵呵,今天是打引乡赶场天,我们去那摆摊收电费呢”
“哦,原来这样”
在国家实施农电体制改革后,理顺了农村用电各种关系,基本实现城乡用电一体化管理模式,消除了农村用电管理混乱的局面,切实减轻了农民的用电负担,以此同时,按照精简、规范的要求,农村供电所数量、人员减少了,一个供电所所辖的供电面积相对农电体制改革前却增大了,加之很多边远乡镇只有一个营业收费网点,这样,农民交费难就成了一个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贵阳市南供电局极力创新服务手段,努力减轻农民负担,要求各分、县供电局的供电所因地制宜,利用乡镇或中心集市赶集天,设置临时点,即他们所说的摆摊,开展流动收费,切实解决了群众的交费难问题。
之后,贵阳市南供电局进一步探索解决农民交费难的手段和方法,各供电所又在各乡镇或中心村组设置固定服务收费点收费,这不仅规范了收费手续、降低资金运作风险,还能及时为当地百姓解决用电上的困难和问题。惠水县摆榜乡姓梁的一位村支书曾告诉笔者:“设置固定服务收费点后,不仅可在家门口交电费,减少因交电费产生的路费,而且自家的保险丝、灯泡烧了,只要喊一声,他们准到,服务可好了,供电局可真为我们老百姓作想”。
贵阳市南供电局在创新服务手段和采取为民、利民、便民措施的探索中,坚持以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先导。在今年8月份,成功研发了移动联网收费新程序。该收费程序,利用移动公司网络覆盖广的特点,只要是移动信号覆盖的地方,有一台安装收费系统的手提电脑,就可以现场收费。该程序的运用,更受群众的欢迎。
九月、十月是农民朋友们收获的季节,每一分每一秒都会忙着抢收、凉谷、脱粒。花溪区天鹅村摆克组和小石厂组位于花溪边远地区的苗族村寨,交通不便,农民经济生活也相当的贫困,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用电的节约程度是城里人所无法想像的,30%的用户用电量在20KWH左右,每月电费才几元钱,而到交费点交费来回所花的路费却比要交的电费还多出一些来,对本就生活困难的农民来说,为了交几元的钱电费,不仅要走上大段路还要花上比电费还要贵的车费,他们又怎么会舍得把时间和金钱花在交电费的路上呢。今年9、10月份,贵阳市南供电局花溪分局的工作人员下到村子里进行了上门移动收费,收费过程中,客户们由衷的讲出了心声:“我们家用电每个月仅15度左右电量,几块钱的电费,行动不方便,又不通班车和中巴车,平时靠养鸡生蛋以后步行赶场卖钱来维持生活,用电不交费也不行,但是交电费又实在不方便,现在又要忙收米脱不开身,真是为难,今天,你们上门来收电费是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你们想得太周到,大家都方便,真是在做好事啊,真不知该怎么感谢你们才好……”。
无独有偶,茶花小区一下岗职工张女生也告诉笔者:以前去营业厅或银行交电费,有时候排队就是一两个小时,加之自己腿脚不灵变,是够辛苦的了,现在移动收费到社区,可在家门口交费,方便!希望继续开展下去。
据统计,贵阳市南供电局四个分县局开展移动收费,9月份的一个星期,收费就近10万元。
贵阳市南供电局在着力解决群众交费难问题上,流动收费同固定点收费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服务方式呈螺旋上升之势,不断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服务水平的提升,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白子辉)
类似摆榜乡路费高于电费的情况,在贵阳市南供电局辖区内,多不胜数,特别在边远的乡镇,表现尤为突出。
那是2003年的一个星期二上午,笔者在惠水县芦山供电所采访, 当时,几位肩挂起帆布包的农电工笑着对笔者说:“小白,今天我们去打引摆摊,去不?”
“摆摊,卖啥东西呀?”笔者不知所措反问道
“呵呵,今天是打引乡赶场天,我们去那摆摊收电费呢”
“哦,原来这样”
在国家实施农电体制改革后,理顺了农村用电各种关系,基本实现城乡用电一体化管理模式,消除了农村用电管理混乱的局面,切实减轻了农民的用电负担,以此同时,按照精简、规范的要求,农村供电所数量、人员减少了,一个供电所所辖的供电面积相对农电体制改革前却增大了,加之很多边远乡镇只有一个营业收费网点,这样,农民交费难就成了一个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贵阳市南供电局极力创新服务手段,努力减轻农民负担,要求各分、县供电局的供电所因地制宜,利用乡镇或中心集市赶集天,设置临时点,即他们所说的摆摊,开展流动收费,切实解决了群众的交费难问题。
之后,贵阳市南供电局进一步探索解决农民交费难的手段和方法,各供电所又在各乡镇或中心村组设置固定服务收费点收费,这不仅规范了收费手续、降低资金运作风险,还能及时为当地百姓解决用电上的困难和问题。惠水县摆榜乡姓梁的一位村支书曾告诉笔者:“设置固定服务收费点后,不仅可在家门口交电费,减少因交电费产生的路费,而且自家的保险丝、灯泡烧了,只要喊一声,他们准到,服务可好了,供电局可真为我们老百姓作想”。
贵阳市南供电局在创新服务手段和采取为民、利民、便民措施的探索中,坚持以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先导。在今年8月份,成功研发了移动联网收费新程序。该收费程序,利用移动公司网络覆盖广的特点,只要是移动信号覆盖的地方,有一台安装收费系统的手提电脑,就可以现场收费。该程序的运用,更受群众的欢迎。
九月、十月是农民朋友们收获的季节,每一分每一秒都会忙着抢收、凉谷、脱粒。花溪区天鹅村摆克组和小石厂组位于花溪边远地区的苗族村寨,交通不便,农民经济生活也相当的贫困,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用电的节约程度是城里人所无法想像的,30%的用户用电量在20KWH左右,每月电费才几元钱,而到交费点交费来回所花的路费却比要交的电费还多出一些来,对本就生活困难的农民来说,为了交几元的钱电费,不仅要走上大段路还要花上比电费还要贵的车费,他们又怎么会舍得把时间和金钱花在交电费的路上呢。今年9、10月份,贵阳市南供电局花溪分局的工作人员下到村子里进行了上门移动收费,收费过程中,客户们由衷的讲出了心声:“我们家用电每个月仅15度左右电量,几块钱的电费,行动不方便,又不通班车和中巴车,平时靠养鸡生蛋以后步行赶场卖钱来维持生活,用电不交费也不行,但是交电费又实在不方便,现在又要忙收米脱不开身,真是为难,今天,你们上门来收电费是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你们想得太周到,大家都方便,真是在做好事啊,真不知该怎么感谢你们才好……”。
无独有偶,茶花小区一下岗职工张女生也告诉笔者:以前去营业厅或银行交电费,有时候排队就是一两个小时,加之自己腿脚不灵变,是够辛苦的了,现在移动收费到社区,可在家门口交费,方便!希望继续开展下去。
据统计,贵阳市南供电局四个分县局开展移动收费,9月份的一个星期,收费就近10万元。
贵阳市南供电局在着力解决群众交费难问题上,流动收费同固定点收费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服务方式呈螺旋上升之势,不断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服务水平的提升,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白子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