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供电局建立营销例会制度 “三个创新”提升核心业务管理水平
2006-10-13 10:57:06 来源:云电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作者: 张建强
云南电网公司红河供电局根据电力供应局势和电力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工作思路,及时将工作重点从控制负荷转移到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上来,提前研究和制订了汛期增供扩销方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完成增供扩销任务,通过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了核心业务的管理水平,使营销工作呈现出一片生机与活力。
管理创新,发挥“智囊团”作用
为了深入贯彻2006年云南电网公司工作会精神, 该局把提高“三个能力”、“四个管理水平”贯穿于日常工作中。“三个能力”即:一是加强政策与市场研究和购售电管理,提高市场协调和运作能力;二是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提高优质服务创建品牌的能力;三是加强营销基础管理和制度建设,加强营销政策和营销策略研究,重视各项科技投入和运用,提高营销管理手段和效率的能力。“四个管理水平”即:一是努力提高业扩报装管理水平;二是努力提高负荷预测及营销计划管理水平;三是努力提高需求侧管理管理水平;四是努力提高小水电上网管理水平。
从今年6月2日开始,该局及时建立和召开由局分管领导主持,电力营销处、电网调度中心、生产技术计划部及相关部门参加的营销例会制度,凝聚集体智慧,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主要对各用电负荷、地调统调小电及地方电力公司小水电出力等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控和分析研究,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及供电方案,及时制订适时的营销策略与措施,经全局的共同努力及各用电客户的支持和配合,实现了入汛后售电大幅增长的好成绩,在电能交易掌控能力及汛期增供促销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思维创新,确立“大营销”观念
2006年,该局在电力市场营销管理工作中,按云南电网公司下达60.6亿千瓦时的售电量指标及实现全年电费结零,设定为售电目标市场上预期要实现的交易水平。同时,确立“大营销”观念,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将售电计划纳入全局综合计划管理,以销售指标为龙头,制定了详细的年、季、月、周电力营销实施计划。在售电量销售指标上做到三个分解到位,即:将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对应销售计划按月分解到位;将对应的售电量指标分解下达到各全资、股改县(市)电力(供电)公司,对主要趸售县级供电公司采取按负荷曲线交易的管理办法。根据主要用户的用电情况和市场特点,结合该局的具体服务工作,按户将售电指标分解到位。
实际执行过程中,针对2006年云南电网电力供需形势呈现“前紧、中平、后松”的局面,因1~5月电力供应不足,用电指标偏低,有效负荷不能得以释放,汛期小水电优化调度和增供扩销难度加大,对该局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部份电网建设改造的进度滞后于用电负荷增长速度需求,局部地区出现“卡脖子”现象,以及国家对高耗能企业的产业政策调整,加之汛期黄磷、铁合金等高耗能市场低迷,特别是红河州黄磷、铁合金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相对较弱,供电市场势必受到影响,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直接考验电力经营企业的市场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因此,实际用电需求水平低于预期的需求水平,也就是在目标市场上,部份用电可能没有需求或需求很小,电力市场营销管理就要解决这些不同需求的变化,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就要对此进行科学的有效组合。
该局根据用电性质进行了电力需求市场细分,在行业分类到有色金属、化肥、黄磷、铁合金、电解铝、钢铁、建材(水泥)等用电的基础上,又从客户的负荷特性、生产能力、生产成本、电价优势、销售优势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深层次的优势星级分析和评定。还从客户的当前价值、增值潜力、缴费信誉度等量化评级,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服务策略和方式,及时制定出了差异服务管理办法、实施计划,同时注重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和管理,提升差异化服务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我局坚持继续完善客户经理制、首问负责制、电话预约服务基础上,开展业扩工程“客户项目代表制”;利用“企业呼” 短信平台向客户开展发布电费信息、温馨提示及生日、节日问候等营销信息与关怀服务;对价值高的大客户企业推出安全性评价、安全用电知识培训、节能用电评价等服务,指导客户调整生产用电负荷,合理使用丰枯、峰谷分时电价,降低用电成本等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切实有效地为客户提供超前服务、跟踪服务、增值服务,并在全资、控股、代管县级公司中推广延伸。以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以“让政府放心、客户满意、社会认可”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万家灯火 南网情深 科学用电 共建和谐”系列活动,尽更多社会责任,打造责任电网,服务和谐红河。
技术创新,为营销提供无穷动力
为做好汛期增供扩销及提高供电服务质量,该局不<
云南电网公司红河供电局根据电力供应局势和电力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工作思路,及时将工作重点从控制负荷转移到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上来,提前研究和制订了汛期增供扩销方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完成增供扩销任务,通过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了核心业务的管理水平,使营销工作呈现出一片生机与活力。
管理创新,发挥“智囊团”作用
为了深入贯彻2006年云南电网公司工作会精神, 该局把提高“三个能力”、“四个管理水平”贯穿于日常工作中。“三个能力”即:一是加强政策与市场研究和购售电管理,提高市场协调和运作能力;二是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提高优质服务创建品牌的能力;三是加强营销基础管理和制度建设,加强营销政策和营销策略研究,重视各项科技投入和运用,提高营销管理手段和效率的能力。“四个管理水平”即:一是努力提高业扩报装管理水平;二是努力提高负荷预测及营销计划管理水平;三是努力提高需求侧管理管理水平;四是努力提高小水电上网管理水平。
从今年6月2日开始,该局及时建立和召开由局分管领导主持,电力营销处、电网调度中心、生产技术计划部及相关部门参加的营销例会制度,凝聚集体智慧,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主要对各用电负荷、地调统调小电及地方电力公司小水电出力等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控和分析研究,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及供电方案,及时制订适时的营销策略与措施,经全局的共同努力及各用电客户的支持和配合,实现了入汛后售电大幅增长的好成绩,在电能交易掌控能力及汛期增供促销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思维创新,确立“大营销”观念
2006年,该局在电力市场营销管理工作中,按云南电网公司下达60.6亿千瓦时的售电量指标及实现全年电费结零,设定为售电目标市场上预期要实现的交易水平。同时,确立“大营销”观念,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将售电计划纳入全局综合计划管理,以销售指标为龙头,制定了详细的年、季、月、周电力营销实施计划。在售电量销售指标上做到三个分解到位,即:将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对应销售计划按月分解到位;将对应的售电量指标分解下达到各全资、股改县(市)电力(供电)公司,对主要趸售县级供电公司采取按负荷曲线交易的管理办法。根据主要用户的用电情况和市场特点,结合该局的具体服务工作,按户将售电指标分解到位。
实际执行过程中,针对2006年云南电网电力供需形势呈现“前紧、中平、后松”的局面,因1~5月电力供应不足,用电指标偏低,有效负荷不能得以释放,汛期小水电优化调度和增供扩销难度加大,对该局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部份电网建设改造的进度滞后于用电负荷增长速度需求,局部地区出现“卡脖子”现象,以及国家对高耗能企业的产业政策调整,加之汛期黄磷、铁合金等高耗能市场低迷,特别是红河州黄磷、铁合金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相对较弱,供电市场势必受到影响,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直接考验电力经营企业的市场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因此,实际用电需求水平低于预期的需求水平,也就是在目标市场上,部份用电可能没有需求或需求很小,电力市场营销管理就要解决这些不同需求的变化,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就要对此进行科学的有效组合。
该局根据用电性质进行了电力需求市场细分,在行业分类到有色金属、化肥、黄磷、铁合金、电解铝、钢铁、建材(水泥)等用电的基础上,又从客户的负荷特性、生产能力、生产成本、电价优势、销售优势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深层次的优势星级分析和评定。还从客户的当前价值、增值潜力、缴费信誉度等量化评级,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服务策略和方式,及时制定出了差异服务管理办法、实施计划,同时注重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和管理,提升差异化服务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我局坚持继续完善客户经理制、首问负责制、电话预约服务基础上,开展业扩工程“客户项目代表制”;利用“企业呼” 短信平台向客户开展发布电费信息、温馨提示及生日、节日问候等营销信息与关怀服务;对价值高的大客户企业推出安全性评价、安全用电知识培训、节能用电评价等服务,指导客户调整生产用电负荷,合理使用丰枯、峰谷分时电价,降低用电成本等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切实有效地为客户提供超前服务、跟踪服务、增值服务,并在全资、控股、代管县级公司中推广延伸。以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以“让政府放心、客户满意、社会认可”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万家灯火 南网情深 科学用电 共建和谐”系列活动,尽更多社会责任,打造责任电网,服务和谐红河。
技术创新,为营销提供无穷动力
为做好汛期增供扩销及提高供电服务质量,该局不<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