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供电局:优质电力当后盾,大红桃喜获丰收
2015-07-22 15:11:27 来源:何奎志
A-
A+
电力18讯: 本网讯贵州省施秉县牛大场镇属低丘陵山区,拥有大面积可开发的山地与得天独厚的淡水资源优势,镇内森林覆盖率较广,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之美誉,年平均气温在27摄氏度左右,非常适合开发山坡荒地培育大红桃、金秋梨、空壳大李子等经济林果树,且培育出来的高含糖水果市场销路非常之好。
7月下旬,在牛大场镇白庙坡桃树种植基地,正是大红桃成熟的上好时节,21日清晨06时,太阳光还未露出云端,在弥漫的大雾与湿润的空气里,白庙坡桃树种植基地的大门外已云集了10余辆购桃的货车,30余名来自余庆、施秉、黄平的水果中间商在抢购刚成熟的大红桃。
上午7时,在红桃种植户陆怡夫妇及20余名摘桃人的帮忙下,一筐筐大红桃从种植基地内的桃山抬运出来,以每公斤6元的市场批发价一次性卖给前来抢购大红桃的水果中间商,现场一片忙碌的秋收景象。
“今年是我种植桃树的第一个大丰收之年,大红桃能够得到如愿的大丰收,电力真是功不可没啊!”陆怡一边给水果中间商们称秤,一边乐呵呵的与前来巡视线路的红山供电所配电维护员周治平等这样说道。
据现场初步估算,陆怡夫妇今年的第一期出售的5000多公斤红桃,一次性收入3万余元,如果再算上第二期、第三期,预计今年陆怡夫妇种桃可纯收入10万元。
在2008年前,牛大场镇白庙坡百亩山地还是一整片杂草丛生的杜仲树,由于近几年杜仲皮的市场低迷,无人问津,陆怡将其父上世纪80年代栽种的杜仲树以每吨200元的价格卖给当地一家木材厂,然后将卖木材所得的2.8万元钱外请民工割地挖荒种植红桃树苗。
经过四年的精心培植,2012年初夏,陆怡夫妇的桃树林长势一片良好,且有不少桃树枝头还挂满了幼果,看着满枝头的小桃果,陆怡心中在暗暗自喜,没有想到的是在2012年5月的一场含着冰雹大暴雨过后,白庙坡百亩桃林一片狼藉,地上满是桃树嫩叶与小桃果,上千株桃树嫩枝条被狂风折断,树干被冰雹砸得伤痕累累。
“完了,一切都完了,我们一家人四年的辛苦付出就这样付之东流了!”陆怡回忆着说。
2013年春季,由于受上年度冰雹袭击影响,白庙坡百亩桃林5000多棵桃树几乎没有抽出嫩枝条,由于没有多余的资金外请劳工帮忙,陆怡夫妇俩只有自己苦干,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在桃树林忙活,遇上修剪枝条的忙碌时节,夫妇俩连续10余天不见下山。
终于,辛勤的付出积淀出汗水的结晶,2014年春季,陆怡夫妇俩苦心培育的百余亩桃树有3000余棵桃树再次开启了希望之花,在春季过后,桃树枝头上再次挂满了小桃果,“看起来特别的喜人!”陆怡妻子回忆着说。
2014年秋季,大红桃快成熟了,陆怡到处为大红桃找销路,由于大红桃含糖量非常之高,在顺利卖出第一期成熟的大红桃后,由于当时天气异常的干旱,桃树上的红桃有一半以上被糖蛾、丝光绿蝇糟蹋掉,“那段时间,漫山遍野到处都是蚊子,要是不戴上口罩,连桃树林都不敢进去,因为在呼吸时随时都有可能会吸到蚊子。”陆怡苦涩的回忆着说。
经过查阅电脑网络及向专业种桃农技师请教,陆怡发现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相当的简单,只需在他的桃林内安装上10余个的紫光强力灭蚊灯即可,且这种灭蚊灯耗电量极低,安装简单,一盏灭蚊灯日耗电量仅为0.2千瓦时。
说干就干,2014年8月,陆怡夫妇向施秉供电局红山供电所递交0.22千伏新报装用电申请,红山供电所在接到客户的用电新报装申请后,及时安排两名技术人员现场勘查,确定白庙坡桃林种植地的装表接电方案。因客户用电点距离10千伏牛镇线新寨变低压线路搭火点较远,在征得陆怡本人同意过后,决定将新报装的电表安装在新寨变0.4千伏线路09号杆上,然后再架设310米0.22千伏表后线到白庙坡的桃林基地小屋。
在通电的当天晚上,在红山供电所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下,陆怡与妻子在第一时间接通了从集市上买来的第一盏紫光灭蚊灯,经过反复的移动位置作灭蚊试验,驱杀蚊虫的效果相当的好,基本上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那之后,陆怡先后在集市上购买同类型的九盏紫光强力灭蚊灯。
施秉供电局红山供电所配网综合作业员周治平、张明在每月开展抄表工作的同时,对新寨变白庙坡种桃基地低压线路、杆塔及电表集装点作仔细的巡视检查,做好线路通道清理与基地应急发电机的维护保养指导工作,当好白庙坡基地种植户的用电坚强后盾,全力保障种桃基地用电不间断,促进桃林种植户增产增收,带动一方经济林种植户向前绿色、环保、健康的产业链方向发展。(何奎志)
7月下旬,在牛大场镇白庙坡桃树种植基地,正是大红桃成熟的上好时节,21日清晨06时,太阳光还未露出云端,在弥漫的大雾与湿润的空气里,白庙坡桃树种植基地的大门外已云集了10余辆购桃的货车,30余名来自余庆、施秉、黄平的水果中间商在抢购刚成熟的大红桃。
上午7时,在红桃种植户陆怡夫妇及20余名摘桃人的帮忙下,一筐筐大红桃从种植基地内的桃山抬运出来,以每公斤6元的市场批发价一次性卖给前来抢购大红桃的水果中间商,现场一片忙碌的秋收景象。
“今年是我种植桃树的第一个大丰收之年,大红桃能够得到如愿的大丰收,电力真是功不可没啊!”陆怡一边给水果中间商们称秤,一边乐呵呵的与前来巡视线路的红山供电所配电维护员周治平等这样说道。
据现场初步估算,陆怡夫妇今年的第一期出售的5000多公斤红桃,一次性收入3万余元,如果再算上第二期、第三期,预计今年陆怡夫妇种桃可纯收入10万元。
在2008年前,牛大场镇白庙坡百亩山地还是一整片杂草丛生的杜仲树,由于近几年杜仲皮的市场低迷,无人问津,陆怡将其父上世纪80年代栽种的杜仲树以每吨200元的价格卖给当地一家木材厂,然后将卖木材所得的2.8万元钱外请民工割地挖荒种植红桃树苗。
经过四年的精心培植,2012年初夏,陆怡夫妇的桃树林长势一片良好,且有不少桃树枝头还挂满了幼果,看着满枝头的小桃果,陆怡心中在暗暗自喜,没有想到的是在2012年5月的一场含着冰雹大暴雨过后,白庙坡百亩桃林一片狼藉,地上满是桃树嫩叶与小桃果,上千株桃树嫩枝条被狂风折断,树干被冰雹砸得伤痕累累。
“完了,一切都完了,我们一家人四年的辛苦付出就这样付之东流了!”陆怡回忆着说。
2013年春季,由于受上年度冰雹袭击影响,白庙坡百亩桃林5000多棵桃树几乎没有抽出嫩枝条,由于没有多余的资金外请劳工帮忙,陆怡夫妇俩只有自己苦干,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在桃树林忙活,遇上修剪枝条的忙碌时节,夫妇俩连续10余天不见下山。
终于,辛勤的付出积淀出汗水的结晶,2014年春季,陆怡夫妇俩苦心培育的百余亩桃树有3000余棵桃树再次开启了希望之花,在春季过后,桃树枝头上再次挂满了小桃果,“看起来特别的喜人!”陆怡妻子回忆着说。
2014年秋季,大红桃快成熟了,陆怡到处为大红桃找销路,由于大红桃含糖量非常之高,在顺利卖出第一期成熟的大红桃后,由于当时天气异常的干旱,桃树上的红桃有一半以上被糖蛾、丝光绿蝇糟蹋掉,“那段时间,漫山遍野到处都是蚊子,要是不戴上口罩,连桃树林都不敢进去,因为在呼吸时随时都有可能会吸到蚊子。”陆怡苦涩的回忆着说。
经过查阅电脑网络及向专业种桃农技师请教,陆怡发现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相当的简单,只需在他的桃林内安装上10余个的紫光强力灭蚊灯即可,且这种灭蚊灯耗电量极低,安装简单,一盏灭蚊灯日耗电量仅为0.2千瓦时。
说干就干,2014年8月,陆怡夫妇向施秉供电局红山供电所递交0.22千伏新报装用电申请,红山供电所在接到客户的用电新报装申请后,及时安排两名技术人员现场勘查,确定白庙坡桃林种植地的装表接电方案。因客户用电点距离10千伏牛镇线新寨变低压线路搭火点较远,在征得陆怡本人同意过后,决定将新报装的电表安装在新寨变0.4千伏线路09号杆上,然后再架设310米0.22千伏表后线到白庙坡的桃林基地小屋。
在通电的当天晚上,在红山供电所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下,陆怡与妻子在第一时间接通了从集市上买来的第一盏紫光灭蚊灯,经过反复的移动位置作灭蚊试验,驱杀蚊虫的效果相当的好,基本上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那之后,陆怡先后在集市上购买同类型的九盏紫光强力灭蚊灯。
施秉供电局红山供电所配网综合作业员周治平、张明在每月开展抄表工作的同时,对新寨变白庙坡种桃基地低压线路、杆塔及电表集装点作仔细的巡视检查,做好线路通道清理与基地应急发电机的维护保养指导工作,当好白庙坡基地种植户的用电坚强后盾,全力保障种桃基地用电不间断,促进桃林种植户增产增收,带动一方经济林种植户向前绿色、环保、健康的产业链方向发展。(何奎志)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