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要闻纵览 > 正文

云南曲靖:农网改造助力陡红梁子换新颜

  2020-10-20 00:00:00    来源:云南电网公司 
A- A+
电力18讯:

历经千年历史的古树,在村中有着十余棵。

农网改造为村里新增的变压器,为村民幸福生活带来源源不断的电能支持。

为古树村提供供电服务的电力人。

  本网讯 雨碌乡陡红村委会古树村位于云南省会泽县县城西南80多公里处的乌蒙山系中,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50多户人家的村庄,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23位,村里还经常存在百岁老人。

  “村民的长寿得益于生态,而今天的生态得力于几代人的努力。”74岁的戴正谷当过18年的护林员。村里的树木和村外的森林,都凝聚着他和村民的辛勤付出。

  守山的艰辛

  陡红村村如其名,位于大山的脊梁上,海拔2000多米,山高坡陡,地势险峻。

  在很长的时间里,因交通不便,加之村民经济贫困,所有人家连煤炭都买不上,全村生产生活取暖主要依靠木柴。一个普通家庭,一年要七、八千斤柴才够。

  有着爱树传统的古树村,村民舍不得砍树,生活中用到的柴火,主要都是从山上砍、割来的杂木。“只有手指头粗的刺干都砍,甚至连根都拔起来,晾干后煮饭、煮猪食、冬天烤火。”71岁的戴普亮说。

  在周边村子山上的树都被砍完后,古树村的山上,经常有外村人来偷树,夜里守山也就成了戴正谷的主要工作。

  除了冬季下雪、下凌不能走山路外,每天晚上,戴正谷都要召集戴兴发、戴兴江、戴普安等年轻人,晚上8点出发,带着蓑衣、雷管等,去到树多的林里,对于一些路难走、安全隐患大的地方,便在山上放几发雷管,明示有人在山上守林,告诫盗木者不要砍树。

  “每天晚上都要守到12点,甚至凌晨1、2点才回来,大家白天都要在地里干活。守林的时候难免有困了、累了的,每到这个时候,就用蓑衣在地上打个垫,几个人轮流着休息。”戴兴发说。

  但即便如此,山上的树木仍然被大量盗伐。戴普亮还记得,他家山上有一棵树,长得笔直,树茎有半米粗,自家建房时都舍不得砍,但家里的房子还没建好,树就被人在夜里偷走。

  大量的盗采,不仅造成村里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还给村民生活带来诸多影响。那时,一些村民的房子的墙是用石头和泥浆砌起来的,防渗水性很差,每逢雨季,村后水沟里就要发洪水,洪水漫过沟渠,冲进一些人家的堂屋里。很多人家的家具被洪水泡了个遍,戴正聪家甚至连堂屋里的橱柜都被水淹浮起来。

  戴正谷介绍说,今年,陡红村的降雨量是很多年来少有的大,即便是这么大的雨,村旁的沟渠也没有涨过大水,即便下暴雨时,人也能从沟里直接趟过。但在山上的树还没长起来那些年,沟里涨水曾经 冲走过猪和牛。

  当下的幸福

  接替戴正谷担任护林员的,是53岁的戴兴发。言谈中,戴兴发说,“他们两人的工作有着十万八千里的差距。”

  当下,戴兴发最繁忙的时候主要是冬春季节,工作内容是向村民宣讲不要带火种如山,上坟不焚烧香纸,不烧地埂和杂草……

  “工作单纯,活计不多,很好干。”戴兴发说。

  “现在,不要说是上山砍柴,就是送来一堆砍好的柴,也没人要。”戴兴发介绍说,每年下雪过后,林中都有大量被雪压断的树枝和树干,压根就没有人去捡拾,很多都是直接腐烂在森林里。

  一年比一年长得茂密,成为野鸡、野兔、麂子等野生动物的家园。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村里的电网改造升级后,村民都买来各种电器,电饭煲、电磁炉、烤火器等电器进入每家每户,村民煮饭、取暖再也用不到柴火。

  2018年,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会泽供电局在村里增加了一台容量100千伏安的变压器,专门为村里和村边周围共88户人家供电。村里的用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除了猪草机外,不少村民还买来了大功率的粉糠机、钢磨等,原来因打糠、磨面要到数公里外的村民,现在在家里就直接用上了相应的机器。

  “电力,特别是电网改造不仅保住了村里的森林,更是保住了村里的根。”戴普亮在村里的小学教了几十年的书,他的父亲去年逝世,时年整整100周岁,母亲也活了96岁。在古树村,活到100多岁已不足为奇。“长寿有两个秘诀,一是生活环境好,二是心态好。当下,党的政策这么好,老年人衣食无忧,心态自然好,所以,关键的一点还是生活环境。上了年岁的老人,每天看着绿水青山,呼吸着新鲜空气,身体不好都不可能。”戴普亮说到。(杜明彦 张坤宏 代普亮)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能源局: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

2019-06-30

1个多月后,电价又要降了!看看降

2019-05-18

“陕西水电”新三板隆重挂牌

2019-04-26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全资收

2018-12-05

全国首届“地电杯”电力工匠技

2018-12-05

热点排行
  •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董天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再立新功
  • · 国家电网共产党员服务队:“电”亮红色“连心桥”
  • · 汉中市委副书记权检到访陕西地电 交流脱贫攻坚工作
  • · 四川电力:十讲十增强 实现新跨越
  • · “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创建需翻越“三座大山”
  • · 陕西地电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在榆林座谈
  • · 深化“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还需要这么干!
  • · 陕西审计工作报告公布 农网资金4.36亿被套取
  • · 陕西地电首座220千伏变电站白云变建成投运
  • · 重庆9区县近7万人明年将别煤油灯
推荐阅读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全资收购耒阳地方电网
  • · 陕西地电公司系统首例混改样本观察
  • · 国家电网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两年攻坚战 累计投资1423.6亿元
  • · 解密陕西地电2017年的“1234”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