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要闻纵览 > 正文

河南兰考:乡村巨变的幸福攻略

  2019-09-19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河南兰考。在考察东坝头乡张庄村时,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农村每个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落实总书记要求,兰考作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几年来,兰考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2017年在全国率先“摘帽”脱贫。9月9日,记者来到兰考,感受脱贫攻坚给这里带来的变化。

  从3小时到5分钟,从1千只到1万只

  从兰考县城一路向北,10多千米之后,就能看到一座座风机旋转。沿着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走进东坝头乡张庄村幸福路,路边是一排排太阳能路灯。

  张庄,地处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曾是兰考县最大的风口。上世纪60年代,焦裕禄在此治理风沙,让当地群众结束了逃荒的历史。然而,张庄人虽然治住了风沙,却始终未能摆脱贫困。截至2014年年底,全村2960多口人中仍有贫困人口79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5%。该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回忆说,2000年前后张庄人纷纷外出,最多时有近1000人在外打工,基本上干得动的都出去了。

  走进幸福路,两旁是红墙黛瓦的店铺,春光油坊的芝麻油飘出阵阵醇香……

  春光油坊是闫春光去年开的一个作坊,“虽然是传统的石磨工艺,但都是用电带动的,现在的生活可真离不开电啊。”闫春光说。

  “2014年总书记来考察时,那时我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尤其是厨房,实在太简陋了。除了电灯,家里只有一台电视机。”闫春光说。现在,他家厨房完全是电气化厨房了,空调、冰箱、电饭锅、电磁炉等电器一应俱全。

  那时,他是村里的贫困户,养鸡遭遇挫折,欠下几万元的外债。现在,他的养鸡场已经从1000只扩大到10000只。“每天卖鸡蛋平均收入2000元,今年至少收入30万元吧。”闫春光高兴地说。

  “这都是电的功劳。以前喂饲料、喂水、除粪都靠人工,1000只鸡,只是喂一次饲料就要三个小时,每天要喂三次。现在都是电动的,喂饲料只要5分钟。”闫春光说。因为时间充裕,他又开了一个春光油坊,用古法加工芝麻油、花生油等。

  村里像闫春光这样的脱贫户比比皆是。幸福路上,幸福的故事越来越多。

  “三年脱贫,七年小康,是我们村对总书记作出的承诺。”申学风说。2017年3月,兰考县率先脱贫。这还远远不够,张庄一直在探索产业发展的“张庄模式”。

  现在张庄有35亩温室大棚种植蜜瓜、红薯等特色经济作物;312亩坑塘养南美白对虾;200多亩鱼塘养鱼;11家小型加工作坊,生产特色布鞋、香油等产品;61家规模比较大的家畜养殖户;34家民宿,可以同时接待200多人……

  “可以说各级产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一切发展的前提是可靠的供电。20年前,我收电费的时候,一个村两个月的用电量都到不了500千瓦时,现在一家的用电量就有这么多。”申学风说。

  不止这一个村用电量增加。2018年,兰考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1.95%。

  安全可靠的供电还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2016年12月,张庄引进了奥吉特菌业股份有限公司。奥吉特主要种植褐蘑菇,“蘑菇每24个小时长大一倍,对温度和湿度要求非常高,每个月用电量达到四五十万千瓦时。”奥吉特行政人员付琳说。张庄村有121人在这个工厂工作,每个月3000多元工资,“现在基本没有人外出务工了,自己在家创业或者在家附近就业都很方便。”申学风说。

  从贫困村到产值过亿

  同样的变化也在阳镇徐场村发生着。这里原来是国家级贫困村,现在该村的年产值达到1.2亿元。

  走进徐场村,“中国民族乐器村”几个字印入眼帘,村里电锯声、电刨声不绝于耳。“我们村路上基本看不到人,因为家家都在忙。”村党支部书记徐顺海说。

 走进村民徐卫昌家,他正在厂房工作。徐卫昌曾常年在外务工,2015年,他工作遭遇挫折,把积蓄赔完了。这时,家里人跟他说,回来吧,家里现在政策好,用电好。当年12月,他借钱盖了厂房,成立红昌乐器厂,开始生产乐器配件。短短三年多时间,利润超过百万元。

  “用电好太重要了,我以前也做过乐器生意,但那时候都是纯手工,一个内框架要三四天才能做好,上不来规模,销量也打不开,没多久就关门了。现在有了动力电,一天就可以做二三十个内框架,规模上来了,效益也好了。”徐卫昌说。

  近年来,徐场村从生产乐器音板等配件发展为专业生产民族乐器。全村105户人家,有82户从事乐器生产,年产各类乐器近10万把,户均产值超过100万元。

  “以前,我们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徐场村的,因为太穷了,抬不起头。现在,我们去哪都能昂首挺胸,村里的小伙子娶媳妇再也不愁了。”徐顺海自豪地说。

  2014年,兰考县共有115个这样的国家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7万人。

  打响脱贫攻坚战,电力冲在了前面。自2014年至今,供电公司在兰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476.17千米、400伏线路4078.5千米,新建、改造配电台区2179个,配电容量50.79万千伏安。兰考县户均配变容量由2014年的1.10千伏安/户提高至2.52千伏安/户,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8%,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7%。

  “我们村以前只有西头有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用电的人一多,东头的人家电灯就发红。现在村里90%以上的家庭都装上了空调,而且基本都是两三台,灯泡再也不闪了。”仪封乡代庄村党支部书记代玉建说。

  因为用电方便了,外出务工人员也逐渐返乡。村民龙双玲家是一个二层小楼,院子里丝瓜藤爬满墙,墙边种着辣椒、茄子、豆角。因为以前家里经济困难,龙双玲一直在外务工,去年才回来。她现在每天做凉菜出去卖,也有人来她家买。走进做凉菜的房间,窗明几净,凉菜与熟食案板分开,一个玻璃展示柜里放着8种凉菜,墙边还有一个很大的冰柜。

  “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从地里干活回来不愿意做饭,买小菜的人越来越多。基本上每天可以卖1000元。”龙双玲说。说话间生意就上门了,三个村民说说笑笑地进来,分别买了几份小菜和熟食。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能源局: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

2019-06-30

1个多月后,电价又要降了!看看降

2019-05-18

“陕西水电”新三板隆重挂牌

2019-04-26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全资收

2018-12-05

全国首届“地电杯”电力工匠技

2018-12-05

热点排行
  •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董天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再立新功
  • · 国家电网共产党员服务队:“电”亮红色“连心桥”
  • · 汉中市委副书记权检到访陕西地电 交流脱贫攻坚工作
  • · 四川电力:十讲十增强 实现新跨越
  • · “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创建需翻越“三座大山”
  • · 陕西地电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在榆林座谈
  • · 深化“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还需要这么干!
  • · 陕西审计工作报告公布 农网资金4.36亿被套取
  • · 陕西地电首座220千伏变电站白云变建成投运
  • · 重庆9区县近7万人明年将别煤油灯
推荐阅读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全资收购耒阳地方电网
  • · 陕西地电公司系统首例混改样本观察
  • · 国家电网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两年攻坚战 累计投资1423.6亿元
  • · 解密陕西地电2017年的“1234”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