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要闻纵览 > 正文

德阳供电公司电气化拓宽乡村致富路

  2019-03-04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四川德阳供电公司在绵竹市九龙镇实施农网改造升级,提升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充足可靠的电能助推九龙镇种植、养殖业的兴旺——

  2月26日中午,在风景秀丽的四川省绵竹市九龙镇新龙村,村民傅成贵看着工人把从城里刚买的冰柜、电视、空调搬下车,喜笑颜开。他打算过些天就着手把自己家改造成民宿,利用沿山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家里增加一笔额外收入:“现在村里供电有保障,家家户户都在发展特色民宿旅游,眼看着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了。”

  2018年,德阳供电公司在九龙镇新增16台变压器共3600千伏安,新架设10千伏及以下低压线路8000余米,新立电杆126基。可靠的电力保障让九龙镇乡村种植、养殖业发展有了底气。

养殖产业越做越大

  2月18日,一场“倒春寒”来临,绵竹市板桥镇柏杨村气温骤降,空气湿冷。一大早,德阳供电公司西南供电所电工秦友全就来到柏杨村15组张孝波家里,“老张,今天降温了,你家的猪都还好吧?我再把线路检查一下。”

  “好得很,好得很!”张孝波边说边把秦友全带进自己的标准化猪舍,里面暖烘烘的,风机和浴霸灯全都满功率开着。

  今年35岁的张孝波,头脑灵活,有股子钻劲,退伍回到家后,一直在养猪产业寻找机遇。前两年,他瞅准生猪价格持续上涨的机会,建设起现代化养猪场。建设初期,西南供电所就主动上门了解情况,了解用电需求,帮助张孝波制订科学合理的用电方案。当时,柏杨村15组只有1台80千伏安的变压器,且养猪场离电源点较远。供电所仅用4个工作日,就在养殖场附近新增加1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架设高低压线路400余米,安装了专用配电箱和三相电表,将优质电送到了养猪场。

  2018年,张孝波的养猪场扩大了规模,建设起了包括限喂栏、洗澡间、产床、保育栏和育肥圈等,总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猪舍。寒冬季节,猪舍风机及浴霸灯等电器大量启用,养殖场原有的用电设备己不能满足需求,室内线路线径过细,易导致发热,引发火灾隐患。供电所了解到情况后,立即针对养殖场用电负荷情况,及时为其更换了老旧线路和电力设备,增大了空气开关容量,提高了用电安全可靠性。

  “我的养猪场现在一年可以出栏1000余头,钱赚了不少,实在离不开可靠供电的支持!”张孝波说,目前他己经以猪场为核心承包了一片土地,打算以种养结合的方式,种植浅水藕。另外,他还打算发展从喂养到销售一条龙模式,将养殖产业做强做大。

电气化种植产量大增

  在距离张孝波的养猪场二十几千米的绵竹市富新镇文永村,一片蓝莓基地旁,大种棚植户曹文军正指导着十几名邻近村民,为两万多株蓝莓松土除草。新建成的厂房外,富新供电所员工正忙着接电。不远处,为滴灌做准备的电灌站,已破土动工……

  “因为通上了动力电,今年我才敢放开胆子一次承包6个大棚,分别种植蓝莓、蘑菇、青椒蔬果等,一年下来收入能超过25万元。”曹文军说,过去大棚保温全靠草帘子,每天收放就需要一两个小时,而且温度控制不好,灌溉也全靠人力。大棚产量低,一家人的劳力一般只能照顾一个大棚。

  去年,德阳供电公司直接把动力电接到了大棚里,每一个大棚都有动力配电柜,还给大棚换了卷帘和电动升降装置,大棚卷帘一键收放,一家能承包6个棚,棚内温度也有保障。仅冬草莓一年产量就达到1万斤,棚菜产量实现了翻番,年增收10万元。

  去年,德阳供电公司为文永村安装了4台400千伏安变压器,架设了5.6千米的供电线路,还为每一座大棚安装了三相智能电表,给村民大棚过冬提供了有力的电源支撑。

  文永村村委会主任陈启金介绍,以前,有的村民由于承包大棚较多,照顾不过来,控制温度、灌溉都跟不上,每年光补栽菜苗就损失不少钱。现在可不一样了,电动帘子、电水泵,一年四季都是精细育苗。

  “前些年,村里没有什么主导产业,村民不是靠种地为生就是外出打工, 收入不高。”陈启金说,“去年以来,村里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建设500亩大棚示范园,新建大棚54座,每座大棚直通动力电。村民开办了十几家“农家乐”,从单一生产变成了多元发展,人均年收入从以前的5000增加到了现在的1.2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信息来源: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报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能源局: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

2019-06-30

1个多月后,电价又要降了!看看降

2019-05-18

“陕西水电”新三板隆重挂牌

2019-04-26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全资收

2018-12-05

全国首届“地电杯”电力工匠技

2018-12-05

热点排行
  •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董天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再立新功
  • · 国家电网共产党员服务队:“电”亮红色“连心桥”
  • · 汉中市委副书记权检到访陕西地电 交流脱贫攻坚工作
  • · 四川电力:十讲十增强 实现新跨越
  • · “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创建需翻越“三座大山”
  • · 陕西地电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在榆林座谈
  • · 深化“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还需要这么干!
  • · 陕西审计工作报告公布 农网资金4.36亿被套取
  • · 陕西地电首座220千伏变电站白云变建成投运
  • · 重庆9区县近7万人明年将别煤油灯
推荐阅读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全资收购耒阳地方电网
  • · 陕西地电公司系统首例混改样本观察
  • · 国家电网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两年攻坚战 累计投资1423.6亿元
  • · 解密陕西地电2017年的“1234”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