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要闻纵览 > 正文

三位供电所长眼中的农网升级 | 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

  2018-07-27 10:15:03    来源:中国能源报 
A- A+
电力18讯:


 1978—2018 · 能源发展特别报道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南镇,是广袤鲁西北平原上的一颗美丽生态农业明珠。周维平、杨新军、魏传东三位供电所所长见证了小镇电网的升级和小镇的发展壮大。同时,这也是我国农村电网发展的一个缩影。

文丨通讯员  张天麒 李延胜

 

     

 


1988年实现村村通电  向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第一位供电所长 :周维平,今年71岁。1981年,被任命为临邑县电业局双丰供电站站长。

 

那时的临邑县临南镇,才刚通电没几年。镇上破破烂烂,仅有一条3米宽的柏油路,其他全是土路。印象中,全镇就镇政府大院旁有两个电磨坊,工业还在起步阶段。

      

最初,我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拉电闸。因为供电特别紧张,电压也很不稳定,有时连电灯泡都不太亮,大部分时间都是没电状态。每周一、周四上午会定点供电2小时,乡亲们就排队等着,抓紧时间磨面。时间一到,咔的一声马上断电。那时谁家里能有台黑白电视机绝对是富裕人家,一个村也没两三户。到了晚上,村民们就搬着小板凳挤到一起看电视。停电时就坐在那里拉家常等着。有时刚来电,当天的电视节目都快结束了。我们的供电设施也很简陋,很多还是黑木头杆子。站里加上我一共就三人,我既是站长,又是配电工、线路工,还是抄表收费员,什么活都干。

      

1988年,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乡亲们高兴得敲锣打鼓,跟过年似的。我们施工队也吃了顿毕生难忘的大餐:每个人一大碗面条,外加俩鸡蛋,还有一大锅猪肉豆角炖粉条。那时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2003年基本解决缺电问题  冰箱、洗衣机进入农户家

 



第二位供电所长 :杨新军,电力中专毕业。2001年,双丰供电站改名临南供电所,他成为第一任所长。

 

我当所长那几年,正赶上第二批全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当时我们有三大目标:提高农户电压质量、改善低压配电网、提升农村供电可靠性,彻底解决农村用电短缺问题。

      

2002年,我带队实施陈李庄10千伏线改造升级工程。我领着全所的人,不分男女、不分工种,吃住都在工地上,用不到三个月时间,高标准超前完成了任务,并率先通过了省市公司的标准化验收。崭新的变压器、笔直的电线杆、整齐划一的供电线路、村宣传栏上写着安全用电知识和文明风尚宣传标语,这些元素构成了我们县第一个电力“百佳工程”。

      

2003年,我们完成农网升级改造,农村缺电问题基本解决了。乡亲们家里大多有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大件电器,镇上的工厂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为了满足工业的发展,不断有大批用电增容项目上马。我们一天到晚泡在工地,几天不回家是常事。那年前后,正是镇上蔬菜大棚蓬勃发展之时。村民几乎家家开始种大棚,我们供电所门前的那条马路延伸出去,两边全是蔬菜大棚,一眼望不到边。几家蔬菜加工厂也初具规模,用电量激增,我们镇快速迈入电气化时代。

 

 

2017年迈向“全能型”供电所  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三位供电所长 :魏传东,本科学历。2015年担任临南镇供电所所长,是建所以来学历最高的所长。

 

经过多年发展,临南镇已成为一座商业发达、美丽现代化的小城市。2011年,被评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联网工作先进单位”。

      

比起老前辈们的工作,我作为新时代的供电所长,这几年净干“大事”了。2017年4月开始,我带领全所职工建成第一个营配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供电所。这是我们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也是我们迈向智能化的关键一步。

      

但机遇中也有挑战:一是要彻底打破原有工作界限,使员工完成一专多能、营配运一肩挑的“全能”转型;二是每人都要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在供电服务上的全方位应用。此后大半年时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不胜任就离任,不转型就淘汰”的危机感,所里持续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比武、大练兵”活动。

      

2017年11月22日,是我们供电所通过“全能型供电所”验收后的第一天。一大早,冷藏厂的孙经理就到了营业厅,申请新办公楼的用电服务。让孙经理意想不到的是,过去很复杂的申请程序,竟然变得十分简单。在智能互动服务区,我们的工作人员指导他用触摸屏填好了用电申请材料。还没等他回到工厂,就接到了台区经理的预约电话。更令他意外的是,上门勘察现场的工作人员,竟然是一直给他的工厂抄表收费的业务员。

      

2017年,我们镇建成了全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超级智慧农业大棚”。我们供电所单独为它安装了2000千伏安的变压器,同时安装了电排灌、热泵供冷供热及电保温系统,实现了所有设备都由计算机精准控制的智能目标。

 

 

相关链接

 

三轮农网升级: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1998年6月,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我国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农网建设与改造工作,拉开了农网“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序幕。期间,大力实施了农电“两改一同价”、农网改造升级和无电人口通电工程。

      

2010年9月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启动,我国加快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建设,着力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用电需求。2015年,位于青海省的我国最后9614户、3.98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得以全面解决。

      

2016年以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推进农业现代化、拉动农村消费升级,同时也是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截至2017年底,国网完成经营区153.5万眼平原地区农田机井通电,实现平原地区“井井通电”目标;实现6.6万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全覆盖;完成7.8万个自然村新通动力电及改造,实现村村通动力电目标,受益人口达1.56亿人。南网实现经营区4709个机井通电、262个贫困村通动力电全覆盖,完成3039个易地搬迁点配套电网项目建设,并全面完成7665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能源局: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

2019-06-30

1个多月后,电价又要降了!看看降

2019-05-18

“陕西水电”新三板隆重挂牌

2019-04-26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全资收

2018-12-05

全国首届“地电杯”电力工匠技

2018-12-05

热点排行
  •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董天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再立新功
  • · 国家电网共产党员服务队:“电”亮红色“连心桥”
  • · 汉中市委副书记权检到访陕西地电 交流脱贫攻坚工作
  • · 四川电力:十讲十增强 实现新跨越
  • · “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创建需翻越“三座大山”
  • · 陕西地电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在榆林座谈
  • · 深化“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还需要这么干!
  • · 陕西审计工作报告公布 农网资金4.36亿被套取
  • · 陕西地电首座220千伏变电站白云变建成投运
  • · 重庆9区县近7万人明年将别煤油灯
推荐阅读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全资收购耒阳地方电网
  • · 陕西地电公司系统首例混改样本观察
  • · 国家电网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两年攻坚战 累计投资1423.6亿元
  • · 解密陕西地电2017年的“1234”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