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供电公司:坐在监控室 线路一目了然
2013-02-19 10:14:52 来源:江艳萍
A-
A+
电力18讯: 魏宇洲是湖北十堰供电公司的一名普通巡线工。今年春节是他第一次参加保电工作,他入职未满两年,对十堰地区很多线路的路径和运行情况还不太熟悉,能不能做好保电工作,心里甚是忐忑。
经验丰富的老巡线工孙希学看出了他的担心,笑着说:“现在咱坐在监控室里就能把线给巡了。”果不其然,农历腊月廿九那天,他坐进了崭新亮堂的线路监控室里,任务就是盯好面前的两面大屏。
魏宇洲熟练地操作着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变换着不同的监控界面,十房线、十悬线等重要供电线路一一在他眼前闪过,不仅野外的天气状况、线路覆冰情况一目了然,就连杆塔上重要的金具、绝缘子也一览无余。
更让魏宇洲惊喜的是,新建立的红外测温库运用红外成像技术对线路耐张杆塔节点进行检查,让节点温度“触手可及”,这种坐地日巡千里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孙希学看到魏宇洲兴奋的模样,微笑着说:“现在巡线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你们这一代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不用背着干粮顶风冒雪去巡线了。”
大年初二,线路监视系统显示110千伏当房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魏宇洲正整装待发,却被孙希学拦了下来。
孙希学盯着魏宇洲身上的手锯、望远镜,笑了:“出了故障,首先要确定故障点位置,不能盲目出去巡线,现在的行波测距装置能够将故障点定位在1千米误差范围内,大大缩小了故障查找范围。另外,你对线路情况不熟,需要依托电子导航图,用GPS手持机帮助你导航到杆塔所在位置。”说完,他把一个黄色的GPS手持机递到魏宇洲手上。
魏宇洲恍然大悟。原来,十堰供电公司在2012年把十堰地区75条主网线路、3425基铁塔进行了杆塔GPS数据定位,建成了电子导航图系统。有了这个系统,像他这样的新手想找任何一基杆塔都易如反掌。
于是,依助行波测距装置的帮助,故障被锁定在110千伏当房线104号杆塔,魏宇洲在GPS手持机中输入所要寻找的杆塔GPS数据,手持机便自动开始定位、导航。这种GPS手持机定位误差大多在3米以内。
在GPS手持机的指引下,魏宇洲顺利找到目的杆塔,最终发现是覆冰过厚造成104号杆塔C相掉串导致单相接地。
孙希学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把十堰主网输电线路情况做到了然于胸,而魏宇洲只需要“一机在手”便具备了他十几年的功力。这次春节保电的经历让他对做好输电线路工作信心倍增,同时对巡线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充满了希冀与期待,并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信息时代的新型输电线路工人备感荣耀。
记忆
巡线查障,我忙了一昼夜
孙希学
七八年前的一个除夕,我正与家人一起准备晚上的年夜饭,突然接到一条220千伏线路跳闸的消息。当时的保护测距只能大致分析出故障发生的地点在襄阳庙滩镇境内。查障的人分为四组,每组巡视几基杆塔。我们一直巡视到大年三十的19时,还未查找到故障点,年夜饭便是一人一碗方便面。大年初一天一亮我们又分头投入巡视,9时左右,发现275号杆塔中相绝缘子整串掉落,跳线也掉落在横担上。
故障终于查到,但当时通信工具只有BP机,汇报故障还得跑到十几千米外的庙滩镇上找电话。为了快速恢复供电,我们最后向襄阳供电公司借用工具和材料……
我个人深刻的体会是,没有先进设备,保电真的很困难啊。好在现在设备先进了……
经验丰富的老巡线工孙希学看出了他的担心,笑着说:“现在咱坐在监控室里就能把线给巡了。”果不其然,农历腊月廿九那天,他坐进了崭新亮堂的线路监控室里,任务就是盯好面前的两面大屏。
魏宇洲熟练地操作着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变换着不同的监控界面,十房线、十悬线等重要供电线路一一在他眼前闪过,不仅野外的天气状况、线路覆冰情况一目了然,就连杆塔上重要的金具、绝缘子也一览无余。
更让魏宇洲惊喜的是,新建立的红外测温库运用红外成像技术对线路耐张杆塔节点进行检查,让节点温度“触手可及”,这种坐地日巡千里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孙希学看到魏宇洲兴奋的模样,微笑着说:“现在巡线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你们这一代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不用背着干粮顶风冒雪去巡线了。”
大年初二,线路监视系统显示110千伏当房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魏宇洲正整装待发,却被孙希学拦了下来。
孙希学盯着魏宇洲身上的手锯、望远镜,笑了:“出了故障,首先要确定故障点位置,不能盲目出去巡线,现在的行波测距装置能够将故障点定位在1千米误差范围内,大大缩小了故障查找范围。另外,你对线路情况不熟,需要依托电子导航图,用GPS手持机帮助你导航到杆塔所在位置。”说完,他把一个黄色的GPS手持机递到魏宇洲手上。
魏宇洲恍然大悟。原来,十堰供电公司在2012年把十堰地区75条主网线路、3425基铁塔进行了杆塔GPS数据定位,建成了电子导航图系统。有了这个系统,像他这样的新手想找任何一基杆塔都易如反掌。
于是,依助行波测距装置的帮助,故障被锁定在110千伏当房线104号杆塔,魏宇洲在GPS手持机中输入所要寻找的杆塔GPS数据,手持机便自动开始定位、导航。这种GPS手持机定位误差大多在3米以内。
在GPS手持机的指引下,魏宇洲顺利找到目的杆塔,最终发现是覆冰过厚造成104号杆塔C相掉串导致单相接地。
孙希学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把十堰主网输电线路情况做到了然于胸,而魏宇洲只需要“一机在手”便具备了他十几年的功力。这次春节保电的经历让他对做好输电线路工作信心倍增,同时对巡线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充满了希冀与期待,并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信息时代的新型输电线路工人备感荣耀。
记忆
巡线查障,我忙了一昼夜
孙希学
七八年前的一个除夕,我正与家人一起准备晚上的年夜饭,突然接到一条220千伏线路跳闸的消息。当时的保护测距只能大致分析出故障发生的地点在襄阳庙滩镇境内。查障的人分为四组,每组巡视几基杆塔。我们一直巡视到大年三十的19时,还未查找到故障点,年夜饭便是一人一碗方便面。大年初一天一亮我们又分头投入巡视,9时左右,发现275号杆塔中相绝缘子整串掉落,跳线也掉落在横担上。
故障终于查到,但当时通信工具只有BP机,汇报故障还得跑到十几千米外的庙滩镇上找电话。为了快速恢复供电,我们最后向襄阳供电公司借用工具和材料……
我个人深刻的体会是,没有先进设备,保电真的很困难啊。好在现在设备先进了……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