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协作 只争朝夕--淮北供电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程探访
2011-08-11 15:19:30 来源:赵峻岭,李伟
A-
A+
电力18讯: 当前国家电网正在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部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全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该项目的流程是怎样的?项目推进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如何解决的?带着这些疑问,8月10日,笔者走进了安徽淮北供电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施工现场。
幕1 时间:早上5:00 地点:董庄小区
刚到5:00,作为台区核查组组长的葛成富便早早到了董庄小区门口,这是他第三次来董庄小区了。与他一起来的还有流程组副组长任军。待组员到齐后,任军首先下达了停电命令,并和其他人一起安装集中器。
葛成富把台区核查组分成了5个小组,第1个小组查看给董庄小区供电的变压器除了给该小区供电外,还有没有给其他小区供电,其余小组对刚安装不久的智能电表、信息采集器和供电线路平面图进行核查。
"最近天气较热,为了使停电影响降至最低,我们必须一大早就赶过来进行台区核查,"葛成富边打开表箱边向笔者说道,"我们也并不想起这么早,但为了小区居民,这是不得已的办法。"
台区核查既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这项工程的基础,又是其核心内容之一,系统运行能否顺畅,都与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性相关联。但"随着城市的扩展、道路和小区名称的改变,原有的资料无法满足要求。"这就需要核查人员对台区进行初步核查,核查的内容有配变、集中器、采集器、智能电表及这些设备所在的楼栋号等资料,并与抄表员提供的以及SG186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对,对于不一致的数据和楼栋编号要来现场进行再次核对,其繁杂程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
7:30,台区核查和集中器安装完毕,小区恢复供电,葛成富让人带着台区核查资料回项目部整理并交给组网组,绘制供电线路图和小区平面图,自己和其他人员奔赴口子小区进行台区初步核查。而任军仍留在现场进行集中器调试。
幕2 时间:上午10:00 地点:华佳梅苑小区
"天气太热,大家休息一下,喝口水再干。"信道组组长黄礼祥喝了口水后转身对光缆沟施工人员说。
"南湖片区4-9环光缆信道已经敷设完毕,现正复测相山片区4-6环路由。" 黄礼祥介绍说,"每条路由都要经过若干次现场巡视,认真研究,要考虑经济性、可靠性和美观性"。尽可能地充分利用配电线路走廊,但由于淮北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市政工程建设的全面开花,一些原有空中走廊便无法使用。黄礼祥和信道组其他人员对各小区和路段进行祥细考察,并和调度所通信班的袁轶华进行多次沟通交流,"以不影响文明创建为原则"制定出最佳路径方案。
"如果你需要问路的话,以后尽管问黄班长和我!" 信道组副组长徐惠笑着说。
光缆进入小区配变或开闭锁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在发现之旅小区敷设管道光缆时,就遭到了物业和业主以破坏小区环境为由的反对。由于人数众多,他们根本不听信道组成员解释,导致该小区工程一度中断。后专门与物业管理人员和业主委员会代表进行沟通,并请他们参观已经施工完毕恢复原状的小区,最终打消了大家的疑虑。
光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血脉,为了使这条"血脉"流通顺畅,"黄礼祥从设计、施工、调试到验收各个环节都亲历亲为,几个月下来明显地瘦了,"谈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信道建设工程中黄礼祥的付出,调度所通信班班长李桂元激动地说,"为了不影响工作,他甚至把未满周岁的儿子送回了巢湖老家。"
幕3 时间:下午17:00 地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项目部办公室
"485线催货","8月11日组网计划:560#、054#、408#、227#配变,资产核查:227#、408#配变"。
"这是明天的工作计划",项目经理常征指着墙上的计划介绍说,"我们的工作思路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我们是各自为战,现在我们是协同作战。"
17:05,各专业组组长到齐后,常征宣布各专业组汇报一天的工作情况。
"通过再次核查董庄小区,发现1#楼8户表计未轮换,采集器遗漏,已通知表计组,同时完成了对口子小区的台区资料初步核查工作。"
"16:40分,完成对董庄小区未轮换表计的轮换和采集器的安装工作。"
"董庄小区的集中器按计划调试完毕,可以投入使用。"
......
7月份以前各部门按照计划"各自为战",相互之间没有沟通协调,往往会发生台区资料遗漏和数据不一致、设备损坏甚至被盗的情况,导致最后的组网无法按计划顺利进行。工程项目部领导和各专业组组长进行讨论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之后转变了工作思路:集中各专业组形成"拳头"逐个"击破","以组网为核心"一个台区一个台区地清,同时每天下午开碰头会,汇报当天的工作进度、存在问题和次日工作计划,保证今天的问题当天或次日上午必须解决,决不能影响组网进度。
幕4 时间:下午18:50 地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组网组
高洋在工程进度明细表736#、176#配变所在栏的投入主站的空格内用蓝色签字笔打了"√"后深了个懒腰,"今天的工作还算顺利,没有出现太多的问题。"
说起组网流程,高洋介绍说:"组网并不是用电信息采集建设和改造的最后一道程序,只是阶段性程序。"当台区核查资料录入SG186工程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后,如果需在安徽省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主站查询某小区某用户用电信息,便可以向淮北供电公司用电信息采集主站下达采集指令,市公司主站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经小区所属集中器--该用户电表所属采集器采集该用户智能电表的用电信息。
谈到台区核查资料录入SG186工程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时,出现当前资料与原有资料不一致的情况时,高洋说:"为保证数据100%正确,需要反复核对,有时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有时甚至工作至深夜。"
光纤信道投入使用后,可以采用光纤通信的方式采集用电信息,而不再采用无线通信方式。
谈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效益,项目副经理刘栓介绍说:"这是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投入运行后,将会大大减少抄表人员的工作量,完善配网资料,同时也给智能电网和智能化小区奠定了基础。"
采访结束时,笔者看到工程项目部办公室墙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作理念:"团结协作、只争朝夕"几个大字异常醒目。(赵峻岭 李伟)
幕1 时间:早上5:00 地点:董庄小区
刚到5:00,作为台区核查组组长的葛成富便早早到了董庄小区门口,这是他第三次来董庄小区了。与他一起来的还有流程组副组长任军。待组员到齐后,任军首先下达了停电命令,并和其他人一起安装集中器。
葛成富把台区核查组分成了5个小组,第1个小组查看给董庄小区供电的变压器除了给该小区供电外,还有没有给其他小区供电,其余小组对刚安装不久的智能电表、信息采集器和供电线路平面图进行核查。
"最近天气较热,为了使停电影响降至最低,我们必须一大早就赶过来进行台区核查,"葛成富边打开表箱边向笔者说道,"我们也并不想起这么早,但为了小区居民,这是不得已的办法。"
台区核查既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这项工程的基础,又是其核心内容之一,系统运行能否顺畅,都与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性相关联。但"随着城市的扩展、道路和小区名称的改变,原有的资料无法满足要求。"这就需要核查人员对台区进行初步核查,核查的内容有配变、集中器、采集器、智能电表及这些设备所在的楼栋号等资料,并与抄表员提供的以及SG186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对,对于不一致的数据和楼栋编号要来现场进行再次核对,其繁杂程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
7:30,台区核查和集中器安装完毕,小区恢复供电,葛成富让人带着台区核查资料回项目部整理并交给组网组,绘制供电线路图和小区平面图,自己和其他人员奔赴口子小区进行台区初步核查。而任军仍留在现场进行集中器调试。
幕2 时间:上午10:00 地点:华佳梅苑小区
"天气太热,大家休息一下,喝口水再干。"信道组组长黄礼祥喝了口水后转身对光缆沟施工人员说。
"南湖片区4-9环光缆信道已经敷设完毕,现正复测相山片区4-6环路由。" 黄礼祥介绍说,"每条路由都要经过若干次现场巡视,认真研究,要考虑经济性、可靠性和美观性"。尽可能地充分利用配电线路走廊,但由于淮北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市政工程建设的全面开花,一些原有空中走廊便无法使用。黄礼祥和信道组其他人员对各小区和路段进行祥细考察,并和调度所通信班的袁轶华进行多次沟通交流,"以不影响文明创建为原则"制定出最佳路径方案。
"如果你需要问路的话,以后尽管问黄班长和我!" 信道组副组长徐惠笑着说。
光缆进入小区配变或开闭锁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在发现之旅小区敷设管道光缆时,就遭到了物业和业主以破坏小区环境为由的反对。由于人数众多,他们根本不听信道组成员解释,导致该小区工程一度中断。后专门与物业管理人员和业主委员会代表进行沟通,并请他们参观已经施工完毕恢复原状的小区,最终打消了大家的疑虑。
光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血脉,为了使这条"血脉"流通顺畅,"黄礼祥从设计、施工、调试到验收各个环节都亲历亲为,几个月下来明显地瘦了,"谈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信道建设工程中黄礼祥的付出,调度所通信班班长李桂元激动地说,"为了不影响工作,他甚至把未满周岁的儿子送回了巢湖老家。"
幕3 时间:下午17:00 地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项目部办公室
"485线催货","8月11日组网计划:560#、054#、408#、227#配变,资产核查:227#、408#配变"。
"这是明天的工作计划",项目经理常征指着墙上的计划介绍说,"我们的工作思路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我们是各自为战,现在我们是协同作战。"
17:05,各专业组组长到齐后,常征宣布各专业组汇报一天的工作情况。
"通过再次核查董庄小区,发现1#楼8户表计未轮换,采集器遗漏,已通知表计组,同时完成了对口子小区的台区资料初步核查工作。"
"16:40分,完成对董庄小区未轮换表计的轮换和采集器的安装工作。"
"董庄小区的集中器按计划调试完毕,可以投入使用。"
......
7月份以前各部门按照计划"各自为战",相互之间没有沟通协调,往往会发生台区资料遗漏和数据不一致、设备损坏甚至被盗的情况,导致最后的组网无法按计划顺利进行。工程项目部领导和各专业组组长进行讨论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之后转变了工作思路:集中各专业组形成"拳头"逐个"击破","以组网为核心"一个台区一个台区地清,同时每天下午开碰头会,汇报当天的工作进度、存在问题和次日工作计划,保证今天的问题当天或次日上午必须解决,决不能影响组网进度。
幕4 时间:下午18:50 地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组网组
高洋在工程进度明细表736#、176#配变所在栏的投入主站的空格内用蓝色签字笔打了"√"后深了个懒腰,"今天的工作还算顺利,没有出现太多的问题。"
说起组网流程,高洋介绍说:"组网并不是用电信息采集建设和改造的最后一道程序,只是阶段性程序。"当台区核查资料录入SG186工程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后,如果需在安徽省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主站查询某小区某用户用电信息,便可以向淮北供电公司用电信息采集主站下达采集指令,市公司主站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经小区所属集中器--该用户电表所属采集器采集该用户智能电表的用电信息。
谈到台区核查资料录入SG186工程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时,出现当前资料与原有资料不一致的情况时,高洋说:"为保证数据100%正确,需要反复核对,有时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有时甚至工作至深夜。"
光纤信道投入使用后,可以采用光纤通信的方式采集用电信息,而不再采用无线通信方式。
谈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效益,项目副经理刘栓介绍说:"这是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投入运行后,将会大大减少抄表人员的工作量,完善配网资料,同时也给智能电网和智能化小区奠定了基础。"
采访结束时,笔者看到工程项目部办公室墙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作理念:"团结协作、只争朝夕"几个大字异常醒目。(赵峻岭 李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