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电业局:信息系统上线助力企业发展
2011-04-18 13:16:33 来源:程新桐
A-
A+
电力18讯:
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规划,不断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桐柏县电业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探索和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把信息系统的应用充分发挥到供电企业工作实际中去。
桐柏县电业局先后将OA系统、营销MIS、生产MIS、95598升级为三层结构,投用了物资管理系统、安全性评价专家系统、配电现场标准化作业辅助系统、农村电气化管理系统、供电所规范管理系统等,并引进农网综合降损辅助决策系统、智能电网在线决策支持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软件,借助“SG186”一体化信息平台,建立远抄数据通信网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 农网综合降损辅助决策系统――“软件管家”助力线损管理
为降损增效,实现信息化管理,2010年6月,在实地考察了兰考县电业局线损管理工作后,桐柏县电业局引进农网综合降损辅助决策系统软件,并请来软件开发高级工程师授课培训,成为国网公司第五个应用该软件的县局。此种线损管理软件可通过具体分析、比较分析和整体分析,实现线损异常提示,图文并举,为科学制定降损措施提供全方位的建议。它包含所有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绘图程序,绘图效率高、操作简便,对电力线路图形上的所有设备,实现了任意条件的查询和统计,方式灵活、查找方便,还可实现中、低压电网的线损理论计算,计算结果精确。
为确保线损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桐柏局统一规划部署,明确各相关单位的绘图任务,核对每条线路在正常运行方式下,配变与线路的归属关系与营销MIS中的归属关系。目前,已经完成10千伏理论计算的必备数据普查和绘图工作,正进行高压和400伏线路的基础资料普查和绘图任务,计划今年6月份全部完成。线损管理技术平台的推广应用将在提升10千伏线损管理能力的同时,对输电网架电能损耗和400伏低压线损这两个薄弱环节的线损管理进行快捷准确的理论计算,从而不断从技术投入和管理措施上有计划的开展降损管理工作。
2. 安全性评价专家系统――科学计分,提高工作效率
安全性评价工作,作为一种预测系统中可能发生事故概率的科学化分析方法,已成为电力生产企业促进安全管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对用户可靠供电的有效手段。自安全性评价专家系统在桐柏局投用以来,实践已证明,这一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闭环管理办法,对于夯实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般情况下,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班组自查阶段,班组对照《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标准》(试行)逐项逐条地查评,专业人员予以指导。然后是专业组自查、整改阶段,最后是全局查评组拿出整改方案、回报材料,提由上级专家评价组评价。在专业组自查、整改阶段,由于班组众多,涉及的条目点多面广,往往同一个条目要在数个班组中反复进行检查,造成了重复劳动,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人为评分也存在着一定的主观差别。安全性评价专家系统的上线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班组填写安全性评价专家系统中对应条目的“问题说明”和“整改意见”,安评专业组利用安全性评价专家系统,对评价条目实现科学计分,分数汇总,更好的了解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现状。安全性评价专家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安全性评价的全过程动态管理,为逐步建立起基于风险评价管理的安全生产长效安全管理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智能电网在线决策支持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辅助决策,优化电网运行
该系统平台涵盖了无功电压优化管理与控制系统(AVC)、变压器经济运行在线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OES)和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PLS),能够通过多专业协调优化管理,实现优化节能调度。桐柏局自引进该信息系统后,依据现有电网条件和调度自动化技术,加以技术改造,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形式对电网进行在线分析决策,辅助以曲线报表的方式为调度运行中心提供数据参考,优化电网运行,改进电网管理,实现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电能损耗的目标。2010年,桐柏局实现供电可靠率RS-3:99.856%,综合电压合格率98.53%。
信息系统的应用为县级供电企业转变发展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化效用的更大发挥要通过企业相关制度、管理流程的改变来实现。站在“十二五”规划的起点上,桐柏局将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年”为抓手,依据现有电网条件和地域环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强抓机遇,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农网智能化水平,向建党90周年献礼。
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规划,不断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桐柏县电业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探索和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把信息系统的应用充分发挥到供电企业工作实际中去。
桐柏县电业局先后将OA系统、营销MIS、生产MIS、95598升级为三层结构,投用了物资管理系统、安全性评价专家系统、配电现场标准化作业辅助系统、农村电气化管理系统、供电所规范管理系统等,并引进农网综合降损辅助决策系统、智能电网在线决策支持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软件,借助“SG186”一体化信息平台,建立远抄数据通信网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 农网综合降损辅助决策系统――“软件管家”助力线损管理
为降损增效,实现信息化管理,2010年6月,在实地考察了兰考县电业局线损管理工作后,桐柏县电业局引进农网综合降损辅助决策系统软件,并请来软件开发高级工程师授课培训,成为国网公司第五个应用该软件的县局。此种线损管理软件可通过具体分析、比较分析和整体分析,实现线损异常提示,图文并举,为科学制定降损措施提供全方位的建议。它包含所有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绘图程序,绘图效率高、操作简便,对电力线路图形上的所有设备,实现了任意条件的查询和统计,方式灵活、查找方便,还可实现中、低压电网的线损理论计算,计算结果精确。
为确保线损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桐柏局统一规划部署,明确各相关单位的绘图任务,核对每条线路在正常运行方式下,配变与线路的归属关系与营销MIS中的归属关系。目前,已经完成10千伏理论计算的必备数据普查和绘图工作,正进行高压和400伏线路的基础资料普查和绘图任务,计划今年6月份全部完成。线损管理技术平台的推广应用将在提升10千伏线损管理能力的同时,对输电网架电能损耗和400伏低压线损这两个薄弱环节的线损管理进行快捷准确的理论计算,从而不断从技术投入和管理措施上有计划的开展降损管理工作。
2. 安全性评价专家系统――科学计分,提高工作效率
安全性评价工作,作为一种预测系统中可能发生事故概率的科学化分析方法,已成为电力生产企业促进安全管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对用户可靠供电的有效手段。自安全性评价专家系统在桐柏局投用以来,实践已证明,这一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闭环管理办法,对于夯实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般情况下,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班组自查阶段,班组对照《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标准》(试行)逐项逐条地查评,专业人员予以指导。然后是专业组自查、整改阶段,最后是全局查评组拿出整改方案、回报材料,提由上级专家评价组评价。在专业组自查、整改阶段,由于班组众多,涉及的条目点多面广,往往同一个条目要在数个班组中反复进行检查,造成了重复劳动,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人为评分也存在着一定的主观差别。安全性评价专家系统的上线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班组填写安全性评价专家系统中对应条目的“问题说明”和“整改意见”,安评专业组利用安全性评价专家系统,对评价条目实现科学计分,分数汇总,更好的了解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现状。安全性评价专家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安全性评价的全过程动态管理,为逐步建立起基于风险评价管理的安全生产长效安全管理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智能电网在线决策支持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辅助决策,优化电网运行
该系统平台涵盖了无功电压优化管理与控制系统(AVC)、变压器经济运行在线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OES)和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PLS),能够通过多专业协调优化管理,实现优化节能调度。桐柏局自引进该信息系统后,依据现有电网条件和调度自动化技术,加以技术改造,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形式对电网进行在线分析决策,辅助以曲线报表的方式为调度运行中心提供数据参考,优化电网运行,改进电网管理,实现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电能损耗的目标。2010年,桐柏局实现供电可靠率RS-3:99.856%,综合电压合格率98.53%。
信息系统的应用为县级供电企业转变发展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化效用的更大发挥要通过企业相关制度、管理流程的改变来实现。站在“十二五”规划的起点上,桐柏局将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年”为抓手,依据现有电网条件和地域环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强抓机遇,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农网智能化水平,向建党90周年献礼。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