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营销工作新格局――四平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和应用走笔
2011-04-22 14:43:59 来源:李雪
A-
A+
电力18讯: 四平供电公司按照省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总体部署,深化“变革攻坚”,以标准化建设,全力推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整合信息“孤岛”,实现采集系统数据平台与营销信息系统的互联互动,逐步构建智能化双向互动用电服务体系,向智能电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开创了四平公司营销工作新格局。
整合信息“孤岛”带来管理方式变革
长期以来,不能全面、实时、准确掌握电力客户信息是营销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人工抄表方式难以有效监控,表计异常及私自增容难以及时发现,生产用电情况无法及时掌握,这些都严重制约和困扰着营销现代化的进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四平供电公司的建成投运,在第一时间提供了用电客户的准确信息,开始了真正意义的影响和掌控用电市场变化。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与改造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公司“变革攻坚”的重要任务之一。它的建设与应用究竟能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什么变化?
在工程试点单位四平供电公司梨树分公司,抄表员张旭告诉记者:“这里有350余户居民,以前我手工抄表至少要5个小时才能完成。而现在,我只要坐在电脑前,移动点击鼠标,系统就自动完成了这些用户的数据采集,还可以实时进行分线路、分台区线损计算、分析用电异常户数,整个过程十几分钟就完成了。”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后,可以进行整个区域的远程抄表、用电异常检查、台区变压器的负荷实测与分析等功能,改变了孤立的、点对点的人工现场操作传统模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以梨树分公司为例,此前每个抄表员完成3000户任务需要7至8个工作日,现在30多分钟就可全部完成。
在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撑下,四平供电公司通过可行性调研、前期施工方案、数月紧张施工,梨树、伊通、公主岭、双辽四个外县(市)23万供电客户于2010年3月在省内率先实现了电能信息自动采集,市区以外四个外市(县)覆盖率达到100%。今年7月,率先在省内正式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数据发行电费。
标准化建设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由于采集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和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信息整体采集成功率较低。四平公司对多方因素进行分析后,对台区终端表及台区下载波表进行全面调查,对异常工单进行逐户分析,现场清查差异数据,首先确保了现场、SG186系统、电能采集系统数据一致。截止2010年11月16日,系统的居民用户采集率已经由最初68%,提升到92.35%。
为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质量,四平公司开展系统标准化建设,在省内率先组建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程集中配线车间,以标准化施工作业、统一化进度管理和集约化过程管理,总结制定了施工取料、换表、居民表箱更换等多个标准流程,推动工程管理不断深入,使得工程质量明显提升。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营销人员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在开办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专业技术培训班,进行专门的低压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备典型安装、智能终端技术培训。
为了实现全采集目标,四平公司制定并完善了七万余字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与改造工程管理文件汇编》,其中涵盖管理制度、技术标准、考核办法、奖惩措施,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管理方案,以确保完成市内两个区22万供电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与改造任务。届时,四平市供电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率将达到100%。
向智能化电网迈出坚实一步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直接面对客户端的智能用电服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建设,将实现对所有电力用户和关口的全面覆盖,实现发、输、变、配、用各个环节用电信息的实时采集与监控。届时,通过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业务集成,能及时、完整、准确地为SG186营销技术支持系统提供实时用电信息数据,为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的分析、决策提供支撑,对改变营销运营模式,加快营销现代化进程,提升营销管理规范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四平供电公司正不断深入完善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功能,深化“低压用户自动抄表、电费自动发行、线损日管理、欠费提示、远程停复电及在线稽查监控”等功能的拓展应用。公司营销部主任宋景山表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将对传统的营销模式、营销观念产生重大变革。四平公司将此次建设看做实现营销系统信息化、自动化的契机,探索新形式下的营销管理模式,试行运、检分开扁平式管理方式,争取顺利实现由传统营销向数字化营销的转变,实现与电网调度系统的有效对接。”
“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专用室内信息终端等途径,随时了解每天、每小时用了多少度电。可以判断选择在哪个时段用电,哪个时段不用电,甚至在电费账单出来前自行规划和控制,挑选既省钱又省电的电器用电。”目前,四平公司正在就政府出台阶梯电价及后续电价等政策的实施开展深入研究,并已形成意向性规划。他们致力于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搭建企业和居民用电信息互动平台,为智能化电网构建终端信息支撑体系,进而引导社会化生产生活的合理用电、节约用电。
整合信息“孤岛”带来管理方式变革
长期以来,不能全面、实时、准确掌握电力客户信息是营销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人工抄表方式难以有效监控,表计异常及私自增容难以及时发现,生产用电情况无法及时掌握,这些都严重制约和困扰着营销现代化的进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四平供电公司的建成投运,在第一时间提供了用电客户的准确信息,开始了真正意义的影响和掌控用电市场变化。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与改造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公司“变革攻坚”的重要任务之一。它的建设与应用究竟能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什么变化?
在工程试点单位四平供电公司梨树分公司,抄表员张旭告诉记者:“这里有350余户居民,以前我手工抄表至少要5个小时才能完成。而现在,我只要坐在电脑前,移动点击鼠标,系统就自动完成了这些用户的数据采集,还可以实时进行分线路、分台区线损计算、分析用电异常户数,整个过程十几分钟就完成了。”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后,可以进行整个区域的远程抄表、用电异常检查、台区变压器的负荷实测与分析等功能,改变了孤立的、点对点的人工现场操作传统模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以梨树分公司为例,此前每个抄表员完成3000户任务需要7至8个工作日,现在30多分钟就可全部完成。
在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撑下,四平供电公司通过可行性调研、前期施工方案、数月紧张施工,梨树、伊通、公主岭、双辽四个外县(市)23万供电客户于2010年3月在省内率先实现了电能信息自动采集,市区以外四个外市(县)覆盖率达到100%。今年7月,率先在省内正式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数据发行电费。
标准化建设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由于采集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和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信息整体采集成功率较低。四平公司对多方因素进行分析后,对台区终端表及台区下载波表进行全面调查,对异常工单进行逐户分析,现场清查差异数据,首先确保了现场、SG186系统、电能采集系统数据一致。截止2010年11月16日,系统的居民用户采集率已经由最初68%,提升到92.35%。
为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质量,四平公司开展系统标准化建设,在省内率先组建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程集中配线车间,以标准化施工作业、统一化进度管理和集约化过程管理,总结制定了施工取料、换表、居民表箱更换等多个标准流程,推动工程管理不断深入,使得工程质量明显提升。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营销人员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在开办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专业技术培训班,进行专门的低压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备典型安装、智能终端技术培训。
为了实现全采集目标,四平公司制定并完善了七万余字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与改造工程管理文件汇编》,其中涵盖管理制度、技术标准、考核办法、奖惩措施,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管理方案,以确保完成市内两个区22万供电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与改造任务。届时,四平市供电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率将达到100%。
向智能化电网迈出坚实一步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直接面对客户端的智能用电服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建设,将实现对所有电力用户和关口的全面覆盖,实现发、输、变、配、用各个环节用电信息的实时采集与监控。届时,通过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业务集成,能及时、完整、准确地为SG186营销技术支持系统提供实时用电信息数据,为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的分析、决策提供支撑,对改变营销运营模式,加快营销现代化进程,提升营销管理规范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四平供电公司正不断深入完善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功能,深化“低压用户自动抄表、电费自动发行、线损日管理、欠费提示、远程停复电及在线稽查监控”等功能的拓展应用。公司营销部主任宋景山表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将对传统的营销模式、营销观念产生重大变革。四平公司将此次建设看做实现营销系统信息化、自动化的契机,探索新形式下的营销管理模式,试行运、检分开扁平式管理方式,争取顺利实现由传统营销向数字化营销的转变,实现与电网调度系统的有效对接。”
“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专用室内信息终端等途径,随时了解每天、每小时用了多少度电。可以判断选择在哪个时段用电,哪个时段不用电,甚至在电费账单出来前自行规划和控制,挑选既省钱又省电的电器用电。”目前,四平公司正在就政府出台阶梯电价及后续电价等政策的实施开展深入研究,并已形成意向性规划。他们致力于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搭建企业和居民用电信息互动平台,为智能化电网构建终端信息支撑体系,进而引导社会化生产生活的合理用电、节约用电。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