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C也有大智慧
2008-08-13 17:46:1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今年6月在新加坡举行的“2008年国际优秀团队展示会”(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on Team Excellence) (IETEX)上,重庆市电力公司江北供电局“CQEP2006”QC小组的“研制多根电缆识别器”成果,因其创新性和可行性,凭借小组成员娴熟的英文发布和优秀的团队精神,勇夺铜牌。从而填补了重庆市QC活动从无国际奖项的空白,同时也由此揭开了该局创新创效的大幕......
扎根于班组 QC创新率先启航
“从2002年起,我们就代表重庆市电力行业协会连续五年参赛进行QC成果发布。可以说在QC活动这个领域中我们走在了前列。”江北局QC活动指导人李杨讲师介绍到。
近年来,该局高度重视创新创效,积极组织基层班组开展以预防质量问题、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为课题的QC小组活动。06年-08年度,全局注册的QC小组48个,45个小组坚持开展活动,39个小组被评为本企业的优秀QC小组、27个被评为重庆市电力行业协会优秀QC小组、14个QC小组或成果被评为重庆市优秀QC小组或成果,11个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小组,1个被评为全国优秀QC小组,本企业分别3次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和重庆市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一系列的数字见证了江北局率先在基层班组开展QC小组活动的努力和成功。
“既然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就要坚持以QC小组活动为载体,深入基层、扎根于班组,‘以小见大’从细小的工作实际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进行创新创效。"江北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凯道出了自己的理解。
规范于机制 QC活动遍地开花
《重庆市江北供电局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实施办法》自2004年颁布以来就一直被作为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奖励办法、完善QC小组活动指导的教科书。不仅保证了QC小组活动的规范有序的发展,还促进了班组建设的高效发展,更加紧密的把班组文化建设和职工素质提升结合起来。
越来越多的优秀QC小组成长了起来,更加新型实用的QC成果不断的运用于生产实践中去解决问题、提高效率。QC活动激励机制的有效建立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为职工成才提供平台,为QC小组活动在班组的遍地开花创造有利条件。仅2008年上半年,该局就有《电缆防蛇攀爬装置》、《用于线路瓷瓶更换的辅助工具》等6项成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其中,石船供电所的《用于线路瓷瓶更换的辅助工具》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全国行业协会QC成果发布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有激励才会有进步。《重庆市江北供电局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实施办法》中明确了该活动的奖励办法,激励机制的建立保证了奖励规范化、激励合理化。该局近两年来用于QC活动的奖励金额就有28.7万元。对获得省部级的优秀QC小组奖励4000元,对转换为专利的QC成果再给予8000元的奖励,对QC小组的骨干提供成才的机会,有3位QC小组的骨干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QC活动充分给予职工一个展示自我的良好平台。
提炼于QC 成果运用收益多
“以QC小组活动为载体,不仅仅局限于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提炼出宝贵的措施和技术,将此升华为管理上的革新才是开展QC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局党委书记、局长兼QC小组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周凯提出了开展QC小组活动的实质和促进管理创新的意义。
活动开展至今,QC成果有7项获得专利证书、2项获省部级创新创效成果奖、2项QC成果转化的论文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术年会上获得发表。其中,《提高10千伏电缆故障点预定位成功率》便是作为由QC成果转化而来的学术论文参加了在广东东莞举行的中国电机工程学术年会。在得知该论文是来自于生产一线时,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陆严昌会长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很少会有来自生产一线的论文,你们是一个惊喜!我就是喜欢来自于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论文。”
创新性的QC课题如《多根电缆识别器》通过在故障电缆端头加设弱点信号在有效距离内准确找出故障电缆,解决了在10公里之外无法准确找出故障电缆的问题;线损管理类课题如茨竹供电所的QC研究课题《提高10千伏茨大线供电可靠率》就将该线路的供电可靠率由实施前的98.2%提高到99.2%,该小组也荣获全国优秀QC小组称号。
“细小的改变能带来巨大的收益。” 检修所高压试验班班长漆开用一句话道出了QC小组活动为推动班组建设的真谛。
近三年来,该局的班组技术创新创效活动成绩斐然。QC小组活动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保障生产安全性、提高准确率为班组实际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立本于树人 企业职工和谐发展
“QC小组活动不仅为职工成长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能让企业员工融入整个企业,还能促进技术进步、效益提高、人才储备,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作为QC活动在江北局推广的先行者线路所书记贺良充分肯定了该活动对企业的管理提升和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
QC小组活动为青年职工的成才提供了契机。让他们不仅具有高学历,还能成为技术能手,能文能武。"贺书记对QC小组活动为青年职工成才提供的有利条件表示出极大的赞同。
在局领导的认同支持下,该局坚持人才兴企的路线。新进大学生员工深入基层去锻炼去实践、不断的丰富自己是企业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企业对他们的培养。而作为班组QC小组活动的新生力量,他们也从中收获颇丰。
“对于个人而言,我在QC小组活动中体会最深就是学以致用,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在生产实践中的管理能力。”检修所高压试验班QC小组成员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气专业的研究生廖玉祥道出了自己心里的感受。作为参加工作仅两年的他已经在QC活动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为他自己的职业生涯开了一个好头。正是因为积极的参加QC小组活动,他才能很快的融入班组、投入工作。今年,他已经破格获得技师的申报资格,成为高学历、高技能的“双高”人才。
农电工向才香原本要过7年才能报考高级工,但由于QC小组活动成绩突出再加上自己坚持不解的努力,今年,她破格获得报考资格并且获得不错的成绩。“就像是做了一个梦,提前七年实现了......”向才香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
放眼于未来 创新创效正在行进中
“创新创效必须多方面的推进扩展,班组建设、QC小组活动开了个好头,但接下来管理层面的创新增效也势不可挡。”党委书记、局长周凯对管理创新的推进充满了信心。
迈入2008年,江北局已经进行了生产管理体系的调整,成立了运行和检修互相监督的体制机构,对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重视人才强企,强调建立学习型企业,鼓励职工不断学习,给高学历的优秀人才提供成才平台......
一系列的改革将使江北局进入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新阶段。“有改革就必然会有痛感,改革之初也许会有不适应或是消极的情绪,这都是必须经历的。但一个企业如果害怕改革就注定无法发展。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着眼于未来,充满自信的去积极应对改革中的每一个变化,强己强企。”周凯坚定的眼神让每一个江电人都充满信心的迈出前进的步伐。(宋昱)
扎根于班组 QC创新率先启航
“从2002年起,我们就代表重庆市电力行业协会连续五年参赛进行QC成果发布。可以说在QC活动这个领域中我们走在了前列。”江北局QC活动指导人李杨讲师介绍到。
近年来,该局高度重视创新创效,积极组织基层班组开展以预防质量问题、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为课题的QC小组活动。06年-08年度,全局注册的QC小组48个,45个小组坚持开展活动,39个小组被评为本企业的优秀QC小组、27个被评为重庆市电力行业协会优秀QC小组、14个QC小组或成果被评为重庆市优秀QC小组或成果,11个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小组,1个被评为全国优秀QC小组,本企业分别3次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和重庆市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一系列的数字见证了江北局率先在基层班组开展QC小组活动的努力和成功。
“既然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就要坚持以QC小组活动为载体,深入基层、扎根于班组,‘以小见大’从细小的工作实际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进行创新创效。"江北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凯道出了自己的理解。
规范于机制 QC活动遍地开花
《重庆市江北供电局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实施办法》自2004年颁布以来就一直被作为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奖励办法、完善QC小组活动指导的教科书。不仅保证了QC小组活动的规范有序的发展,还促进了班组建设的高效发展,更加紧密的把班组文化建设和职工素质提升结合起来。
越来越多的优秀QC小组成长了起来,更加新型实用的QC成果不断的运用于生产实践中去解决问题、提高效率。QC活动激励机制的有效建立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为职工成才提供平台,为QC小组活动在班组的遍地开花创造有利条件。仅2008年上半年,该局就有《电缆防蛇攀爬装置》、《用于线路瓷瓶更换的辅助工具》等6项成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其中,石船供电所的《用于线路瓷瓶更换的辅助工具》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全国行业协会QC成果发布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有激励才会有进步。《重庆市江北供电局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实施办法》中明确了该活动的奖励办法,激励机制的建立保证了奖励规范化、激励合理化。该局近两年来用于QC活动的奖励金额就有28.7万元。对获得省部级的优秀QC小组奖励4000元,对转换为专利的QC成果再给予8000元的奖励,对QC小组的骨干提供成才的机会,有3位QC小组的骨干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QC活动充分给予职工一个展示自我的良好平台。
提炼于QC 成果运用收益多
“以QC小组活动为载体,不仅仅局限于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提炼出宝贵的措施和技术,将此升华为管理上的革新才是开展QC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局党委书记、局长兼QC小组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周凯提出了开展QC小组活动的实质和促进管理创新的意义。
活动开展至今,QC成果有7项获得专利证书、2项获省部级创新创效成果奖、2项QC成果转化的论文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术年会上获得发表。其中,《提高10千伏电缆故障点预定位成功率》便是作为由QC成果转化而来的学术论文参加了在广东东莞举行的中国电机工程学术年会。在得知该论文是来自于生产一线时,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陆严昌会长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很少会有来自生产一线的论文,你们是一个惊喜!我就是喜欢来自于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论文。”
创新性的QC课题如《多根电缆识别器》通过在故障电缆端头加设弱点信号在有效距离内准确找出故障电缆,解决了在10公里之外无法准确找出故障电缆的问题;线损管理类课题如茨竹供电所的QC研究课题《提高10千伏茨大线供电可靠率》就将该线路的供电可靠率由实施前的98.2%提高到99.2%,该小组也荣获全国优秀QC小组称号。
“细小的改变能带来巨大的收益。” 检修所高压试验班班长漆开用一句话道出了QC小组活动为推动班组建设的真谛。
近三年来,该局的班组技术创新创效活动成绩斐然。QC小组活动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保障生产安全性、提高准确率为班组实际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立本于树人 企业职工和谐发展
“QC小组活动不仅为职工成长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能让企业员工融入整个企业,还能促进技术进步、效益提高、人才储备,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作为QC活动在江北局推广的先行者线路所书记贺良充分肯定了该活动对企业的管理提升和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
QC小组活动为青年职工的成才提供了契机。让他们不仅具有高学历,还能成为技术能手,能文能武。"贺书记对QC小组活动为青年职工成才提供的有利条件表示出极大的赞同。
在局领导的认同支持下,该局坚持人才兴企的路线。新进大学生员工深入基层去锻炼去实践、不断的丰富自己是企业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企业对他们的培养。而作为班组QC小组活动的新生力量,他们也从中收获颇丰。
“对于个人而言,我在QC小组活动中体会最深就是学以致用,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在生产实践中的管理能力。”检修所高压试验班QC小组成员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气专业的研究生廖玉祥道出了自己心里的感受。作为参加工作仅两年的他已经在QC活动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为他自己的职业生涯开了一个好头。正是因为积极的参加QC小组活动,他才能很快的融入班组、投入工作。今年,他已经破格获得技师的申报资格,成为高学历、高技能的“双高”人才。
农电工向才香原本要过7年才能报考高级工,但由于QC小组活动成绩突出再加上自己坚持不解的努力,今年,她破格获得报考资格并且获得不错的成绩。“就像是做了一个梦,提前七年实现了......”向才香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
放眼于未来 创新创效正在行进中
“创新创效必须多方面的推进扩展,班组建设、QC小组活动开了个好头,但接下来管理层面的创新增效也势不可挡。”党委书记、局长周凯对管理创新的推进充满了信心。
迈入2008年,江北局已经进行了生产管理体系的调整,成立了运行和检修互相监督的体制机构,对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重视人才强企,强调建立学习型企业,鼓励职工不断学习,给高学历的优秀人才提供成才平台......
一系列的改革将使江北局进入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新阶段。“有改革就必然会有痛感,改革之初也许会有不适应或是消极的情绪,这都是必须经历的。但一个企业如果害怕改革就注定无法发展。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着眼于未来,充满自信的去积极应对改革中的每一个变化,强己强企。”周凯坚定的眼神让每一个江电人都充满信心的迈出前进的步伐。(宋昱)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