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电业局人才强企战略结出硕果
2008-01-04 16:36:4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培育人才就是培育发展的“引擎”。2007年,浙江金华电业局以“人才强局”战略支持“科学发展、由大转强、和谐金电”发展战略,按照“盘活人力资源、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思路稳健实施“人才工程”,既在硬件上下本钱,又在软件上做文章,探索并形成了具有金电特色的人才管理和人事管理机制,人才的活力竞相迸发。
2007年4月29日,金华电力开关公司55岁的王江年有机会再一次坐进了课堂,成为金华电业局和金华九峰职校联合开办的供用电技术中专班的新学员。“多学点东西,对自己对企业都有好处。”王江年是一名有着38年工龄的老机械师傅。他说,现在企业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自己虽然“老”了点,但一样要珍惜把握。与2004年投资百万同浙江大学联合开办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班不同,这次职业中专班的506名学员大都来自技能岗位,覆盖全局距退休年龄5年以上、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所有员工,首批193名职工已全部毕业。这项举措,进一步提高了金华局的人才密度。
识才育才用才,是企业“由大转强”的大策略,成长成才成功,是员工自我实现的大追求。金华电业局在从大局向强局转型的过程中,人才结构与数量的突破是关键所在。该局坚持“人人都可以成才”的大人才观和“人才投资是最经济的投资”的育才理念,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纳入企业战略,通过四项举措拓宽职业成长通道:一是以“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开展在职学历教育。与浙江大学、上海电力学院等院校联合开办工程硕士班、本科班、大专班、课程进修班,376人在职攻读。二是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提高员工技能水平。空缺岗位补员一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必备条件竞聘上岗,新职工转正定级必须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不具备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不得担任班组长,激励员工岗位成才。三是推行“名师带徒”师徒签约培训制度。聘任首届85名聘任技师、高级技师为局培训中心的兼职教师,全局20个单位的100对好师徒受到表彰,“传、帮、带”成为青年职工技术素质提升的快速通道。四是整合人才开发管理组织资源。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网络;加强培训教学硬件建设,退役的北郊变初定为省公司技能实训基地;技能考评员队伍建设,24个主要工种有55名专业鉴定机构考评员。目前,金华电业局职业资格持证人数达1233人,占一线员工总数的60.3%;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904人,占一线员工总数的42.72%;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1107名,人才密度达95.01%,位居省公司系统第一。
2007年11月25日,华东电网500千伏变电运行技能竞赛高手云集的竞赛现场,浙江代表队一对夫妻搭档格外引人注目,丈夫是500千伏金华丹溪变电所副所长周立辉,妻子是500千伏金华双龙变电所正值许燕,二人联手表现不俗,周立辉获得个人第二,浙江代表队获得团体第二。2007年7月6日,在浙江省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知识竞赛电视决赛中,金华市代表队与浙江省电力公司代表队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两队的六位选手全部来自金华电业局,囊括了个人一、二、三等奖。在令人侧目的成绩背后,金华团队还有一对令人侧目的父子:为支持儿子何剑杰参赛,兰溪市供电局职工、“老安监”何钢自愿担当“编外教练”和“啦啦队员”,为选手编写参赛提纲,从单位选拔到市级角逐,一路鼓劲助阵。
通过员工的成功,带来企业的成功,是“利企之道”与“利人之道”的有机辨证。金华电业局把技术比武和劳动竞赛作为职工展示才能的舞台、沟通交流的桥梁,建立长效机制,实施常态管理。2007年通过职工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等载体,举办自动化、红外诊断、高压试验、变电运行、开关检修、变压器检修、配网标准化作业等技术比武13项、劳动竞赛23项,广泛开展的群众性竞技竞赛甚至已成为员工工作与生活的一部分,一些竞赛项目成为省公司模版。2007年度,在省、市级技术比武与劳动竞赛中,金华电业局摘金夺银、捷报频传,体现了扎实的人才基础和雄厚的技术实力:在省公司变压器检修技术比武、输电线路检修技术比武、35千伏变电运行操作技术比武和“浙电杯”安全知识竞赛、财政部会计大赛金华市选拔赛中,全部夺得团体一等奖和个人第一名;在华东500千伏变电运行技术比武、省公司中置柜检修技术比武、省公司绝缘手套和绝缘棒操作法带电作业技术比武、财政部会计大赛省公司选拔赛中,均夺得团体二等奖。在2007年国网公司和省公司组织的8个专业的普考中,金华局获得四个第二名,二个第四名,员工队伍整体技术水平领先。
2007年12月18日,金华电业局隆重聘任首届98名中高级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以中级职称被破格聘任为高级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程拥军激动万分又感慨万分:“这对我是最珍贵的奖励,又是最巨大的激励!” 此次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聘任,既重资历、学历,更重能力、业绩和公认度,既有破格高聘,也有降格聘任,还有多人落聘,体现了金华电业局“德是桅,才是帆,绩效是标杆” 的人才导向。优秀专业技术(管理)人才选拔机制的形成,进一步完<
2007年4月29日,金华电力开关公司55岁的王江年有机会再一次坐进了课堂,成为金华电业局和金华九峰职校联合开办的供用电技术中专班的新学员。“多学点东西,对自己对企业都有好处。”王江年是一名有着38年工龄的老机械师傅。他说,现在企业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自己虽然“老”了点,但一样要珍惜把握。与2004年投资百万同浙江大学联合开办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班不同,这次职业中专班的506名学员大都来自技能岗位,覆盖全局距退休年龄5年以上、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所有员工,首批193名职工已全部毕业。这项举措,进一步提高了金华局的人才密度。
识才育才用才,是企业“由大转强”的大策略,成长成才成功,是员工自我实现的大追求。金华电业局在从大局向强局转型的过程中,人才结构与数量的突破是关键所在。该局坚持“人人都可以成才”的大人才观和“人才投资是最经济的投资”的育才理念,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纳入企业战略,通过四项举措拓宽职业成长通道:一是以“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开展在职学历教育。与浙江大学、上海电力学院等院校联合开办工程硕士班、本科班、大专班、课程进修班,376人在职攻读。二是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提高员工技能水平。空缺岗位补员一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必备条件竞聘上岗,新职工转正定级必须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不具备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不得担任班组长,激励员工岗位成才。三是推行“名师带徒”师徒签约培训制度。聘任首届85名聘任技师、高级技师为局培训中心的兼职教师,全局20个单位的100对好师徒受到表彰,“传、帮、带”成为青年职工技术素质提升的快速通道。四是整合人才开发管理组织资源。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网络;加强培训教学硬件建设,退役的北郊变初定为省公司技能实训基地;技能考评员队伍建设,24个主要工种有55名专业鉴定机构考评员。目前,金华电业局职业资格持证人数达1233人,占一线员工总数的60.3%;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904人,占一线员工总数的42.72%;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1107名,人才密度达95.01%,位居省公司系统第一。
2007年11月25日,华东电网500千伏变电运行技能竞赛高手云集的竞赛现场,浙江代表队一对夫妻搭档格外引人注目,丈夫是500千伏金华丹溪变电所副所长周立辉,妻子是500千伏金华双龙变电所正值许燕,二人联手表现不俗,周立辉获得个人第二,浙江代表队获得团体第二。2007年7月6日,在浙江省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知识竞赛电视决赛中,金华市代表队与浙江省电力公司代表队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两队的六位选手全部来自金华电业局,囊括了个人一、二、三等奖。在令人侧目的成绩背后,金华团队还有一对令人侧目的父子:为支持儿子何剑杰参赛,兰溪市供电局职工、“老安监”何钢自愿担当“编外教练”和“啦啦队员”,为选手编写参赛提纲,从单位选拔到市级角逐,一路鼓劲助阵。
通过员工的成功,带来企业的成功,是“利企之道”与“利人之道”的有机辨证。金华电业局把技术比武和劳动竞赛作为职工展示才能的舞台、沟通交流的桥梁,建立长效机制,实施常态管理。2007年通过职工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等载体,举办自动化、红外诊断、高压试验、变电运行、开关检修、变压器检修、配网标准化作业等技术比武13项、劳动竞赛23项,广泛开展的群众性竞技竞赛甚至已成为员工工作与生活的一部分,一些竞赛项目成为省公司模版。2007年度,在省、市级技术比武与劳动竞赛中,金华电业局摘金夺银、捷报频传,体现了扎实的人才基础和雄厚的技术实力:在省公司变压器检修技术比武、输电线路检修技术比武、35千伏变电运行操作技术比武和“浙电杯”安全知识竞赛、财政部会计大赛金华市选拔赛中,全部夺得团体一等奖和个人第一名;在华东500千伏变电运行技术比武、省公司中置柜检修技术比武、省公司绝缘手套和绝缘棒操作法带电作业技术比武、财政部会计大赛省公司选拔赛中,均夺得团体二等奖。在2007年国网公司和省公司组织的8个专业的普考中,金华局获得四个第二名,二个第四名,员工队伍整体技术水平领先。
2007年12月18日,金华电业局隆重聘任首届98名中高级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以中级职称被破格聘任为高级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程拥军激动万分又感慨万分:“这对我是最珍贵的奖励,又是最巨大的激励!” 此次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聘任,既重资历、学历,更重能力、业绩和公认度,既有破格高聘,也有降格聘任,还有多人落聘,体现了金华电业局“德是桅,才是帆,绩效是标杆” 的人才导向。优秀专业技术(管理)人才选拔机制的形成,进一步完<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