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电力公司构筑“蓝领”人才高地
2007-08-28 13:53:1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企业对技工越来越重视,大家更有干劲了!”8月13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天津市电力公司城西供电分公司用电科装表班员工孙斌由衷地说。
32岁的孙斌,以两次亲身经历印证着这种变化。在2001年的天津公司装表接电专业技术比武中,他获得第一名。2006年6月,他再次夺魁。这次,他在三个月后免试晋升为技师。因为这一年,天津公司出台了新的技术比武管理办法,规定在本公司技术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者,可直接晋升本工种技师。
在国家电网公司,像孙斌这样爱岗敬业、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正获得日益广阔的发展空间。
打破僵局
技能队伍后继有人
2004年,《工人日报》刊发的《电力急需高技能人才,尤缺中青年技师》一文说:“全国电力行业138万职工中,仅有高级技师1630名;有人戏言,如果不抓紧培养人才,过两年连爬电线杆的人都没有了。”如今作业要求越来越高,年老的员工有技术但体力不行,年轻的体力好但没有技术。
公司人力资源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公司系统未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员工比例过大,相当一部分人只有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与此相对的则是技师、高级技师等人才的短缺。这难以适应公司和电网发展需要。
可喜的是,公司正以多工种、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推动各类技能人才队伍迅速发展,逐渐打破了高技能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
2006年,公司启动“特高压专项人才培养计划”、“五年两万新技师培养计划”、“农电人员素质能力提高计划”等七个专项人才培养计划。
“五年两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特别受到关注。按照计划,公司在五年内培养两万名熟悉电网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技师,并以此为重点,带动高、中、初级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到2010年,高级技师达到技能人员的1%以上,技师达到技能人员的8%以上。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政工部负责人说,新技师培养计划下发后,受到一线员工的普遍好评。
2006年,公司系统组织各类竞赛、调考活动1058项,27.4万人次参加,1.26万人获表彰奖励。有10人获“全国技术能手”、4人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7人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打通路径
技能人才顺利成长
今年2月,26岁的程永成为江苏省徐州供电公司最年轻的高级技师。2000年,中专毕业生程永来到“西电东送”枢纽变电站――500千伏三堡变电站,7年里,他驾驭超高压电网的能力不断增强,成长为一名变电运行专家。
公司正从培训、待遇、上升空间等方面,为技能人才铺就成长道路。2005年,公司系统共组织各类培训2.1万期,培训技术人员21.8万人次、技能人员29.1万人次、农电所长及农电员工22.1万人次。全员培训率达78%,比2004年增长13%。2006年,公司总部、网省公司和直属单位、地市供电公司组织培训项目分别同比增加了74.32%、16.94%和43.16%。
近两年,宁夏电力公司每年12月初到次年2月,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冬季全员岗位培训,全体员工技术水平显著提高。2006年,宁夏公司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为充分调动生产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积极倡导收入分配向基层和关键岗位倾斜。
张芸是重庆发电厂的一名女焊工,高级技师。回顾19年工作经历,她颇有感触地说,以前大家没兴趣考技师,因为干得多,但待遇不变,职位不升。如今不一样了。从2006年起,获得技师称号的工人能领到技能津贴,大家很受鼓舞。
江西省电力公司通过设立生产一线岗位技术津贴等制度,使变电运行员工收入普遍高于本单位一般管理岗位的收入。
“扎根一线有奔头,钻研技术有前途”的氛围正在形成,国家电网公司宏大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正获得回报。构筑“蓝领”人才高地,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必将为“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增添强劲动力。
32岁的孙斌,以两次亲身经历印证着这种变化。在2001年的天津公司装表接电专业技术比武中,他获得第一名。2006年6月,他再次夺魁。这次,他在三个月后免试晋升为技师。因为这一年,天津公司出台了新的技术比武管理办法,规定在本公司技术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者,可直接晋升本工种技师。
在国家电网公司,像孙斌这样爱岗敬业、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正获得日益广阔的发展空间。
打破僵局
技能队伍后继有人
2004年,《工人日报》刊发的《电力急需高技能人才,尤缺中青年技师》一文说:“全国电力行业138万职工中,仅有高级技师1630名;有人戏言,如果不抓紧培养人才,过两年连爬电线杆的人都没有了。”如今作业要求越来越高,年老的员工有技术但体力不行,年轻的体力好但没有技术。
公司人力资源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公司系统未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员工比例过大,相当一部分人只有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与此相对的则是技师、高级技师等人才的短缺。这难以适应公司和电网发展需要。
可喜的是,公司正以多工种、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推动各类技能人才队伍迅速发展,逐渐打破了高技能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
2006年,公司启动“特高压专项人才培养计划”、“五年两万新技师培养计划”、“农电人员素质能力提高计划”等七个专项人才培养计划。
“五年两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特别受到关注。按照计划,公司在五年内培养两万名熟悉电网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技师,并以此为重点,带动高、中、初级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到2010年,高级技师达到技能人员的1%以上,技师达到技能人员的8%以上。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政工部负责人说,新技师培养计划下发后,受到一线员工的普遍好评。
2006年,公司系统组织各类竞赛、调考活动1058项,27.4万人次参加,1.26万人获表彰奖励。有10人获“全国技术能手”、4人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7人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打通路径
技能人才顺利成长
今年2月,26岁的程永成为江苏省徐州供电公司最年轻的高级技师。2000年,中专毕业生程永来到“西电东送”枢纽变电站――500千伏三堡变电站,7年里,他驾驭超高压电网的能力不断增强,成长为一名变电运行专家。
公司正从培训、待遇、上升空间等方面,为技能人才铺就成长道路。2005年,公司系统共组织各类培训2.1万期,培训技术人员21.8万人次、技能人员29.1万人次、农电所长及农电员工22.1万人次。全员培训率达78%,比2004年增长13%。2006年,公司总部、网省公司和直属单位、地市供电公司组织培训项目分别同比增加了74.32%、16.94%和43.16%。
近两年,宁夏电力公司每年12月初到次年2月,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冬季全员岗位培训,全体员工技术水平显著提高。2006年,宁夏公司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为充分调动生产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积极倡导收入分配向基层和关键岗位倾斜。
张芸是重庆发电厂的一名女焊工,高级技师。回顾19年工作经历,她颇有感触地说,以前大家没兴趣考技师,因为干得多,但待遇不变,职位不升。如今不一样了。从2006年起,获得技师称号的工人能领到技能津贴,大家很受鼓舞。
江西省电力公司通过设立生产一线岗位技术津贴等制度,使变电运行员工收入普遍高于本单位一般管理岗位的收入。
“扎根一线有奔头,钻研技术有前途”的氛围正在形成,国家电网公司宏大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正获得回报。构筑“蓝领”人才高地,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必将为“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增添强劲动力。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