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供电公司新机制成就人才成长和谐环境
2006-12-18 13:47:58 来源:吉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本报讯 12月1日,以《延边供电公司“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延边供电公司机构岗位设置方案》等为标志的13项人力资源改革、管理制度相继出台。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在人力资源上的第一次“大手术”。科学的结构调整、合理的用人机制、和谐的成长环境为该公司参与新一轮竞争,争取更大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党组“人才强企”的战略指导方针及企业现状,延边供电公司将人力资源开发列为创建和谐企业的第一要务。该公司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胜利,就必须努力盘活人力资本,增强企业造血功能,致力于点石成金,要以更加开放的观念、主动的精神、开明的措施、有为的行动,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为员工提供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延边供电公司“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延边供电公司机构岗位设置方案》、《延边供电公司岗位动态管理实施细则》、《延边供电公司“十一五”教育培训规划》等近20万字的13项人力资源改革、管理、考核制度相继出台。这一系列改革,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依托,充分引入竞争机制、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以及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分别针对不同层面,具体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提出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思路、对策和措施,开启了延边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局。
该公司人力资源改革亮点有三。一是培训机制“从长计议、高瞻远瞩”。《延边供电公司“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突出培训内容向业务知识的扩充与更新、专业技能的训练与强化、公司理念的培育与升华、道德情商的培养与提高、现代思维的开发与训练等。到2010年,该公司将通过全员培训,使公司系统员工队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达到22%以上,人才密度达到85%以上,全员培训率达到95%以上。从事主要和重要生产岗位的技能人员要100%达到中等职业教育及以上水平。高级技能人才比例达73%%以上,高级技师、技师数量达到全员总数的8%。二是新人培养破除“温室效应”。该公司明确规定,今后,公司接收的大学毕业生全部安置到生产岗位,在生产岗位工作不满三年的毕业生不能转岗、调动和竞聘管理岗位。具有三年以上生产岗位工作经验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作为今后各单位管理岗位竞聘的必要条件之一。鼓励已上岗的大学毕业生到外县(市)供电分公司工作,在外县(市)供电分公司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在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职业技能鉴定时可优先晋升,在管理岗位竞聘时优先考虑。从制度上确立了后备干部及优秀人才培养与促进公司发展的纽带关系,引导各类人才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在竞争中提高素质,在奋斗中实现价值。三是用人机制在创新中实现和谐。该公司将通过建立“人才储备库”、评选“星级员工”等办法,将优秀人才与企业富余人员、外聘人员、派遣锻炼人员等一并纳入“人才中心管理”,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手段,构筑企业内部人才交流、管理平台,既维护了企业稳定,又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法制化、动态化、常态化管理,倾力打造高素质的经营人才队伍、复合型人才队伍、高水平技术队伍、高标准的技能型队伍。
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充满朝气与希望的延边供电正朝着“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宏伟目标大步走来!(宋春娟)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党组“人才强企”的战略指导方针及企业现状,延边供电公司将人力资源开发列为创建和谐企业的第一要务。该公司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胜利,就必须努力盘活人力资本,增强企业造血功能,致力于点石成金,要以更加开放的观念、主动的精神、开明的措施、有为的行动,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为员工提供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延边供电公司“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延边供电公司机构岗位设置方案》、《延边供电公司岗位动态管理实施细则》、《延边供电公司“十一五”教育培训规划》等近20万字的13项人力资源改革、管理、考核制度相继出台。这一系列改革,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依托,充分引入竞争机制、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以及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分别针对不同层面,具体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提出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思路、对策和措施,开启了延边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局。
该公司人力资源改革亮点有三。一是培训机制“从长计议、高瞻远瞩”。《延边供电公司“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突出培训内容向业务知识的扩充与更新、专业技能的训练与强化、公司理念的培育与升华、道德情商的培养与提高、现代思维的开发与训练等。到2010年,该公司将通过全员培训,使公司系统员工队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达到22%以上,人才密度达到85%以上,全员培训率达到95%以上。从事主要和重要生产岗位的技能人员要100%达到中等职业教育及以上水平。高级技能人才比例达73%%以上,高级技师、技师数量达到全员总数的8%。二是新人培养破除“温室效应”。该公司明确规定,今后,公司接收的大学毕业生全部安置到生产岗位,在生产岗位工作不满三年的毕业生不能转岗、调动和竞聘管理岗位。具有三年以上生产岗位工作经验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作为今后各单位管理岗位竞聘的必要条件之一。鼓励已上岗的大学毕业生到外县(市)供电分公司工作,在外县(市)供电分公司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在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职业技能鉴定时可优先晋升,在管理岗位竞聘时优先考虑。从制度上确立了后备干部及优秀人才培养与促进公司发展的纽带关系,引导各类人才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在竞争中提高素质,在奋斗中实现价值。三是用人机制在创新中实现和谐。该公司将通过建立“人才储备库”、评选“星级员工”等办法,将优秀人才与企业富余人员、外聘人员、派遣锻炼人员等一并纳入“人才中心管理”,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手段,构筑企业内部人才交流、管理平台,既维护了企业稳定,又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法制化、动态化、常态化管理,倾力打造高素质的经营人才队伍、复合型人才队伍、高水平技术队伍、高标准的技能型队伍。
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充满朝气与希望的延边供电正朝着“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宏伟目标大步走来!(宋春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