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供电公司推出“员工特聘岗位管理办法”
2006-11-10 09:26:39 来源:湖北十堰供电公司
A-
A+
电力18讯: 【编者按】 以人为本,就是要立足于人,理解人才,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保护人才,用好人才,科学地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并进一步营造好积极向上企业用人环境。湖北十堰供电公司结合企业实际推出的《员工特聘岗位管理办法》,是对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的一个积极有益探索,必将激发员工立足岗位成才的积极性。
如何让基层生产一线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上得去”?10月30日,湖北十堰供电公司正式推出《员工特聘岗位管理办法》。这一用人、分配机制的创新,不仅使一线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得以稳定,更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立足岗位成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据了解,十堰供电公司现有在职在岗职工1066人,生产一线班组职工占职工总人数的67%。据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弥补基层班组技术人才“断层”,该公司每年将新招聘的大学生按90%的比例分配到基层生产班组,但不到二三年,真正“留住”的却不足10%。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责任大,条件苦,待遇一般,并不是‘高处’”。该公司变电部主任宛国良直言。基层班组的大学生工作一二年后,不是选择考研,就是想方设法往管理岗位“钻”,从某种意义上讲,班组只是“跳板”而已。由于责任和待遇不对等,“留下”的也不“安心”。具有高级技师职称的肖刚,是变电部高压设备检修班的一名副班长,近20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他不仅精通电气焊,更练就了一套高压开关检修的“绝活”。就是这样一位被职工称为“一个能顶十人”的“技术能手”,每月岗位工资也不过比班组一般员工高出不到160元,在基层班组员工之间的岗级差别并不明显。
“没有人,活怎么干;没有人才,活怎么干好。”宛国良介绍,变电部现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8座,在98名变电运行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原始学历的只有1人。随着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新技术的不断推广运用,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储备很难适应。
用人、分配机制不活,班组生产一线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流失严重,基层班组队伍不稳、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要把优秀的人才留在生产一线,必须在政策上倾斜,在用人、分配机制上创新。今年10月,该公司在对已实施的员工首席制进一步修订完善的同时,推出了《员工特聘岗位管理办法》。该办法的主要内容是,在生产一线班组中按20%的比例确定关键班组,在关键班组设置高中级工程师技师特聘岗位,特聘技术技能岗位实行动态管理。对被聘为高、中级特聘师的人员分别上浮1至2岗岗位工资,并根据年度业绩考核情况,给予2至6个月的岗位工资奖励,特聘师被续聘,高中级特聘师总岗级可达到18至19岗,这一岗位工资相当于该公司总工程师的岗级待遇。
机制活,人才旺,企业兴。《员工特聘岗位管理办法》的推行,使一批高技术技能人才纷纷涌向一线班组,为稳定一线关键岗位技术技能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该公司继电保护专业的第一位首席工程师的刘久儒,他说,待遇留人,这不仅是对高技术技能人才价值的认可,更是对“官本位”观念的冲击。 (魏海龙 杨波)
如何让基层生产一线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上得去”?10月30日,湖北十堰供电公司正式推出《员工特聘岗位管理办法》。这一用人、分配机制的创新,不仅使一线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得以稳定,更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立足岗位成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据了解,十堰供电公司现有在职在岗职工1066人,生产一线班组职工占职工总人数的67%。据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弥补基层班组技术人才“断层”,该公司每年将新招聘的大学生按90%的比例分配到基层生产班组,但不到二三年,真正“留住”的却不足10%。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责任大,条件苦,待遇一般,并不是‘高处’”。该公司变电部主任宛国良直言。基层班组的大学生工作一二年后,不是选择考研,就是想方设法往管理岗位“钻”,从某种意义上讲,班组只是“跳板”而已。由于责任和待遇不对等,“留下”的也不“安心”。具有高级技师职称的肖刚,是变电部高压设备检修班的一名副班长,近20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他不仅精通电气焊,更练就了一套高压开关检修的“绝活”。就是这样一位被职工称为“一个能顶十人”的“技术能手”,每月岗位工资也不过比班组一般员工高出不到160元,在基层班组员工之间的岗级差别并不明显。
“没有人,活怎么干;没有人才,活怎么干好。”宛国良介绍,变电部现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8座,在98名变电运行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原始学历的只有1人。随着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新技术的不断推广运用,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储备很难适应。
用人、分配机制不活,班组生产一线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流失严重,基层班组队伍不稳、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要把优秀的人才留在生产一线,必须在政策上倾斜,在用人、分配机制上创新。今年10月,该公司在对已实施的员工首席制进一步修订完善的同时,推出了《员工特聘岗位管理办法》。该办法的主要内容是,在生产一线班组中按20%的比例确定关键班组,在关键班组设置高中级工程师技师特聘岗位,特聘技术技能岗位实行动态管理。对被聘为高、中级特聘师的人员分别上浮1至2岗岗位工资,并根据年度业绩考核情况,给予2至6个月的岗位工资奖励,特聘师被续聘,高中级特聘师总岗级可达到18至19岗,这一岗位工资相当于该公司总工程师的岗级待遇。
机制活,人才旺,企业兴。《员工特聘岗位管理办法》的推行,使一批高技术技能人才纷纷涌向一线班组,为稳定一线关键岗位技术技能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该公司继电保护专业的第一位首席工程师的刘久儒,他说,待遇留人,这不仅是对高技术技能人才价值的认可,更是对“官本位”观念的冲击。 (魏海龙 杨波)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