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供电公司打造“1+3”干部考核评价模式
2006-10-16 12:37:58 来源:吉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本报讯 近年来,吉林省辽源供电公司积极探索并初步建立了“1+3”干部考核评价模式,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
辽源供电公司“1+3”干部考核评价模式是一项组织考核和三项民主评价。一项组织考核是干部管理部门把各专业考核的17项指标进行汇总,形成实际业绩结果,占50%。三项民主评价分别是群众评价、干部评价和领导评价。群众评价确立了10个方面定性指标,由职工代表划票,占20%;干部评价是年度干部述职后,由述职范围内的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占15%;领导评价就是经营者集团对干部进行评价,占15%。公司班子根据四项考核结果调整、培养和任用干部。努力使干部的考核评价任用更加科学合理。
近四年来,辽源供电公司一直对干部实行“1+3”的考核模式,每次调整干部前和年末例行考核,都按照上级要求,运用“1+3”模式考核,使之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方法。对一般管理干部也逐步实行了“1+3”考核模式。2005年辽源供电公司员工岗位动态考核,有28人走向试岗岗位,18人从机关走向基层,29人调整了工作岗位,有18人被提拔重用。由于此模式充分发挥了作用,体现了公平,避免了漏洞,使岗位动态考核工作顺利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为了保证“1+3”模式得到有效落实,辽源供电公司出台了《辽源供电公司党委干部管理办法》,明确了提拔干部由群众推荐的原则,明确了干部使用标准、考核提拔程序、考核责任等方面内容。
辽源供电公司依据“1+3”干部考核评价模式结果任用干部,让职工认识到自己真正有了参与权,有了管理干部的权力,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促进了干部努力做到全面客观开展工作,使经营业绩持续较大幅度的提高,得到了领导和职工的认可。
近四年来,中层干部综合测评,基层班子、中层干部的优秀率明显提升,优秀率在90%以上的比四年前多了一倍,不称职率没有超过20%的。“1+3”干部考核评价模式,使得该公司各方面的人才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开发,推动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管理等工作的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经济效益、社会形象都呈现了越来越好的新态势。在省公司人才工作会议上,辽源供电公司对“1+3”干部考核评价模式做了典型介绍。 (刘淑颖 石兴华)
辽源供电公司“1+3”干部考核评价模式是一项组织考核和三项民主评价。一项组织考核是干部管理部门把各专业考核的17项指标进行汇总,形成实际业绩结果,占50%。三项民主评价分别是群众评价、干部评价和领导评价。群众评价确立了10个方面定性指标,由职工代表划票,占20%;干部评价是年度干部述职后,由述职范围内的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占15%;领导评价就是经营者集团对干部进行评价,占15%。公司班子根据四项考核结果调整、培养和任用干部。努力使干部的考核评价任用更加科学合理。
近四年来,辽源供电公司一直对干部实行“1+3”的考核模式,每次调整干部前和年末例行考核,都按照上级要求,运用“1+3”模式考核,使之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方法。对一般管理干部也逐步实行了“1+3”考核模式。2005年辽源供电公司员工岗位动态考核,有28人走向试岗岗位,18人从机关走向基层,29人调整了工作岗位,有18人被提拔重用。由于此模式充分发挥了作用,体现了公平,避免了漏洞,使岗位动态考核工作顺利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为了保证“1+3”模式得到有效落实,辽源供电公司出台了《辽源供电公司党委干部管理办法》,明确了提拔干部由群众推荐的原则,明确了干部使用标准、考核提拔程序、考核责任等方面内容。
辽源供电公司依据“1+3”干部考核评价模式结果任用干部,让职工认识到自己真正有了参与权,有了管理干部的权力,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促进了干部努力做到全面客观开展工作,使经营业绩持续较大幅度的提高,得到了领导和职工的认可。
近四年来,中层干部综合测评,基层班子、中层干部的优秀率明显提升,优秀率在90%以上的比四年前多了一倍,不称职率没有超过20%的。“1+3”干部考核评价模式,使得该公司各方面的人才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开发,推动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管理等工作的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经济效益、社会形象都呈现了越来越好的新态势。在省公司人才工作会议上,辽源供电公司对“1+3”干部考核评价模式做了典型介绍。 (刘淑颖 石兴华)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