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技能好扬帆――仙居县供电局加强职工培训侧记
2008-03-18 20:46:53 来源:仙居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电力,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温度表,作为维系一方经济建设的县供电局因此也就承担着更多的重任。为了适应供电企业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县供电局创新培训模式,以开办封闭式集训班的方式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基础技能培训。 双辽发电公司管理人员培训打造卓越执行力
不久前,该局位于大战乡的营业集训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毕业生。集训基地集农电理论培训室、装表接电培训室、配电线路现场培训基地、学员宿舍、专业课教室等于一体。基地虽小,但它的成立不仅为职工搭建了新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加速了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是县供电局推进新农电发展,创建和谐企业又一重要举措。正所谓“夯实技能好扬帆”,该局从全县115名农电工中选拔出的10名“尖子生”作为先头部队,经过业务素质、安全管理、流程规范等系统培训,完成了为期1个月的封闭式培训学习,经各方会考合格后,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而这股“好学”之风则在全体员工中产生了辐射效应。 阜阳供电部门电工接受拓展训练
“员工素质是供电企业发展的第一大计” 成长中的明星---2007年新员工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在基层供电企业,由于职工的综合素质高低,特别是农电工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低压电网的安全和基层供电服务质量。可以说,员工素质是供电企业发展的第一大计。”担任培训老师之一的王文明介绍说,由于县供电局近年来招工逐年减少,后备力量得不到有效补充,全县115个农电工基本都是从社会上招聘进来,技术层面上几乎空白。而且平时的技能学习都是由帮带的“师傅”手把手教的,知识掌握单一,对具体的操作、管理规范了解甚少。王文明是局里一等一的技术骨干,他主要负责杆上作业的培训,停电、验电、挂接地、架设围栏……培训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实际规程操作,一丝不苟。他说,通过封闭式的集训,不但使他们全面掌握了岗位知识、技术,而且加强了同事之间的协作配合。 西宁湟源供电公司强化员工岗位培训考试工作
目前,许多企业已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已把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然而,以往企业对职工培训存在重视安全技能培训, 忽视工作态度培训;重视学历教育, 忽视工作岗位培训;传统的培训总是偏重于基层的工作人员和普通职工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忽视中高层管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县供电局由企业管理者充当培训人员角色的这一做法,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考虑到职工培训的内容必须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和培训过程的可复制性,县供电局首先召集可以担任培训老师,“实战”经验又非常丰富的中层管理者先进行培训。接着,对农电工这支队伍进行集训搞试点,针对首批参加集训的农电工的水平和需要,把课程进行设计安排,由这批管理人员参加讨论,共同切磋,并进一步如何引导职工也进行讨论,怎样把课程内容变成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强化培训考核机制,激励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供电局还制定了《兼职培训师管理办法》,规范了兼职培训师的条件和义务、考核与待遇;制定了《培训实施细则》,规范了培训管理流程。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了培训项目,实现了培训项目的过程控制,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下期集训的时候,我可不能再落下了!”
都说“成功的企业都将抓好培训视为使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成功的企业必定是那些帮助其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的企业。”为了切实达到以赛促培、全员参与的效果,县供电局开展特色创新,从改变参加培训的方式入手。
全县共有18个营业所、6个供电所,其中农电工共有115人。如何确定首批集训的10个名额?并调动其他农电工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培训工作做好铺垫?该局改变以往部门、单位推荐的形式,对这115名农电工进行统一考试,取成绩的前10名进入首批集训人员名单。同时在这10名“尖子生”完成集训课业时再进行一次实战大会考,严格按照实际操作模式进行杆上作业,并邀请市电业局有关专家前来指导评分,在历经整整2个小时的会考后,评选出成绩最好的3名学员,向他们颁发毕业证,并且送他们去参加台州市第五届农村电工岗位知识及技能竞赛。结果他们获得了团体第一名,个人全能第一、二名的好成绩。
如此一来,全县的100多名农电工都对集训产生了浓厚兴趣,
不久前,该局位于大战乡的营业集训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毕业生。集训基地集农电理论培训室、装表接电培训室、配电线路现场培训基地、学员宿舍、专业课教室等于一体。基地虽小,但它的成立不仅为职工搭建了新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加速了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是县供电局推进新农电发展,创建和谐企业又一重要举措。正所谓“夯实技能好扬帆”,该局从全县115名农电工中选拔出的10名“尖子生”作为先头部队,经过业务素质、安全管理、流程规范等系统培训,完成了为期1个月的封闭式培训学习,经各方会考合格后,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而这股“好学”之风则在全体员工中产生了辐射效应。 阜阳供电部门电工接受拓展训练
“员工素质是供电企业发展的第一大计” 成长中的明星---2007年新员工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在基层供电企业,由于职工的综合素质高低,特别是农电工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低压电网的安全和基层供电服务质量。可以说,员工素质是供电企业发展的第一大计。”担任培训老师之一的王文明介绍说,由于县供电局近年来招工逐年减少,后备力量得不到有效补充,全县115个农电工基本都是从社会上招聘进来,技术层面上几乎空白。而且平时的技能学习都是由帮带的“师傅”手把手教的,知识掌握单一,对具体的操作、管理规范了解甚少。王文明是局里一等一的技术骨干,他主要负责杆上作业的培训,停电、验电、挂接地、架设围栏……培训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实际规程操作,一丝不苟。他说,通过封闭式的集训,不但使他们全面掌握了岗位知识、技术,而且加强了同事之间的协作配合。 西宁湟源供电公司强化员工岗位培训考试工作
目前,许多企业已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已把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然而,以往企业对职工培训存在重视安全技能培训, 忽视工作态度培训;重视学历教育, 忽视工作岗位培训;传统的培训总是偏重于基层的工作人员和普通职工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忽视中高层管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县供电局由企业管理者充当培训人员角色的这一做法,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考虑到职工培训的内容必须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和培训过程的可复制性,县供电局首先召集可以担任培训老师,“实战”经验又非常丰富的中层管理者先进行培训。接着,对农电工这支队伍进行集训搞试点,针对首批参加集训的农电工的水平和需要,把课程进行设计安排,由这批管理人员参加讨论,共同切磋,并进一步如何引导职工也进行讨论,怎样把课程内容变成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强化培训考核机制,激励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供电局还制定了《兼职培训师管理办法》,规范了兼职培训师的条件和义务、考核与待遇;制定了《培训实施细则》,规范了培训管理流程。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了培训项目,实现了培训项目的过程控制,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下期集训的时候,我可不能再落下了!”
都说“成功的企业都将抓好培训视为使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成功的企业必定是那些帮助其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的企业。”为了切实达到以赛促培、全员参与的效果,县供电局开展特色创新,从改变参加培训的方式入手。
全县共有18个营业所、6个供电所,其中农电工共有115人。如何确定首批集训的10个名额?并调动其他农电工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培训工作做好铺垫?该局改变以往部门、单位推荐的形式,对这115名农电工进行统一考试,取成绩的前10名进入首批集训人员名单。同时在这10名“尖子生”完成集训课业时再进行一次实战大会考,严格按照实际操作模式进行杆上作业,并邀请市电业局有关专家前来指导评分,在历经整整2个小时的会考后,评选出成绩最好的3名学员,向他们颁发毕业证,并且送他们去参加台州市第五届农村电工岗位知识及技能竞赛。结果他们获得了团体第一名,个人全能第一、二名的好成绩。
如此一来,全县的100多名农电工都对集训产生了浓厚兴趣,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