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培训要讲规范化
2007-05-29 13:43:52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时下,对农电工培训不少,各式各样的培训让农电工应接不暇。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农电工如何协调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企业花钱出力搞的一场场培训,有没有效果?这是需要思考的。笔者认为,农电培训要规范起来。
首先要有全局性。要统筹规划,哪些培训需要重点独办,哪些培训可采用集中合办,这样既节约了培训成本,又增加了员工学习交流的机会。其次,要有计划性。要结合实际,制定全年的培训计划,如利用农闲时间来加大农电工培训力度。再次,要有针对性。在全员化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应分单位、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培训,突出重点。其四,考核实效性。对培训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建立考核机制。
(安徽省庐江供电公司 欧伟)
农电培训要把握三方面
笔者认为,强化农电工培训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注重层次性。既要注重全员教育培训,又要抓好重点对象的培训。因为农电工素质参差不齐、岗位不一、培训需求各异,因此要根据岗位特色、员工层次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按不同层次分别进行培训。
其次,要突出实用性。培训的内容要以员工是否需要为出发点,结合岗位设置、人员素质状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素质、专业素质以及现场实际等全面培训,做到有的放矢,缺什么补什么。
再次,要把握灵活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培训手段也不断更新和完善。培训方法可采取远程教育、局域网络培训、多媒体教学、企业内外部培训、师徒结对、员工自学等多种学习途径。在具体操作上,可采取集中授课与分散辅导相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岗位练兵与技能竞赛相结合。
(江苏省东台市供电公司 陈庆华 胡明东)
培训应紧跟形势立足长远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快。学习对员工来说,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企业如果仅仅寄希望于临时培训,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短期学习、临时培训,对员工的技术确实有一定提高,但提高员工技术素质仅靠短期培训,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的产品不断更新,客观上也要求员工的技术必须不断更新。临到用时才去学,只能永远处于落后的境地。
培训是智力的投资、能量的积蓄,需要有超前意识和长远规划。据了解,美国和日本的一些企业把对员工的培训视为生产全过程的一个环节,不间断地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并以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让员工在学中干、干中学,使员工技术素质稳步提高,也促使了企业一直走在高新技术的前沿。我想这些先进的理念和做法是值得我们的企业借鉴的。(山东省阳信县供电公司 马卫巍)
培训要打破“一言堂”
近年来,农电工形式多样的培训层出不穷,而且培训的科目涉及面、覆盖面也很广,有农电技术、农电安全方面的培训,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培训,还有礼仪知识方面的培训,上级部门或主管单位举办这些培训的目的,旨在提高广大农电工业务技术技能,增强责任感,提高各项素质,更好地做好农村供电服务,展示国家电网公司品牌形象。这一做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笔者认为现在诸多培训方式仍很陈旧,观念过于保守,“一言堂”、“满堂灌”等旧的讲课方式,让员工只有听课的权力,不能自由发言交流和探讨问题。笔者认为,农电员工的培训,要的就是多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热点和焦点,农电员工大多数来自一线基层,他们直接与用电客户打交道,需要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培训,要多针对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例如常见故障的排除、如何与用电客户沟通等等,这才是真正受到他们欢迎的培训。为此,笔者建议应适当改变只讲不问、只授不听的旧模式,培训老师可利用讲课的机会,把农电员工在工作中的具体难题放在培训班上来交流探讨,从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培训才能达到我们共同期待的效果。
(江西省婺源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王国红)
首先要有全局性。要统筹规划,哪些培训需要重点独办,哪些培训可采用集中合办,这样既节约了培训成本,又增加了员工学习交流的机会。其次,要有计划性。要结合实际,制定全年的培训计划,如利用农闲时间来加大农电工培训力度。再次,要有针对性。在全员化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应分单位、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培训,突出重点。其四,考核实效性。对培训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建立考核机制。
(安徽省庐江供电公司 欧伟)
农电培训要把握三方面
笔者认为,强化农电工培训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注重层次性。既要注重全员教育培训,又要抓好重点对象的培训。因为农电工素质参差不齐、岗位不一、培训需求各异,因此要根据岗位特色、员工层次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按不同层次分别进行培训。
其次,要突出实用性。培训的内容要以员工是否需要为出发点,结合岗位设置、人员素质状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素质、专业素质以及现场实际等全面培训,做到有的放矢,缺什么补什么。
再次,要把握灵活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培训手段也不断更新和完善。培训方法可采取远程教育、局域网络培训、多媒体教学、企业内外部培训、师徒结对、员工自学等多种学习途径。在具体操作上,可采取集中授课与分散辅导相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岗位练兵与技能竞赛相结合。
(江苏省东台市供电公司 陈庆华 胡明东)
培训应紧跟形势立足长远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快。学习对员工来说,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企业如果仅仅寄希望于临时培训,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短期学习、临时培训,对员工的技术确实有一定提高,但提高员工技术素质仅靠短期培训,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的产品不断更新,客观上也要求员工的技术必须不断更新。临到用时才去学,只能永远处于落后的境地。
培训是智力的投资、能量的积蓄,需要有超前意识和长远规划。据了解,美国和日本的一些企业把对员工的培训视为生产全过程的一个环节,不间断地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并以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让员工在学中干、干中学,使员工技术素质稳步提高,也促使了企业一直走在高新技术的前沿。我想这些先进的理念和做法是值得我们的企业借鉴的。(山东省阳信县供电公司 马卫巍)
培训要打破“一言堂”
近年来,农电工形式多样的培训层出不穷,而且培训的科目涉及面、覆盖面也很广,有农电技术、农电安全方面的培训,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培训,还有礼仪知识方面的培训,上级部门或主管单位举办这些培训的目的,旨在提高广大农电工业务技术技能,增强责任感,提高各项素质,更好地做好农村供电服务,展示国家电网公司品牌形象。这一做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笔者认为现在诸多培训方式仍很陈旧,观念过于保守,“一言堂”、“满堂灌”等旧的讲课方式,让员工只有听课的权力,不能自由发言交流和探讨问题。笔者认为,农电员工的培训,要的就是多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热点和焦点,农电员工大多数来自一线基层,他们直接与用电客户打交道,需要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培训,要多针对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例如常见故障的排除、如何与用电客户沟通等等,这才是真正受到他们欢迎的培训。为此,笔者建议应适当改变只讲不问、只授不听的旧模式,培训老师可利用讲课的机会,把农电员工在工作中的具体难题放在培训班上来交流探讨,从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培训才能达到我们共同期待的效果。
(江西省婺源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王国红)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