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建设:从“学习”到“学习型”
2006-10-12 10:04:5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湖北省鄂州市葛店开发区供电公司 刘贤冰
创建学习型班组,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要一环。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或者说是企业的最小组织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团队。如果缺少了班组这个小团队的建设,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企业“集团军”。
那么,创建学习型班组,到底如何破题呢?笔者认为,就是一个“学”字。创建“学习型”,“学”是硬道理,不学是永远出不了“学习型”的。关键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学习型组织理论关于“学习”内涵的变化。学习型组织指称的“学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前者对后者甚至是一种颠覆。颠覆之后面临的问题必然是重构,也就是说,当我们一旦要重新定义“学习”这个词的时候,也必须重新给出其指涉的范围与内容。
我们发现,在创建学习型班组过程中,很多班组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规定了学习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即班组人员达到何种学历水平,取得何种技术等级职称等等,此外还明确了考核方式、奖励办法等等。
然而,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角度考察,这样一份计划是有缺陷的,因为从本质上看,它仍然强调的是整齐划一的、灌输式的学习,而不是内在的、能动式的学习;强调的是个体的学习,而不是互动和互补的学习;强调的是个人能力的提高,而不是整体思维方法的提升。而创建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正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如果按照这样的学习计划实施,即使大家都成了“学习模范”,也很难达到“系统思考”的境界。
笔者认为,创建学习型班组,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下面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班组既一个团队,同时也是相对较小的组织单元,因此,班组的知识资源相当宝贵,在确定学习内容时,尤其要强调互补性,这好比一支足球队,只有每一个队员在所司位置都发挥好了,整体战斗力才强,而不是每个人都去做前锋,或者去当后卫。
――班组是企业内部实施互动学习、团队学习最便利的组织。班组人员涉及的专业范围相同或者接近,工作接触多,“共同语言”多,许多在机关单位不容易做到的事情,班组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如有一个班组开展了“每周每人一道题、每人每月讲一课”活动,就是一种相当好的学习方式。
――班组应选择低成本学习方式。班组处在一线,工作任务繁忙,学习的时间和资金两个要素都比较欠缺,因此不可能选择高成本的学习,只能挖掘自身资源,补充营养,适时“充电”。
――创建学习型班组不能够只满足于专业技能的学习。有人认为,班组职工就是“做事的”,只要他们的专业技能过硬,就是好职工、好班组。这是不对的。现代企业要求职工的素质不能够仅仅停留在专业技能上,全面学习现代社会的各种知识,是对“知识型职工”的必然要求。
――学什么、怎么学,应该是一个强制的过程。有人认为学习既然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就应该自主选择、“无为而治”,不应该有任何强制性。这种考虑事实上根本行不通。因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改善心智模式的过程,在创建之初必须有外力施加影响。
总的说来,创建学习型班组,是基于提高班组团队智商和整体思考力、战斗力的过程,因此,它不仅仅是要创建一个热爱学习的集体,更是要造就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团队。
而我们期待的,正是从“学习”到“学习型”的悄然转化。
创建学习型班组,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要一环。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或者说是企业的最小组织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团队。如果缺少了班组这个小团队的建设,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企业“集团军”。
那么,创建学习型班组,到底如何破题呢?笔者认为,就是一个“学”字。创建“学习型”,“学”是硬道理,不学是永远出不了“学习型”的。关键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学习型组织理论关于“学习”内涵的变化。学习型组织指称的“学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前者对后者甚至是一种颠覆。颠覆之后面临的问题必然是重构,也就是说,当我们一旦要重新定义“学习”这个词的时候,也必须重新给出其指涉的范围与内容。
我们发现,在创建学习型班组过程中,很多班组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规定了学习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即班组人员达到何种学历水平,取得何种技术等级职称等等,此外还明确了考核方式、奖励办法等等。
然而,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角度考察,这样一份计划是有缺陷的,因为从本质上看,它仍然强调的是整齐划一的、灌输式的学习,而不是内在的、能动式的学习;强调的是个体的学习,而不是互动和互补的学习;强调的是个人能力的提高,而不是整体思维方法的提升。而创建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正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如果按照这样的学习计划实施,即使大家都成了“学习模范”,也很难达到“系统思考”的境界。
笔者认为,创建学习型班组,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下面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班组既一个团队,同时也是相对较小的组织单元,因此,班组的知识资源相当宝贵,在确定学习内容时,尤其要强调互补性,这好比一支足球队,只有每一个队员在所司位置都发挥好了,整体战斗力才强,而不是每个人都去做前锋,或者去当后卫。
――班组是企业内部实施互动学习、团队学习最便利的组织。班组人员涉及的专业范围相同或者接近,工作接触多,“共同语言”多,许多在机关单位不容易做到的事情,班组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如有一个班组开展了“每周每人一道题、每人每月讲一课”活动,就是一种相当好的学习方式。
――班组应选择低成本学习方式。班组处在一线,工作任务繁忙,学习的时间和资金两个要素都比较欠缺,因此不可能选择高成本的学习,只能挖掘自身资源,补充营养,适时“充电”。
――创建学习型班组不能够只满足于专业技能的学习。有人认为,班组职工就是“做事的”,只要他们的专业技能过硬,就是好职工、好班组。这是不对的。现代企业要求职工的素质不能够仅仅停留在专业技能上,全面学习现代社会的各种知识,是对“知识型职工”的必然要求。
――学什么、怎么学,应该是一个强制的过程。有人认为学习既然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就应该自主选择、“无为而治”,不应该有任何强制性。这种考虑事实上根本行不通。因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改善心智模式的过程,在创建之初必须有外力施加影响。
总的说来,创建学习型班组,是基于提高班组团队智商和整体思考力、战斗力的过程,因此,它不仅仅是要创建一个热爱学习的集体,更是要造就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团队。
而我们期待的,正是从“学习”到“学习型”的悄然转化。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