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农网建设 > 正文

喜看菊潭春色新——内乡县供电公司不断开展农配网建设

  2019-04-26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古称“菊潭”的河南内乡,生态农业、旅游业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内乡县供电公司不断开展农配网建设,优质充足的电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能。

喜看菊潭春色新
 

  朱陈山上茶飘香

  “要不是电力充足,我的茶厂早没了,更别提评金奖,带乡亲们致富的好事了。”4月18日,在河南省内乡县赤眉镇朱陈村的琴溪湖茶厂,老板谢建峰感慨道。

  7年前,谢建峰承包了朱陈村千亩山地,信心满满地种上了龙井43、安吉白茶等优良品种。不承想,虽然茶山紧邻东风水库,但距变压器远,线径又细,导致电压低,水泵常常抽不上水,浇水成了大难题。

  茶树是毛细根系,天生娇贵不耐旱。茶树栽了死,死了又栽,存活率还不到20%。茶厂三年里生生地损失近300万元。

  要想救活茶山,必须要解决浇水的问题。谢建峰火急火燎地找到了时任赤眉供电所所长杨永刚。杨永刚为他申请了绿色用电通道,次日就为茶山安装了200千伏安的专用变,架上了专线。

  喜出望外的谢建峰立即投资200万元,为茶山安装了电动的喷灌系统。现在,只需要轻轻按动开关,就能从东风水库把水提灌到70余米高的山顶大蓄水池中,再从池中通过喷灌系统,把水洒向茶山的每一株茶树,比平原浇水还要方便快捷。

  茶山绿了,茶树活了。谢建峰别提有多高兴了。他逢人就说:“是供电公司救活了我的茶树。”

  可是新的问题接踵而来,用柴火烘干和炒茶,火候和温度都不好掌控,加工出来的茶叶色泽差,卖不上好价钱。

  2017年,为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现任赤眉供电所所长刘洪立多次上门向谢建峰介绍电制茶的种种好处。谢建峰动了心,投入100余万元购买了烘焙机、杀青机等制茶设备。

  这次,为了配合茶厂的改造升级,供电公司又更换了大截面积的线路。

  天然上等的鲜叶茶,稳定优质的电力供应,再加上精心的炒制,琴溪茶的品质越来越高了。2017年,琴溪茶叶在南阳市名优茶评比大赛中获绿茶类金奖。

  琴溪茶从此声名远扬。周边上百名村民来这里除草、采茶,每年光发放的的工钱就有上百万元,很多贫困户因此脱贫。

  “农家乐”富了大龙村

  “别小瞧我们这个山窝窝,‘农家乐’好的时候,一年能挣20万元。”4月18日,谈到大龙村“农家乐”的收入,村党支部书记陈松林自豪地说。

  大龙村位于内乡县七里坪乡的深山区,有114户人家300多口人,其中有37户办起了“农家乐”,每户年平均收入达到了六七万元,是当地名副其实的富裕村。

  以前的大龙村,农民靠种地讨生活,是标准的“穷窝窝”。

  前些年,随着宝天曼生态旅游区漂流的兴起,位于漂流下码头的大龙村常常聚集大量游客。从中嗅到商机的陈松林率先办起了“农家乐”。“农家乐”的火爆让人咋舌――好时一天有六十多桌客人,净收入上万元。村民们开始争相办起了“农家乐”。

  “农家乐”越建越多,房间配置也不断升级。最初,一个房间两张床,一个吊扇一个太阳能热水器是标配;如今,一个房间两张床,空调、电视机和热水器样样俱全。升级版的“农家乐”用电量不断攀升,在用电高峰出现了电压低、空调启动难的现象。

  “退钱退钱,我们不住了。空调使不成,我们是来玩的不是来受罪的!”一到盛夏,空调启动不了,就有游客涌到前台嚷嚷着要退钱。这种现象一度成了大龙村的苦恼。他们盼望着村里能有充足的电。

  2017年的春天,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来到了大龙村。七里坪供电所所长申金旺带着施工队勘察后,为大龙村新增了3台400千伏安的变压器,并把原来的小截面线路换成了大截面。“农家乐”不仅有了可靠充足的供电,“颜值”也提升了。

  大龙村的游客多了,本村闲散的劳动力也有了去处。村民李书明说:“在家门口打工真幸福,不仅钱挣了,还能照顾家。”

  陈松林说:“都是电给力,让俺们‘穷窝窝’变成了聚宝盆。”

  在内乡,还有上百个像大龙村这样的村子,在优质充足的电力支持下发展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电充足了,给茶树浇水和炒茶的难题都解决了。

  ――琴溪湖茶厂老板谢建峰

  以前我们这里是有名的“穷窝窝”,多亏了农网改造,让村里的“农家乐”发展起来了。

  ――大龙村党支部书记陈松林

  没有电,就没有现在的大龙村。按以前村里的状况,好多人连媳妇都娶不上。现在可好了,好多姑娘都争着往村里嫁。

  ――大龙村村民李书明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农电系统变电站亟待典型设计
  • · 百强县区的电力变迁――四川双流电网改革开放40年发展掠影
  • · 新上泉成了明星村——诸暨市供电公司加强农网改造升级,全面满足农村用电需求,服务农村产业发展
  • · 两家村产业兴旺家家奔小康——冀北承德供电公司不断加大农网改造升级力度,助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服务美丽乡村建设
  • · 山东枣庄供电公司上半年投产进度超出计划
  • · 河南许昌公司:202项农网工程惠民生
  • · 春到快活坪——万源市供电公司加强农网建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用电需求
  • · 青海海东供电公司推进一流城镇配网建设110千伏前河输变电工程开工
  • · 红河建水供电局2018年农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 · 新时代 新服务 新价值  国网山东电力扎实开展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和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