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供电开展农网改造解决10个村庄用电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贺璇 报道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玉溪峨山县甸中镇镜湖山上,绿树成荫,姹紫嫣红的山花争相开放,淡淡的花香随风飘散,“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蜜蜂开始了一年辛勤的劳作。绿林从中电力施工工人忽隐忽现,立杆、架线…10千伏甸中镜湖线线路改造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甸中镇位于峨山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0公里,是玉溪、晋宁、易门三县区与峨山县的货物集散地。同时也是中共滇中地委办公旧址觅池冲的所在地。1949年4月,中共滇中地委在玉溪成立。6月,滇中地委迁驻峨山县觅耻冲村,革命先烈指挥峨山及滇中13县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斗争。觅池冲及峨山各族人民群众为革命先烈安排食宿、传送情报,并积极参军参战、踊跃支前,为滇中革命斗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峨山县以滇中革命旧址觅池冲为核心,打造红色民生、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四位一体”的甸中镇小河村委会“红色乡村幸福家园”革命老区示范项目。围绕特色产业增收、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四大扶贫工程,解决革命老区贫困群众脱贫和发展问题。
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用电需求也随之剧增,一些线路、台区出现了过载,供电可靠性降低等现象,已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峨山供电有限公司以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为契机,将革命老区列为新一轮农网项目,对甸中镇不能满足地方发展供电需求的线路、台区进行升级改造,解决甸中人民用电问题,改善老区群众生活生产用电的同时,为老区脱贫发展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10千伏甸中镜湖线穿行在海拔2000多米的镜湖山,为甸中镜湖片区11个台区,10个村庄供电。据峨山公司计划建设部工作人员李俊伟介绍,该线路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建设年代较久,虽然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过维修、技改等,但原线路基本沿山区走线部分地段跨越档距较大,导线多处对地距离不够,电杆出现局部裂纹;金具锈蚀,线路故障频繁,不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更给老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
甸中供电所负责该条线路的运行维护。甸中供电所配电运维班班长柏晓红说该条线路不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也是甸中供电所辖区跳闸率最高的线路,运维压力很大。“由于线径小,线路老化,再加上线路上的用户不断增加,用户用电量日益剧增,该条线路经常出现故障跳闸,给这条线路供电的用户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的运维工作量也非常大。”柏晓红说。
该条线路改造工程是此次甸中辖区线路改造升级项目中工程量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一项工程。现场施工工作负责人杨耀明说,“在海边2000多米的山上施工,没有道路,施工物资、工具等只能靠人力肩挑背扛,施工难度非常大”。为了施工运输方便,此次施工采用分段法兰式水泥杆架设,将12米的电杆分成两段运输到立杆点后组装架设。即便如此,要将沉重的水泥杆搬运到架设点也还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据峨山公司业主项目部负责人夏世康介绍,该条线路改造工程全长6.855千米,更换和及新立水泥杆91基,铁塔1基。夏世康说该条线路是今年峨山电网农网改造项目中规模对大的项目之一。“为确保项目在顺利推进,该条线路改造项目投入了200多人的施工力量开展施工作业,同时投入了最大限度的力量进行现场安全、及质量管控。”夏世康说。
截止3月28日,该条线路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据夏世康介绍说,该条线路投运后将彻底解决10个村庄群众用电问题,最大限度降低跳闸率及安全风险。同时改造后的线路能满足群众30年的发展用电需求。
张媛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 农电系统变电站亟待典型设计
- · 百强县区的电力变迁――四川双流电网改革开放40年发展掠影
- · 新上泉成了明星村——诸暨市供电公司加强农网改造升级,全面满足农村用电需求,服务农村产业发展
- · 两家村产业兴旺家家奔小康——冀北承德供电公司不断加大农网改造升级力度,助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服务美丽乡村建设
- · 山东枣庄供电公司上半年投产进度超出计划
- · 河南许昌公司:202项农网工程惠民生
- · 春到快活坪——万源市供电公司加强农网建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用电需求
- · 青海海东供电公司推进一流城镇配网建设110千伏前河输变电工程开工
- · 红河建水供电局2018年农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 · 新时代 新服务 新价值 国网山东电力扎实开展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和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