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青:无悔农电耀人生
2008-08-27 11:22:0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她,从事供电营业收费十一个春秋,从未出现毫厘差错。
她,长期扎根于边远乡村,以所为家,从无半声怨言。
她,伴随农电发展每一过程,无悔农电人生,在实际工作中耀写农电人生的一面。她就是福建清流余朋供电所营业员黄小青。
供电企业给了我一个锻炼成长的平台
黄小青清流县人,1997年1月还是豆蔻年华的她被当地乡政府聘请到电管站从事电费收缴工作,想到自己马上就有一份工作,高兴的她手舞足蹈,一夜未宿。第二天一大早,当她兴冲冲座上客车颠簸二个来小时来到清流最边远的一个小乡,在路途上所见之处除了农田便是高山密林,路小苔滑,当走进低矮破旧的办公场所,了解到该乡为农业乡人口少,经济不景气,心里就顿时凉了半截,原先的高兴尽顿时一扫而光,初到余朋乡电管站时的她就想到打“退堂鼓”。电管站陈站长看出了黄小青的心事,进行安慰与鼓励,黄小青抱着做做看的心里做起了营业收费工作,受当时条件限制,她开着发票在乡里走村串户逐家逐户收取电费,当地质朴好客的村民让她颇有好感,很快黄小青便和当地村民、干部“打成一片”,工作上得到大家的支持,原先憋气的心里顿时烟消云散。2000年1月,随着电网“两改一同价”的实施,当地电管站被县供电公司收编,成立余朋供电所,黄小青也荣兴的成为一名农电工,有了新办公楼,收缴电费实行微机开票,从此结束走村串户上门收缴电费的历史,看到乡里兴办的厂矿企业如雨后春笋,年供电量由10年前的150余万千瓦时到如今1700万千瓦时,黄小青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工作起来也干径十足。黄小青一边每日认真收好每一笔电费,一边如饥似渴的学习营销知识,忙着给自已“充电”。为了换零钞给用电客户找零,她和乡里大大小小各商辅老板、企业主再熟悉不过,在电费收缴十一个年头里,黄小青从未出现差错。工作中她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获得多项荣誉:如2003年参加三明电业局五常管理知识竟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2004年被公司评为优秀积极分子;2008年参加三明电业局举办的准军事化演练中获团体第三名。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黄小青孜孜不倦的学习,用她的一句话说:“是供电企业给了我们农电员一个很好锻炼成长的平台。
只有在供电营业厅里才实在
今年6月30日,黄小青从余朋乡乘车到清流县城,准备参加准备充份在第二天公司举办的“安康杯”知识竞赛,在转坐三轮车时被某单位小车侧撞,导致右大腿处粉碎性骨折,血流不止,强忍巨痛的黄小青此时还想着不能参加竞赛怎么办的问题。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农电工黄小青在住院期间心里想到最多的是所里电费回收得怎么样?电费回收报表数据整理怎样?营业厅缺我一人怎么办?作为核算员的她心里总是放心不下,住院期间的黄小青对另一营业员工作不解之处,就用手机进行解惑,直到该营业员弄清楚为止,有时黄小青为交待清楚某一问题,常常将手机通话到没电。住院20天,伤势稍好的她就急着要回所里,最终医生、公司领导 不过她的请求,她带着右大腿打着钢板的脚回到所里,由于黄小青住所离供电营业厅有100余米远,每天四趟的上下班时间就由她的丈夫背着来回,丈夫每背一次常常是汗流浃背,特别是碰到雷雨天气,背上衣服常被雨水淋透,但黄小青夫妇仍坚持着,从出院那天到现在都是雷打不动,当地百姓见到她都说:“你家生活这么殷实,再说又是公伤,不好好在家休息养伤,这样累何苦?”黄小青每每听完总是笑着说:“这点伤痛不算什么,过两天就好了,只有在营业厅里我才觉得实在”。8月20日,乡里村民62岁的刘世先得知黄小青受伤非常关心,交完电费,将身上仅有的30元钱给黄小青买些补品,黄小青则感激的婉言谢绝。
耀写农电敬老爱老之心
农电员黄小青不仅热爱营业核算员的岗位,也与丈夫热心乡里的公益事业。黄小青丈夫陈城文早年曾承包过造纸厂、胶合板厂、小水电、电管站,生活富裕起来的夫妇关心孤寡老人的生活,将乡里5位孤寡老人集中一处,自办敬老院让老人安度晚年。十年来,敬老院孤寡老人增至15人,人均每月150元的生活费让黄小青夫妇开始节衣缩食。有人问黄小青:“你们这些年为老人看病花了多少钱?为老人添置冬衣夏衫多少钱?逢年过节采办鱼肉礼物多少钱”黄小青总是淡淡一笑说:“我又不图回报,哪里去记这些?”也有好友曾直言相劝:“做善事,不如收养几个孤儿,越养越有希望,可你偏挑半死不活的老人。”听了这话,黄小青夫妇只是笑了一笑。其实朋友们都知道,为了给老人们看病,黄小青夫妇还向他们借过钱。在黄小青的影响下,余朋供电所员工每月都会定期到敬老院捐款捐物,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清流供电公司为此也支持黄小青夫妇敬老爱老的做法,在财与物上给予支持。在农电工黄小青默默的支持下,其丈夫陈诚文在2006年度全国敬
她,长期扎根于边远乡村,以所为家,从无半声怨言。
她,伴随农电发展每一过程,无悔农电人生,在实际工作中耀写农电人生的一面。她就是福建清流余朋供电所营业员黄小青。
供电企业给了我一个锻炼成长的平台
黄小青清流县人,1997年1月还是豆蔻年华的她被当地乡政府聘请到电管站从事电费收缴工作,想到自己马上就有一份工作,高兴的她手舞足蹈,一夜未宿。第二天一大早,当她兴冲冲座上客车颠簸二个来小时来到清流最边远的一个小乡,在路途上所见之处除了农田便是高山密林,路小苔滑,当走进低矮破旧的办公场所,了解到该乡为农业乡人口少,经济不景气,心里就顿时凉了半截,原先的高兴尽顿时一扫而光,初到余朋乡电管站时的她就想到打“退堂鼓”。电管站陈站长看出了黄小青的心事,进行安慰与鼓励,黄小青抱着做做看的心里做起了营业收费工作,受当时条件限制,她开着发票在乡里走村串户逐家逐户收取电费,当地质朴好客的村民让她颇有好感,很快黄小青便和当地村民、干部“打成一片”,工作上得到大家的支持,原先憋气的心里顿时烟消云散。2000年1月,随着电网“两改一同价”的实施,当地电管站被县供电公司收编,成立余朋供电所,黄小青也荣兴的成为一名农电工,有了新办公楼,收缴电费实行微机开票,从此结束走村串户上门收缴电费的历史,看到乡里兴办的厂矿企业如雨后春笋,年供电量由10年前的150余万千瓦时到如今1700万千瓦时,黄小青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工作起来也干径十足。黄小青一边每日认真收好每一笔电费,一边如饥似渴的学习营销知识,忙着给自已“充电”。为了换零钞给用电客户找零,她和乡里大大小小各商辅老板、企业主再熟悉不过,在电费收缴十一个年头里,黄小青从未出现差错。工作中她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获得多项荣誉:如2003年参加三明电业局五常管理知识竟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2004年被公司评为优秀积极分子;2008年参加三明电业局举办的准军事化演练中获团体第三名。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黄小青孜孜不倦的学习,用她的一句话说:“是供电企业给了我们农电员一个很好锻炼成长的平台。
只有在供电营业厅里才实在
今年6月30日,黄小青从余朋乡乘车到清流县城,准备参加准备充份在第二天公司举办的“安康杯”知识竞赛,在转坐三轮车时被某单位小车侧撞,导致右大腿处粉碎性骨折,血流不止,强忍巨痛的黄小青此时还想着不能参加竞赛怎么办的问题。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农电工黄小青在住院期间心里想到最多的是所里电费回收得怎么样?电费回收报表数据整理怎样?营业厅缺我一人怎么办?作为核算员的她心里总是放心不下,住院期间的黄小青对另一营业员工作不解之处,就用手机进行解惑,直到该营业员弄清楚为止,有时黄小青为交待清楚某一问题,常常将手机通话到没电。住院20天,伤势稍好的她就急着要回所里,最终医生、公司领导 不过她的请求,她带着右大腿打着钢板的脚回到所里,由于黄小青住所离供电营业厅有100余米远,每天四趟的上下班时间就由她的丈夫背着来回,丈夫每背一次常常是汗流浃背,特别是碰到雷雨天气,背上衣服常被雨水淋透,但黄小青夫妇仍坚持着,从出院那天到现在都是雷打不动,当地百姓见到她都说:“你家生活这么殷实,再说又是公伤,不好好在家休息养伤,这样累何苦?”黄小青每每听完总是笑着说:“这点伤痛不算什么,过两天就好了,只有在营业厅里我才觉得实在”。8月20日,乡里村民62岁的刘世先得知黄小青受伤非常关心,交完电费,将身上仅有的30元钱给黄小青买些补品,黄小青则感激的婉言谢绝。
耀写农电敬老爱老之心
农电员黄小青不仅热爱营业核算员的岗位,也与丈夫热心乡里的公益事业。黄小青丈夫陈城文早年曾承包过造纸厂、胶合板厂、小水电、电管站,生活富裕起来的夫妇关心孤寡老人的生活,将乡里5位孤寡老人集中一处,自办敬老院让老人安度晚年。十年来,敬老院孤寡老人增至15人,人均每月150元的生活费让黄小青夫妇开始节衣缩食。有人问黄小青:“你们这些年为老人看病花了多少钱?为老人添置冬衣夏衫多少钱?逢年过节采办鱼肉礼物多少钱”黄小青总是淡淡一笑说:“我又不图回报,哪里去记这些?”也有好友曾直言相劝:“做善事,不如收养几个孤儿,越养越有希望,可你偏挑半死不活的老人。”听了这话,黄小青夫妇只是笑了一笑。其实朋友们都知道,为了给老人们看病,黄小青夫妇还向他们借过钱。在黄小青的影响下,余朋供电所员工每月都会定期到敬老院捐款捐物,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清流供电公司为此也支持黄小青夫妇敬老爱老的做法,在财与物上给予支持。在农电工黄小青默默的支持下,其丈夫陈诚文在2006年度全国敬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