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楷模陈为成
2008-09-03 11:35:5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李明军 王磊
2008年8月,年方33岁的江苏铜山供电公司何桥供电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陈为成被徐州供电公司评选为十佳爱心标兵,这消息犹如一场和风细雨,滋润着、感召着铜山供电公司的千余名员工。
其实,早在2008年初,徐州电视台《感动》栏目组成员专程赶至何桥供电所,实地采访拍摄了陈为成数年来如一日,用一颗赤诚的爱心帮助和温暖孤寡老人及受助儿童的感人事迹。
陈为成,这位血气方刚的中年汉子在他人生的征程上用其坦荡无私的人间大爱和务实奉献、服务客户的崇高情怀演绎了一幕幕情真意切,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
一次抢修结下不解之缘
2006年8月26日,狂风暴雨袭击了何桥镇,多条线路受损停电。刚上任10天的何桥供电所所长陈为成组织农电员工积极抢修,经过一天的艰苦奋战,直到晚上7时,所有受损线路恢复了送电。陈为成拖着疲倦的身躯刚回到了所里,值班人员就报告何桥镇中心敬老院停电。陈为成二话没说,连忙带领两名抢修队员赶到了中心敬老院,并很快排除了用电故障,及时恢复了送电。陈为成在与敬老院院长赵友才交谈时得知,该院共有11位孤寡老人,全都是伤残病号,孤苦伶仃,敬老院条件简陋,生活艰苦。陈为成随即有了与敬老院老人“认亲”的想法。
2006年9月24日,中秋节前夕。陈为成组织召开了月度支部大会,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提出了与敬老院11位孤寡老人“认亲”的建议。这一建议立即得到全所7名党员的一致赞同。于是一次特殊的“认亲”活动开始实施了。次日,陈为成带领全体党员手持礼物走进中心敬老院内,与孤寡老人办理了“认亲”手续,建立了亲情档案,并提前与老人一起过了一个愉快祥和的中秋节。老人们高兴地说他们有了自己的儿女。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情缘就这样结下了。
一颗爱心温暖孤寡老人
2006年12月19日,陈为成带领供电所的全体党员又来到了敬老院,开展温情服务活动。他们为老人义务检修线路、更换损坏照明器具、打扫卫生、粉刷墙壁。工作做完后他们还为老人即兴演唱歌曲,表演小品,使老人们非常开心。从此供电所与敬老院筑起了“爱心”桥梁。
2007年春节前夕,陈为成与7名党员第三次来到敬老院,他们拿出800元钱给每位老人购买了一床棉被,让老人们温暖过冬。今年夏天他们又自筹资金购买了11床蚊帐和四台电风扇,给老人送去了清凉。五月初五端午节一大早,陈为成便组织党员给敬老院送去自费购买的110个热气腾腾的粽子。
7月16日,陈为成听说敬老院内的唯一的一台烧水用的煤球炉损坏后,自费为他们购买了两台饮水机及两桶纯净水送到敬老院,并向老人们承诺,今后纯净水喝完后,只要一个电话,供电所就会派人送来,保证了老人夏季正常的喝水。
持续的“爱心”奉献赢得了老人的肯定和称赞。8月26日,何桥镇民政办公室主任耿广华与中心敬老院院长赵友才,带领敬老院11位孤寡老人把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送到陈为成手中,表达了他们对陈为成等人的感激与敬意。
一腔赤诚贡献社会
生活中的陈为成怀有一颗襟怀坦荡、博大无私的仁爱之心。自2001年1月,陈为成第一次加入到义务献血的队伍中以来,每年两次,每次400毫升的义务献血他就从未间断,仅在今年7月份,他在市中心血站,经过复杂程序,所献出的“成分血”就折合正常的鲜血(全血)1600毫升。从其“成分血”当中所提取的造血干细胞等血液营养成分至今已救助了许许多多需要救助的人。2007年3月22日,陈为成又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徐州市红十字会中心,在自愿身后捐献眼角膜和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协议书上庄严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4月12日,他又来到徐州市郑复生心缘志愿者服务中心,请求该中心吸纳他为心缘志愿者服务队成员,梦随人愿后,他深深的感到从此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4月22日,他从徐州夜新闻栏目中得知年仅2岁半的女孩小科欣不慎跌入沸腾的热锅中,造成全身90%被烫伤,生命垂危,一家人正在为高昂的医疗费四处奔波。第二天,他便来到救治小科欣的徐州九七医院,捐送了100元钱。2008年12月30日上午9时许,在陈为成的倡导和带领下,何桥供电所5名党员专程从100多里地的何桥镇赶到徐州市百货大楼门前广场的流动献血点,每人填写了一张献血登记表,并自愿献出了400毫升的血液,这是今年以来该所党员以集体的形式第二次进行献血活动。
发挥特长帮客户排除故障
由于陈所长精通无线电知识,会安装、维修继电器和无功补偿盘,塑有“乡土专家”的美誉。因此,有“求”于他的客户相当多,可他从来都没有说半个不字,更没收过维修费和施工费。2006年9月18日,陈所长正在所内值夜班,
2008年8月,年方33岁的江苏铜山供电公司何桥供电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陈为成被徐州供电公司评选为十佳爱心标兵,这消息犹如一场和风细雨,滋润着、感召着铜山供电公司的千余名员工。
其实,早在2008年初,徐州电视台《感动》栏目组成员专程赶至何桥供电所,实地采访拍摄了陈为成数年来如一日,用一颗赤诚的爱心帮助和温暖孤寡老人及受助儿童的感人事迹。
陈为成,这位血气方刚的中年汉子在他人生的征程上用其坦荡无私的人间大爱和务实奉献、服务客户的崇高情怀演绎了一幕幕情真意切,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
一次抢修结下不解之缘
2006年8月26日,狂风暴雨袭击了何桥镇,多条线路受损停电。刚上任10天的何桥供电所所长陈为成组织农电员工积极抢修,经过一天的艰苦奋战,直到晚上7时,所有受损线路恢复了送电。陈为成拖着疲倦的身躯刚回到了所里,值班人员就报告何桥镇中心敬老院停电。陈为成二话没说,连忙带领两名抢修队员赶到了中心敬老院,并很快排除了用电故障,及时恢复了送电。陈为成在与敬老院院长赵友才交谈时得知,该院共有11位孤寡老人,全都是伤残病号,孤苦伶仃,敬老院条件简陋,生活艰苦。陈为成随即有了与敬老院老人“认亲”的想法。
2006年9月24日,中秋节前夕。陈为成组织召开了月度支部大会,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提出了与敬老院11位孤寡老人“认亲”的建议。这一建议立即得到全所7名党员的一致赞同。于是一次特殊的“认亲”活动开始实施了。次日,陈为成带领全体党员手持礼物走进中心敬老院内,与孤寡老人办理了“认亲”手续,建立了亲情档案,并提前与老人一起过了一个愉快祥和的中秋节。老人们高兴地说他们有了自己的儿女。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情缘就这样结下了。
一颗爱心温暖孤寡老人
2006年12月19日,陈为成带领供电所的全体党员又来到了敬老院,开展温情服务活动。他们为老人义务检修线路、更换损坏照明器具、打扫卫生、粉刷墙壁。工作做完后他们还为老人即兴演唱歌曲,表演小品,使老人们非常开心。从此供电所与敬老院筑起了“爱心”桥梁。
2007年春节前夕,陈为成与7名党员第三次来到敬老院,他们拿出800元钱给每位老人购买了一床棉被,让老人们温暖过冬。今年夏天他们又自筹资金购买了11床蚊帐和四台电风扇,给老人送去了清凉。五月初五端午节一大早,陈为成便组织党员给敬老院送去自费购买的110个热气腾腾的粽子。
7月16日,陈为成听说敬老院内的唯一的一台烧水用的煤球炉损坏后,自费为他们购买了两台饮水机及两桶纯净水送到敬老院,并向老人们承诺,今后纯净水喝完后,只要一个电话,供电所就会派人送来,保证了老人夏季正常的喝水。
持续的“爱心”奉献赢得了老人的肯定和称赞。8月26日,何桥镇民政办公室主任耿广华与中心敬老院院长赵友才,带领敬老院11位孤寡老人把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送到陈为成手中,表达了他们对陈为成等人的感激与敬意。
一腔赤诚贡献社会
生活中的陈为成怀有一颗襟怀坦荡、博大无私的仁爱之心。自2001年1月,陈为成第一次加入到义务献血的队伍中以来,每年两次,每次400毫升的义务献血他就从未间断,仅在今年7月份,他在市中心血站,经过复杂程序,所献出的“成分血”就折合正常的鲜血(全血)1600毫升。从其“成分血”当中所提取的造血干细胞等血液营养成分至今已救助了许许多多需要救助的人。2007年3月22日,陈为成又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徐州市红十字会中心,在自愿身后捐献眼角膜和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协议书上庄严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4月12日,他又来到徐州市郑复生心缘志愿者服务中心,请求该中心吸纳他为心缘志愿者服务队成员,梦随人愿后,他深深的感到从此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4月22日,他从徐州夜新闻栏目中得知年仅2岁半的女孩小科欣不慎跌入沸腾的热锅中,造成全身90%被烫伤,生命垂危,一家人正在为高昂的医疗费四处奔波。第二天,他便来到救治小科欣的徐州九七医院,捐送了100元钱。2008年12月30日上午9时许,在陈为成的倡导和带领下,何桥供电所5名党员专程从100多里地的何桥镇赶到徐州市百货大楼门前广场的流动献血点,每人填写了一张献血登记表,并自愿献出了400毫升的血液,这是今年以来该所党员以集体的形式第二次进行献血活动。
发挥特长帮客户排除故障
由于陈所长精通无线电知识,会安装、维修继电器和无功补偿盘,塑有“乡土专家”的美誉。因此,有“求”于他的客户相当多,可他从来都没有说半个不字,更没收过维修费和施工费。2006年9月18日,陈所长正在所内值夜班,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