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工李桂生的三招 肯干敢干会干
2008-07-17 11:40:3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张敬军 安徽电力固镇供电公司
低压线损率大于12%,电费月月拖欠,客户投诉多。就是这样让所长和同事都感到“头疼”的配电台区,李桂生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把它治理成客户投诉率为零,月月电费回收率100%,线损在7%以下的优良台区。
李桂生用的是什么招?带着这个疑问,7月5日,笔者来到仲兴供电所,采访了李桂生和他的同事。
李桂生,今年39岁,回民出身,1米84的身材,当过十多年的村电工,有着一手熟练的黄牛宰割和分解技术。和蔼的表情里透着几分执着,也许正是这种执着,2006年夏,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了一家私人屠宰老板的高薪挽留,在农电工招聘中,毅然考入了固镇供电公司,被分配到仲兴供电所,成了一名农电工。
“李桂生对农电工作的热情和敬业、忘我的工作态度,真让人敬佩!”仲兴供电所所长夸赞说。
“李桂生不怕困难,肯干、敢干、也会干!”他的同事如是说。
李桂生不善言谈,当笔者问及他的管理经验时,五大三粗的汉子却腼腆起来,还是供电所长说出了他管理上的诀窍。
线损管理出奇招――听喇叭、看电影
固镇县任桥镇老任桥村,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共1865个用电客户,分13个配电台区供电。这些台区虽然早期都经过了农网改造,但由于用电客户大多是少数民族,风俗不同,沟通交流起来较为困难,给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片负责人换了一个又一个,低压线损仍居高不下,今年春节期间,曾一度高达12%以上,所长一筹莫展。
“把老任桥片的管理工作交给我吧!”去年4月26日,到供电所上班不满两年的李桂生找到了所长,主动请缨,要担任老任桥片负责人。
“这一块是老大难,老人员都束手无策!你行吗?”所长疑虑地说。
“相信我,保证两个月出成果!”李桂生坚定地说。
听说李桂生毛遂自荐要去老任桥片当负责人,同事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逞能,有的为他捏一把汗。
为了找出线损高的原因,李桂生“上任”的当天晚上,从收费员那里调出了13个台区的客户台帐,画出每个用电客户的月用电量曲线图,根据客户台帐上登记的用电设备进行用电量月月、户户比对,从中找出用电量有疑问的客户17个。一夜没合眼的他,第二天便带着搭档实地察看这些客户的用电线路,并对表计进行了校验。当发现一切正常后,他的脑海里浮出了两个字“窃电”。于是,他白天以维护家用漏电保护器为名,逐户核对用电情况;夜晚,带着搭档,以听吹喇叭和看电影做幌子(喇叭即唢呐。在皖北,婚丧嫁娶晚上有放电影和唢呐表演的习俗),深夜到台区各用户,用照相机拍下了16个窃电客户的证据。
“这些人大多和我们同宗同族,沾亲带故,平时家里有事,大家都倾力相助。窃电又不是什么大事,能过去就过去了。”妻子劝他说。
“电是商品,窃电就是违法行为。怎么能说过去就过去呢!”“再说,现在我是这片的负责人,我不管谁管!”一向随和的李桂生听完妻子的话后发起火来。
在家乡,李桂生的口碑很好。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平时无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总是忙里忙外,邻里间从没有发生过矛盾。他常对家人说,自己吃饭还咬自己的腮帮子呢,乡里乡亲的,有什么嗑嗑碰碰的,多包涵一点就过去了。
可在窃电这件事上,李桂生却让乡亲们吃了一惊,无论谁说情还恫吓,他楞是没让一个亲朋好友过去。他先是对窃电户苦口婆心地进行政策宣传,然后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了严厉的处罚,终于刹住了窃电歪风。第二个月,他负责的十三个配电台区,线损率全部降至7%以内。
因此,老任桥的用电客户说:“李桂生看电影、听喇叭是假,查窃电是真。”
电费回收出怪招――续亲戚、访朋友
过去,老任桥地区电费回收一直是一大难题。每月总是有几个“难缠户”不交电费,收费人员电话通知,他们不来;上门催交,他们要么不接待,要么以各种理由拖欠。你停电,他投诉。李桂生走马上任后,也多次不厌其烦地上门给“难缠户”讲解电费回收的道理及相关法律法规,但效果一直不理想。后来,他想出了一个怪招:利用他本乡本土人头熟,这些人本来就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有利条件,和不愿交电费的“难缠户”续亲戚,交朋友。此后一段时间,人们都可以看到他在中午或晚饭时间去走“亲戚”。三次一走,哪知这些“亲戚”都爽快地交了电费。从那以后,老任桥地区每月的电费回收总是提前结零,再也没有发生一分钱的陈欠,电费<
低压线损率大于12%,电费月月拖欠,客户投诉多。就是这样让所长和同事都感到“头疼”的配电台区,李桂生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把它治理成客户投诉率为零,月月电费回收率100%,线损在7%以下的优良台区。
李桂生用的是什么招?带着这个疑问,7月5日,笔者来到仲兴供电所,采访了李桂生和他的同事。
李桂生,今年39岁,回民出身,1米84的身材,当过十多年的村电工,有着一手熟练的黄牛宰割和分解技术。和蔼的表情里透着几分执着,也许正是这种执着,2006年夏,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了一家私人屠宰老板的高薪挽留,在农电工招聘中,毅然考入了固镇供电公司,被分配到仲兴供电所,成了一名农电工。
“李桂生对农电工作的热情和敬业、忘我的工作态度,真让人敬佩!”仲兴供电所所长夸赞说。
“李桂生不怕困难,肯干、敢干、也会干!”他的同事如是说。
李桂生不善言谈,当笔者问及他的管理经验时,五大三粗的汉子却腼腆起来,还是供电所长说出了他管理上的诀窍。
线损管理出奇招――听喇叭、看电影
固镇县任桥镇老任桥村,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共1865个用电客户,分13个配电台区供电。这些台区虽然早期都经过了农网改造,但由于用电客户大多是少数民族,风俗不同,沟通交流起来较为困难,给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片负责人换了一个又一个,低压线损仍居高不下,今年春节期间,曾一度高达12%以上,所长一筹莫展。
“把老任桥片的管理工作交给我吧!”去年4月26日,到供电所上班不满两年的李桂生找到了所长,主动请缨,要担任老任桥片负责人。
“这一块是老大难,老人员都束手无策!你行吗?”所长疑虑地说。
“相信我,保证两个月出成果!”李桂生坚定地说。
听说李桂生毛遂自荐要去老任桥片当负责人,同事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逞能,有的为他捏一把汗。
为了找出线损高的原因,李桂生“上任”的当天晚上,从收费员那里调出了13个台区的客户台帐,画出每个用电客户的月用电量曲线图,根据客户台帐上登记的用电设备进行用电量月月、户户比对,从中找出用电量有疑问的客户17个。一夜没合眼的他,第二天便带着搭档实地察看这些客户的用电线路,并对表计进行了校验。当发现一切正常后,他的脑海里浮出了两个字“窃电”。于是,他白天以维护家用漏电保护器为名,逐户核对用电情况;夜晚,带着搭档,以听吹喇叭和看电影做幌子(喇叭即唢呐。在皖北,婚丧嫁娶晚上有放电影和唢呐表演的习俗),深夜到台区各用户,用照相机拍下了16个窃电客户的证据。
“这些人大多和我们同宗同族,沾亲带故,平时家里有事,大家都倾力相助。窃电又不是什么大事,能过去就过去了。”妻子劝他说。
“电是商品,窃电就是违法行为。怎么能说过去就过去呢!”“再说,现在我是这片的负责人,我不管谁管!”一向随和的李桂生听完妻子的话后发起火来。
在家乡,李桂生的口碑很好。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平时无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总是忙里忙外,邻里间从没有发生过矛盾。他常对家人说,自己吃饭还咬自己的腮帮子呢,乡里乡亲的,有什么嗑嗑碰碰的,多包涵一点就过去了。
可在窃电这件事上,李桂生却让乡亲们吃了一惊,无论谁说情还恫吓,他楞是没让一个亲朋好友过去。他先是对窃电户苦口婆心地进行政策宣传,然后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了严厉的处罚,终于刹住了窃电歪风。第二个月,他负责的十三个配电台区,线损率全部降至7%以内。
因此,老任桥的用电客户说:“李桂生看电影、听喇叭是假,查窃电是真。”
电费回收出怪招――续亲戚、访朋友
过去,老任桥地区电费回收一直是一大难题。每月总是有几个“难缠户”不交电费,收费人员电话通知,他们不来;上门催交,他们要么不接待,要么以各种理由拖欠。你停电,他投诉。李桂生走马上任后,也多次不厌其烦地上门给“难缠户”讲解电费回收的道理及相关法律法规,但效果一直不理想。后来,他想出了一个怪招:利用他本乡本土人头熟,这些人本来就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有利条件,和不愿交电费的“难缠户”续亲戚,交朋友。此后一段时间,人们都可以看到他在中午或晚饭时间去走“亲戚”。三次一走,哪知这些“亲戚”都爽快地交了电费。从那以后,老任桥地区每月的电费回收总是提前结零,再也没有发生一分钱的陈欠,电费<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