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会编程 “土专家”有大追求
2008-07-21 14:46:3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张英
“初中生会编程”,这样一个佳话使邓铁刚成为了华电红雁池发电公司的名人。
走近邓铁刚是在一个中班下班后夜里11点,眼前的邓铁刚是一个浑身洋溢着阳光气息的帅气小伙子,眼眸黝黑而清澈。虽说在他短短30年的人生经历中,遭遇了父亲早逝,家庭生活窘迫等困境,但生活又赋予了他坚韧的性格,强烈的责任感。这是一个生命力极强,只要有阳光就会极尽绽放的年轻人。
电脑,因考核结缘
电脑,已经是邓铁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与电脑的初次相逢却缘自于一次被考核。
2000年邓铁刚在入厂培训时,第一次触摸到电脑,好奇的他将“邓铁刚到此一游”几个字戏剧化的设到了仿真机电脑屏幕上,结果被考核了500元。没过几天,倔强的他就买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发狠劲一定要“搞定”电脑,就此,他“爱”上了电脑,电脑也把他带入了另一个世界。
只是初中毕业的他,由于学历很低,虽然在岗位上干得不错,可是几次竞争岗位都被淘汰了,看着身边一个个同事都走上了新岗位,他心里非常难受,这些压力以及循环往复的枯燥倒班运行没有削减他的意志,他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电脑知识上。在历经两年的自学后,他不但掌握了电脑的组装、维修知识以及网络建设及维护的相关技能,他还对软件的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作为值内的指标员,他用简单的Excel表格计算指标被部门管理人员发现了,从此便开始了编程的不归路,也造就了发电运行部的电脑“土专家”。
编程,别说不可能
随着企业对标管理工作日趋广泛,如何将庞杂的指标体系,准确、及时的计算出来,同时又能与员工的日工作绩效挂起钩来,这是摆在任何运行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红雁池公司运行部头疼的一件事。三年来,这个“土专家”在运行管理纳入计算机控制中发挥着大作用,使得小指标采集实时性更强,采集数据更可靠,同时又激励着员工发挥才智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回想第一次编程,至今还历历在目。2005年初,在部门领导、专业工程师以及指标核算员的支持、鼓励、帮助下,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编制《运行部指标经济核算程序》,在编制程序过程中,他将专业技能知识与现场运行生产的指标计算相结合,还要将各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逐一实现,期间,他大量借阅了《#1---4机组热态试验》、《最佳经济负荷试验》等相关资料,常常是夜以继日的连轴转,除了上班,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电脑前,由于刚接触编程,经常是走不通,推翻了重新来,不断的录入数据进行验证,这样反复多少回,他已记不清了,用了三个多月,终于,《运行部指标经济核算程序》初具模型了。随后,在不断的修改中,此程序在运行部广为使用至今。三年多来,大家对指标的核算再也没出现过纠葛,一个公平、和谐的小指标竟争环境由此产生。
累并快乐着。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里,他无偿的做这些与自己工作毫不相干的事好象很傻,但是他却说他从来没有想过苦和累,对于他来说,一个初中生,有人愿意用他,就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工作其中他有一种成就感、认同感,感到自身的价值得到了体现,电脑给了他施展才能的平台。他说:“做自己喜欢的并能受惠于他人的事情,终将是一个幸福的人”。
生活,因爱而精彩
在同龄人眼里邓铁刚是一个不善交际不懂生活的“傻人”,可在妻子的眼里他却是一个富有责任感、有情趣、懂爱并善于表达的好丈夫。
说起邓铁刚,大学本科毕业的妻子溢美之词滔滔不绝,邓铁钢平日里很少出去娱乐,业余时间就喜欢捣鼓制作电子小家电,周边的同事们和朋友们都知道他有这个爱好和本领,纷纷请他帮忙修理一些不太好用或已损坏的电子设备,他就利用业余时间一一帮他们修理好,有的甚至修理的比以前新买来时更好用。除此之外,只要家人能想出来他就会做出来,走进他的家里,感受着他自己动手制作的音响及功放,亲手为妻子制作的新婚礼物―感应门,为8个月女儿做的电子音乐琴……一种其乐融融的幸福家庭景象出现在眼前。
谈到将来的理想,邓铁刚怯生生地说:“这也许是狂想,但是我不会放弃,想编一个运行机组仿真模型程序,可以随时进行各项操作的训练,避免出现误操作现象。”
这就是邓铁钢,一个敢想、敢做、敢负责的人,他信奉着“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改变不了命运,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走在路上的方式。”
“初中生会编程”,这样一个佳话使邓铁刚成为了华电红雁池发电公司的名人。
走近邓铁刚是在一个中班下班后夜里11点,眼前的邓铁刚是一个浑身洋溢着阳光气息的帅气小伙子,眼眸黝黑而清澈。虽说在他短短30年的人生经历中,遭遇了父亲早逝,家庭生活窘迫等困境,但生活又赋予了他坚韧的性格,强烈的责任感。这是一个生命力极强,只要有阳光就会极尽绽放的年轻人。
电脑,因考核结缘
电脑,已经是邓铁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与电脑的初次相逢却缘自于一次被考核。
2000年邓铁刚在入厂培训时,第一次触摸到电脑,好奇的他将“邓铁刚到此一游”几个字戏剧化的设到了仿真机电脑屏幕上,结果被考核了500元。没过几天,倔强的他就买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发狠劲一定要“搞定”电脑,就此,他“爱”上了电脑,电脑也把他带入了另一个世界。
只是初中毕业的他,由于学历很低,虽然在岗位上干得不错,可是几次竞争岗位都被淘汰了,看着身边一个个同事都走上了新岗位,他心里非常难受,这些压力以及循环往复的枯燥倒班运行没有削减他的意志,他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电脑知识上。在历经两年的自学后,他不但掌握了电脑的组装、维修知识以及网络建设及维护的相关技能,他还对软件的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作为值内的指标员,他用简单的Excel表格计算指标被部门管理人员发现了,从此便开始了编程的不归路,也造就了发电运行部的电脑“土专家”。
编程,别说不可能
随着企业对标管理工作日趋广泛,如何将庞杂的指标体系,准确、及时的计算出来,同时又能与员工的日工作绩效挂起钩来,这是摆在任何运行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红雁池公司运行部头疼的一件事。三年来,这个“土专家”在运行管理纳入计算机控制中发挥着大作用,使得小指标采集实时性更强,采集数据更可靠,同时又激励着员工发挥才智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回想第一次编程,至今还历历在目。2005年初,在部门领导、专业工程师以及指标核算员的支持、鼓励、帮助下,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编制《运行部指标经济核算程序》,在编制程序过程中,他将专业技能知识与现场运行生产的指标计算相结合,还要将各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逐一实现,期间,他大量借阅了《#1---4机组热态试验》、《最佳经济负荷试验》等相关资料,常常是夜以继日的连轴转,除了上班,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电脑前,由于刚接触编程,经常是走不通,推翻了重新来,不断的录入数据进行验证,这样反复多少回,他已记不清了,用了三个多月,终于,《运行部指标经济核算程序》初具模型了。随后,在不断的修改中,此程序在运行部广为使用至今。三年多来,大家对指标的核算再也没出现过纠葛,一个公平、和谐的小指标竟争环境由此产生。
累并快乐着。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里,他无偿的做这些与自己工作毫不相干的事好象很傻,但是他却说他从来没有想过苦和累,对于他来说,一个初中生,有人愿意用他,就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工作其中他有一种成就感、认同感,感到自身的价值得到了体现,电脑给了他施展才能的平台。他说:“做自己喜欢的并能受惠于他人的事情,终将是一个幸福的人”。
生活,因爱而精彩
在同龄人眼里邓铁刚是一个不善交际不懂生活的“傻人”,可在妻子的眼里他却是一个富有责任感、有情趣、懂爱并善于表达的好丈夫。
说起邓铁刚,大学本科毕业的妻子溢美之词滔滔不绝,邓铁钢平日里很少出去娱乐,业余时间就喜欢捣鼓制作电子小家电,周边的同事们和朋友们都知道他有这个爱好和本领,纷纷请他帮忙修理一些不太好用或已损坏的电子设备,他就利用业余时间一一帮他们修理好,有的甚至修理的比以前新买来时更好用。除此之外,只要家人能想出来他就会做出来,走进他的家里,感受着他自己动手制作的音响及功放,亲手为妻子制作的新婚礼物―感应门,为8个月女儿做的电子音乐琴……一种其乐融融的幸福家庭景象出现在眼前。
谈到将来的理想,邓铁刚怯生生地说:“这也许是狂想,但是我不会放弃,想编一个运行机组仿真模型程序,可以随时进行各项操作的训练,避免出现误操作现象。”
这就是邓铁钢,一个敢想、敢做、敢负责的人,他信奉着“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改变不了命运,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走在路上的方式。”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