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长汀供电优秀共产党员程天伦
2008-07-25 16:23: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唐晓艳、陈兴武 福建长汀县供电有限公司
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脸憨憨的笑容,一身黝黑的皮肤,个子不高但却很健硕,这是程天伦给人的第一印象。今年49岁的程天伦是长汀县供电公司郊区供电所一名普通的农电工,党龄25年的他在外线抄表工岗位上勤勤恳恳十年如一日,用自己朴素平实的无私奉献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精研技术的业务带头人
在郊区供电所所长眼里,程天伦是一个精通业务的好员工,在全体所员心里程天伦则是技术精湛、宜师益友的好师傅。1999年,程天伦从水电站转业到郊区供电所,成为一名外线抄表工,负责策武乡4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650余户农户的抄表维护工作。
一上岗,程天伦深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有进步,才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闲暇之余,他总是抱着《技术规程》、《安全规程》认真仔细地揣摩,牢记于心。过去在电站,大多是负责管理,作为外线抄表工技术是第一要领,程天伦开始四处奔走,向各个供电所的老技术员、老师傅们请教,从易到难,他一一苦练。为了加强练习,他甚至将所里的报废器材当作教材,拆了又装,装了又拆,掌握各种器材的结构性能。不到半年时间,他便成了所里的技术能手和多面手。凭借常年的不懈钻研和学习,程天伦已练就一身好本领,尤其是练就了一双“火眼精精”,能一眼识别表具是否规范。几年来,他负责的台区一直是所里的标杆台区,线损一直保持在指标之内。如今,程天伦的不少“徒弟”正与他一起扎扎实实学好技术,认认真真当好外线抄表工。
心系农户的光明守护者
2007年正月初六凌晨4点半,一阵急促的铃声把程天伦从睡梦中惊醒,“老程啊,我们这一片都没电啦……”。故障就是命令,虽然时间是凌晨,外边还下着大雨,他仍立即起床,整理好工器具。清晨6点,在向所里汇报情况请求支援后,他便冒雨上山巡线。担心丈夫安全的妻子,原本让他等雨停了在走,可他说:村民们都等着用电呢,这大过年的,怎么能让大家扫兴啊!看着丈夫的坚持,妻子也不再多说,穿上了雨衣和他一块上路巡线检查故障。由于雨天,山路湿滑,输电线路分散,要找到故障点确实不易,经过近4个多小时的徒步巡线,终于找到了桐睦支线一处故障点――因遭风雨袭击,线路旁的树木断枝直接压在了输电线路上,致使周边40余户用户停电。顾不上吃口干粮,程天伦便与前来支援的“徒弟”钟聪华一起冒雨进行线路清障,连续清障3公里……正月初七凌晨,线路中断20多个小时后恢复供电。
2008年初抗冰抢险期间,他主动报名参加抢险工作,与郊区供电其他所员一起负责重灾区的线路清障工作。虽然年近半百,但脏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积极工作的干劲丝毫不比年轻人差。有些同事见他年纪较大,体贴的让他多休息,可他说:“这一村子的人还等着我们复电,过个亮堂年呢!这抢险复电的进度可不能再我们手上给耽搁了啊!”。抗冰一个多月下来,他瘦了一圈,体重足足减了13斤。
程天伦就是这样一个心系农户的光明守护者,他把农户用电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对自己辖区内的台区、线路、用户如数家珍,哪段线路比较老旧需要经常维护、哪户只有老人小孩需要上门收费,他都熟记在心,开展延伸服务,帮助农户维护室内线路。他负责的辖区范围是全所最广的,又大多是山路,最远的河山自然村得爬山3个小时,行走20多公里,只为给3户人家抄表。但他没有半句怨言,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既然选择了外线抄表工,那就应该吃得了这份苦、担得起这点累。”
爱心奉献的好党员
提起程天伦,同事们都翘起大拇指:老程确实是个好党员。最让大家感动的是,从事外线抄表十年来,他总是独自承担辖区内的线路清障,从不向所里求助。清障的日子,老程总是一大早备好干粮和茶水就出门,这一干便是一天,这些年,清障任务不断加重,为不耽误工作,老程的妻子便陪着丈夫一起上山清障,夫妻俩从未向所里申报一分补贴。
老程家庭情况比较困难,三个孩子,小儿子幼年因肺炎导致耳聋肢残无劳动能力,小女儿仍在龙岩卫校读书,长子外出打工,一家的生计担子都压在他的身上。但是,他仍乐观积极、乐于助人,只要乡里乡亲有什么难事,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他常年自己出工出料,帮助军烈属赖老无偿维护室内外线路;帮助孤寡老人料理田里的农活;带领村民一起挖水渠……今年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老程先后三次向灾区捐款,共250元(一个农电工近半个月的工资)。
程天伦的爱心奉献在策武乡广为传颂,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老程师傅”,他连续数年被策武乡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被龙岩电业局党委评为2007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唐晓艳、陈兴武 福建长汀县供电有限公司
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脸憨憨的笑容,一身黝黑的皮肤,个子不高但却很健硕,这是程天伦给人的第一印象。今年49岁的程天伦是长汀县供电公司郊区供电所一名普通的农电工,党龄25年的他在外线抄表工岗位上勤勤恳恳十年如一日,用自己朴素平实的无私奉献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精研技术的业务带头人
在郊区供电所所长眼里,程天伦是一个精通业务的好员工,在全体所员心里程天伦则是技术精湛、宜师益友的好师傅。1999年,程天伦从水电站转业到郊区供电所,成为一名外线抄表工,负责策武乡4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650余户农户的抄表维护工作。
一上岗,程天伦深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有进步,才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闲暇之余,他总是抱着《技术规程》、《安全规程》认真仔细地揣摩,牢记于心。过去在电站,大多是负责管理,作为外线抄表工技术是第一要领,程天伦开始四处奔走,向各个供电所的老技术员、老师傅们请教,从易到难,他一一苦练。为了加强练习,他甚至将所里的报废器材当作教材,拆了又装,装了又拆,掌握各种器材的结构性能。不到半年时间,他便成了所里的技术能手和多面手。凭借常年的不懈钻研和学习,程天伦已练就一身好本领,尤其是练就了一双“火眼精精”,能一眼识别表具是否规范。几年来,他负责的台区一直是所里的标杆台区,线损一直保持在指标之内。如今,程天伦的不少“徒弟”正与他一起扎扎实实学好技术,认认真真当好外线抄表工。
心系农户的光明守护者
2007年正月初六凌晨4点半,一阵急促的铃声把程天伦从睡梦中惊醒,“老程啊,我们这一片都没电啦……”。故障就是命令,虽然时间是凌晨,外边还下着大雨,他仍立即起床,整理好工器具。清晨6点,在向所里汇报情况请求支援后,他便冒雨上山巡线。担心丈夫安全的妻子,原本让他等雨停了在走,可他说:村民们都等着用电呢,这大过年的,怎么能让大家扫兴啊!看着丈夫的坚持,妻子也不再多说,穿上了雨衣和他一块上路巡线检查故障。由于雨天,山路湿滑,输电线路分散,要找到故障点确实不易,经过近4个多小时的徒步巡线,终于找到了桐睦支线一处故障点――因遭风雨袭击,线路旁的树木断枝直接压在了输电线路上,致使周边40余户用户停电。顾不上吃口干粮,程天伦便与前来支援的“徒弟”钟聪华一起冒雨进行线路清障,连续清障3公里……正月初七凌晨,线路中断20多个小时后恢复供电。
2008年初抗冰抢险期间,他主动报名参加抢险工作,与郊区供电其他所员一起负责重灾区的线路清障工作。虽然年近半百,但脏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积极工作的干劲丝毫不比年轻人差。有些同事见他年纪较大,体贴的让他多休息,可他说:“这一村子的人还等着我们复电,过个亮堂年呢!这抢险复电的进度可不能再我们手上给耽搁了啊!”。抗冰一个多月下来,他瘦了一圈,体重足足减了13斤。
程天伦就是这样一个心系农户的光明守护者,他把农户用电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对自己辖区内的台区、线路、用户如数家珍,哪段线路比较老旧需要经常维护、哪户只有老人小孩需要上门收费,他都熟记在心,开展延伸服务,帮助农户维护室内线路。他负责的辖区范围是全所最广的,又大多是山路,最远的河山自然村得爬山3个小时,行走20多公里,只为给3户人家抄表。但他没有半句怨言,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既然选择了外线抄表工,那就应该吃得了这份苦、担得起这点累。”
爱心奉献的好党员
提起程天伦,同事们都翘起大拇指:老程确实是个好党员。最让大家感动的是,从事外线抄表十年来,他总是独自承担辖区内的线路清障,从不向所里求助。清障的日子,老程总是一大早备好干粮和茶水就出门,这一干便是一天,这些年,清障任务不断加重,为不耽误工作,老程的妻子便陪着丈夫一起上山清障,夫妻俩从未向所里申报一分补贴。
老程家庭情况比较困难,三个孩子,小儿子幼年因肺炎导致耳聋肢残无劳动能力,小女儿仍在龙岩卫校读书,长子外出打工,一家的生计担子都压在他的身上。但是,他仍乐观积极、乐于助人,只要乡里乡亲有什么难事,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他常年自己出工出料,帮助军烈属赖老无偿维护室内外线路;帮助孤寡老人料理田里的农活;带领村民一起挖水渠……今年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老程先后三次向灾区捐款,共250元(一个农电工近半个月的工资)。
程天伦的爱心奉献在策武乡广为传颂,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老程师傅”,他连续数年被策武乡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被龙岩电业局党委评为2007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