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县供电公司: 高温下的电力巡线人
2008-08-06 11:43:3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又是一个伏天。和以往一样,李双平起了个大早,带上柴刀,行军水壶,工具包,来到公司楼下,等待出发。
李双平,清流县供电公司输电部线路班班长,一个干了25年巡线工作的老电力。他所在的线路班有10人,担负着辖区内10条共120多公里35千伏输电线路的巡查工作,确保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线路班将队员分成两组,每组一天必须完成3公里线路的巡线任务,为确保任务完成,线路班的队员们一般在7:00钟之前出发,单位外勤车会早早等在公司门口,6:30分,人员陆陆续续到齐,带上了必备的药品、设备,迎着晨曦,一车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夏日酷暑,日最高气温达36℃,太阳一出来,高温就压得人无法喘息。3公里,只是线路长度,清流地处山区,输电线路大多架设在崇山峻岭间,当地有“听见声音,走路半天”之说,3公里长的线路,跋山涉水,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走起来有十几公里远,有时为了巡一根杆基,队员可能要爬上一两个小时山路。
水是自备的,一行军壶茶水,巡线才一个多小时,就已“消灭”,剩下的时间,队员们只好以山泉水解渴,好在线路熟,哪里有山泉,队员一清二楚。每到一处山泉,他们首先俯下身去,嘴对着泉水喝个够,再装上一行军壶,以备无水之需。
烈日炎炎,翻山越岭,一天到底出几身汗,队员们已经无法记得,为了避免刮伤或蚊虫叮咬,他们一律穿着迷彩服,将身体捂得严严实实。早晨上山时,一出汗,便撩起衣服的前襟,往脸上一擦了事,后来,汗越出越多,衣服全部湿透,再撩起前襟擦汗时,就感觉到一股咸咸的味道。待到傍晚下山,衣服风干,能看见一层白白的盐霜,硬邦邦的咯人。队员王永长开玩笑说,巡山回来,一般人是不敢靠近的,因为还未到跟前,一股汗臭味,早把人熏跑了。
沿途各村,公司聘有护线员,午饭一般在护线员的家中解决,由于巡线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午饭也变得不正常。一般要到午后两点多钟,队员们才能聚齐下山,此时早已是饥肠辘辘,有时线路发生意外需抢修,到下午4、5点钟吃午饭也是常事,饭后,稍事休息,又继续上山巡线。
酷暑、疲劳,对巡线班的队员来说,并不特别可怕。山上的毒蛇、毒蜂,还有山民们安装的野猪夹子,才更加让他们恐惧。翻开班组的巡线日志,每个队员都有一个故事……
几天前的发生一件事,还让队员兰雄章、杨朝平心有余惧。7月25日上午,二人在35千伏渔嵩线巡查,在一处山顶,正要上去检查杆基,突然,他们发现,前方20多厘米树上,一条银环蛇正倒垂挂着,不时地向他们吐着蛇信子,惊得两个人转身就跑。后来兰雄章说,幸亏发现早,尚未进入毒蛇的攻击范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兰雄章的经历可以用惊险来描绘,而去年刚从泉州电力学校毕业的马善斌的遭遇,则要用幸运来形容了。前些日子,马善斌到辖区嵩朋线巡线,在一处较为平坦的山路,他前脚跨过,当后脚正要跟着迈过时,只听“咔”的一声,一只直径达30多厘米的野猪夹子从地上弹起,差点夹住后腿,原来,他触动了野猪夹子的机关,幸好未被夹伤。而同班组的王永长就没有那么幸运了,7月中旬,他在辖区关竹线巡视时,给一处杆基劈草,不料一刀劈到隐藏在草丛中的黄蜂窝上,几十只黄蜂受惊飞出,王永长的耳朵被狠狠地“亲”了一口,顿时火辣辣地疼,凭着多年的巡山经验,他强忍疼痛,静静地蹲下来,迷彩服与周围的树木颜色相近,帮他逃过一劫。他说,当时如果自己没有安全知识,起身就逃的话,很可能就引起群蜂攻击。
线路班的工作有苦也有甜,班长李双平说,干了二十几年电力巡线人,感觉就一个字:累。每天晚上回到家,已经累得散了架,有时想陪家人出去散散步,却已是力不从心。但每当傍晚下班回家,夜幕之下,华灯初上,看到电力将人们的生活点缀得五彩斑斓,又感觉付出的辛苦值得。他说,自己也曾有过离开巡线班的念头,但最终还是留下来,如今,既然干了这行,就要保证线路坚强畅通,这是工作。(刘建清、邓文桂)
又是一个伏天。和以往一样,李双平起了个大早,带上柴刀,行军水壶,工具包,来到公司楼下,等待出发。
李双平,清流县供电公司输电部线路班班长,一个干了25年巡线工作的老电力。他所在的线路班有10人,担负着辖区内10条共120多公里35千伏输电线路的巡查工作,确保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线路班将队员分成两组,每组一天必须完成3公里线路的巡线任务,为确保任务完成,线路班的队员们一般在7:00钟之前出发,单位外勤车会早早等在公司门口,6:30分,人员陆陆续续到齐,带上了必备的药品、设备,迎着晨曦,一车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夏日酷暑,日最高气温达36℃,太阳一出来,高温就压得人无法喘息。3公里,只是线路长度,清流地处山区,输电线路大多架设在崇山峻岭间,当地有“听见声音,走路半天”之说,3公里长的线路,跋山涉水,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走起来有十几公里远,有时为了巡一根杆基,队员可能要爬上一两个小时山路。
水是自备的,一行军壶茶水,巡线才一个多小时,就已“消灭”,剩下的时间,队员们只好以山泉水解渴,好在线路熟,哪里有山泉,队员一清二楚。每到一处山泉,他们首先俯下身去,嘴对着泉水喝个够,再装上一行军壶,以备无水之需。
烈日炎炎,翻山越岭,一天到底出几身汗,队员们已经无法记得,为了避免刮伤或蚊虫叮咬,他们一律穿着迷彩服,将身体捂得严严实实。早晨上山时,一出汗,便撩起衣服的前襟,往脸上一擦了事,后来,汗越出越多,衣服全部湿透,再撩起前襟擦汗时,就感觉到一股咸咸的味道。待到傍晚下山,衣服风干,能看见一层白白的盐霜,硬邦邦的咯人。队员王永长开玩笑说,巡山回来,一般人是不敢靠近的,因为还未到跟前,一股汗臭味,早把人熏跑了。
沿途各村,公司聘有护线员,午饭一般在护线员的家中解决,由于巡线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午饭也变得不正常。一般要到午后两点多钟,队员们才能聚齐下山,此时早已是饥肠辘辘,有时线路发生意外需抢修,到下午4、5点钟吃午饭也是常事,饭后,稍事休息,又继续上山巡线。
酷暑、疲劳,对巡线班的队员来说,并不特别可怕。山上的毒蛇、毒蜂,还有山民们安装的野猪夹子,才更加让他们恐惧。翻开班组的巡线日志,每个队员都有一个故事……
几天前的发生一件事,还让队员兰雄章、杨朝平心有余惧。7月25日上午,二人在35千伏渔嵩线巡查,在一处山顶,正要上去检查杆基,突然,他们发现,前方20多厘米树上,一条银环蛇正倒垂挂着,不时地向他们吐着蛇信子,惊得两个人转身就跑。后来兰雄章说,幸亏发现早,尚未进入毒蛇的攻击范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兰雄章的经历可以用惊险来描绘,而去年刚从泉州电力学校毕业的马善斌的遭遇,则要用幸运来形容了。前些日子,马善斌到辖区嵩朋线巡线,在一处较为平坦的山路,他前脚跨过,当后脚正要跟着迈过时,只听“咔”的一声,一只直径达30多厘米的野猪夹子从地上弹起,差点夹住后腿,原来,他触动了野猪夹子的机关,幸好未被夹伤。而同班组的王永长就没有那么幸运了,7月中旬,他在辖区关竹线巡视时,给一处杆基劈草,不料一刀劈到隐藏在草丛中的黄蜂窝上,几十只黄蜂受惊飞出,王永长的耳朵被狠狠地“亲”了一口,顿时火辣辣地疼,凭着多年的巡山经验,他强忍疼痛,静静地蹲下来,迷彩服与周围的树木颜色相近,帮他逃过一劫。他说,当时如果自己没有安全知识,起身就逃的话,很可能就引起群蜂攻击。
线路班的工作有苦也有甜,班长李双平说,干了二十几年电力巡线人,感觉就一个字:累。每天晚上回到家,已经累得散了架,有时想陪家人出去散散步,却已是力不从心。但每当傍晚下班回家,夜幕之下,华灯初上,看到电力将人们的生活点缀得五彩斑斓,又感觉付出的辛苦值得。他说,自己也曾有过离开巡线班的念头,但最终还是留下来,如今,既然干了这行,就要保证线路坚强畅通,这是工作。(刘建清、邓文桂)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