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手中的红旗在灾区飘扬----记南充电业局修试所所长、抗震救灾突击队队长陈筱平
2008-05-27 10:13:4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在5.12地震发生时,他临危不惧,组织、领导全所干部职工展开灾后自救,保证了南充电网的安全运行;其后,又在灾区最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担负起抗震救援突击队的工作,率领突击队员奋战在灾区最前沿……
“时刻牢记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企业的责任为荣,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团结一心,艰苦奋战,全力支援灾区电网建设,为保障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贡献!”这是南充电业局“5.12”抗震救灾突击队队长陈筱平在誓师会上代表70名突击队员发出的誓言。在5.12地震发生时,他临危不惧,组织、领导全所干部职工展开灾后自救,保证了南充电网的安全运行;其后,又在灾区最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担负起抗震救援突击队的工作,率领突击队员奋战在灾区最前沿,和他的队友们经历艰辛,为地震重灾区绵阳电业局220千伏永兴站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尽快得到恢复运行,以抗震勇士的姿态,让鲜艳的红旗在抗灾胜利的凯旋中高高飘扬。
面对突发事件,他危难不乱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左右,刚从变电站检查完工作的陈筱平回到家里,突然感觉脚下似有千钧之力让整个楼板发出异响,瞬息之间,整个楼房产生剧烈的颤抖和摇晃,人的身体随着楼房的摇晃旋晕起来。紧接着楼道里响起了一片惊恐的呼叫,人们纷纷奔向楼下奔去……
年仅36岁的陈筱平尽管从未经历过地震,但凭着自身的感觉和周围人们的反应清醒地意识到,地震发生了,就在自己的脚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理氏7.8级地震……”10分钟后,一条令全世界震惊的消息通过电台、网络传遍了千家万户。
离开楼房时,持续时间长达数分钟的地震已经渐渐衰减,他立即用手机拨打修试所书记侯堂明的电话,不通;再打,依然不通。地震造成了通讯中断。只有同在一个院子居住的工会主席张茂力很快与他汇合,两人简短地交换意见后,听说座机能通话,他又赶紧回到家里用座机进行联络,通知相关人员10分钟内到所里召开紧急会议。15分钟后,书记侯堂明、工会主席张茂力、主任工程师杨皓、办公室主任王恒等主要领导和班组长到达修试所。20分钟后,一套针对抗震抢险的应急措施很快制定出来:一是由到会人员分别对修试所的办公大楼、库房等房屋的受损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油库;二是将检查情况和应急措施立即上报电业局;三是采取24小时值班,防止异常情况下管理失控;四是向全所员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所员工投入抢修备战状态;五是所有车辆立即检查油料,不足的应立即进行补充;六是组建联络员,防止通讯不畅时失去联系。措施一出,立即付诸实施。一场抗震抢险的硬仗在地震发生的半小时后拉开了序幕。
险情发生时,他身先士卒
尽管地震源远在百公里以外的汶川县,但由于震级大、破坏力强,依然造成南充电业局部分变电站的电气设备损坏。
12日21时,陈筱平家里的骤然响起:“陈主任吗?我们220千伏大方站1号主变高压侧中相套管出现严重喷油,请速派人来处理!”紧接着,110千伏龙门站1号主变发生了有载瓦斯动作、220千伏保宁站两台SF6开关气体严重泄漏……一个个险情汇总到陈筱平这里。挂上电话,他立即电话通知主任工程师杨皓,要求立即召集人员,兵分三路投入抢修,同时,亲自带领一部分人员赶往220千伏大方站。
到达变电站已经是晚上22时,经现场查勘后发现1号主变渗漏严重,但要爬上变压器进行检查,将同时面临着人员容易滑倒和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的双重危险。为了保证人员安全,他立即下令油化人员对主变本体取样分析,待天亮后进行处理;与此同时,110千伏龙门站、220千伏保宁站也相继得到了现场情况的信息反馈。23时10分离开大方站,他又赶往电业局,参加由电业局召开的紧急会议,统一布置抗震救灾工作。
由于事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因此,当故障出现时,抢修工作开展顺利。14日上午, 220千伏保宁站主变处理完毕投入运行,当天下午110千伏龙门站故障排除投入运行;16日下午17时220千伏大方站1号主变开始注油,20时10分主变重新投入运行。
奔赴灾区,让手中的红旗飘扬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当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这一号召时,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电业局也相应作出了支持和帮助灾区电力设施的恢复和重建的快速反应――派出抢修突击队,前往地震重灾区绵阳,完成220千伏永兴站抢修。
地震让人们产生的后怕并不亚于地震本身的破坏力,尤其是在余震不断的时候进入震区其危险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危难面前是应当选择“规避”风险还是面对危难迎上,不仅是领导干部责任使然,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品质的考验。陈筱平选择了后者。5月13日15时40分,在距汶川发生地震25小时后,陈筱平作为首批救援队,率领突击队员肩负着抗震救灾的神圣使命,随南充电业局局长杨勇、生产副局长钟利
“时刻牢记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企业的责任为荣,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团结一心,艰苦奋战,全力支援灾区电网建设,为保障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贡献!”这是南充电业局“5.12”抗震救灾突击队队长陈筱平在誓师会上代表70名突击队员发出的誓言。在5.12地震发生时,他临危不惧,组织、领导全所干部职工展开灾后自救,保证了南充电网的安全运行;其后,又在灾区最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担负起抗震救援突击队的工作,率领突击队员奋战在灾区最前沿,和他的队友们经历艰辛,为地震重灾区绵阳电业局220千伏永兴站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尽快得到恢复运行,以抗震勇士的姿态,让鲜艳的红旗在抗灾胜利的凯旋中高高飘扬。
面对突发事件,他危难不乱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左右,刚从变电站检查完工作的陈筱平回到家里,突然感觉脚下似有千钧之力让整个楼板发出异响,瞬息之间,整个楼房产生剧烈的颤抖和摇晃,人的身体随着楼房的摇晃旋晕起来。紧接着楼道里响起了一片惊恐的呼叫,人们纷纷奔向楼下奔去……
年仅36岁的陈筱平尽管从未经历过地震,但凭着自身的感觉和周围人们的反应清醒地意识到,地震发生了,就在自己的脚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理氏7.8级地震……”10分钟后,一条令全世界震惊的消息通过电台、网络传遍了千家万户。
离开楼房时,持续时间长达数分钟的地震已经渐渐衰减,他立即用手机拨打修试所书记侯堂明的电话,不通;再打,依然不通。地震造成了通讯中断。只有同在一个院子居住的工会主席张茂力很快与他汇合,两人简短地交换意见后,听说座机能通话,他又赶紧回到家里用座机进行联络,通知相关人员10分钟内到所里召开紧急会议。15分钟后,书记侯堂明、工会主席张茂力、主任工程师杨皓、办公室主任王恒等主要领导和班组长到达修试所。20分钟后,一套针对抗震抢险的应急措施很快制定出来:一是由到会人员分别对修试所的办公大楼、库房等房屋的受损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油库;二是将检查情况和应急措施立即上报电业局;三是采取24小时值班,防止异常情况下管理失控;四是向全所员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所员工投入抢修备战状态;五是所有车辆立即检查油料,不足的应立即进行补充;六是组建联络员,防止通讯不畅时失去联系。措施一出,立即付诸实施。一场抗震抢险的硬仗在地震发生的半小时后拉开了序幕。
险情发生时,他身先士卒
尽管地震源远在百公里以外的汶川县,但由于震级大、破坏力强,依然造成南充电业局部分变电站的电气设备损坏。
12日21时,陈筱平家里的骤然响起:“陈主任吗?我们220千伏大方站1号主变高压侧中相套管出现严重喷油,请速派人来处理!”紧接着,110千伏龙门站1号主变发生了有载瓦斯动作、220千伏保宁站两台SF6开关气体严重泄漏……一个个险情汇总到陈筱平这里。挂上电话,他立即电话通知主任工程师杨皓,要求立即召集人员,兵分三路投入抢修,同时,亲自带领一部分人员赶往220千伏大方站。
到达变电站已经是晚上22时,经现场查勘后发现1号主变渗漏严重,但要爬上变压器进行检查,将同时面临着人员容易滑倒和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的双重危险。为了保证人员安全,他立即下令油化人员对主变本体取样分析,待天亮后进行处理;与此同时,110千伏龙门站、220千伏保宁站也相继得到了现场情况的信息反馈。23时10分离开大方站,他又赶往电业局,参加由电业局召开的紧急会议,统一布置抗震救灾工作。
由于事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因此,当故障出现时,抢修工作开展顺利。14日上午, 220千伏保宁站主变处理完毕投入运行,当天下午110千伏龙门站故障排除投入运行;16日下午17时220千伏大方站1号主变开始注油,20时10分主变重新投入运行。
奔赴灾区,让手中的红旗飘扬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当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这一号召时,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电业局也相应作出了支持和帮助灾区电力设施的恢复和重建的快速反应――派出抢修突击队,前往地震重灾区绵阳,完成220千伏永兴站抢修。
地震让人们产生的后怕并不亚于地震本身的破坏力,尤其是在余震不断的时候进入震区其危险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危难面前是应当选择“规避”风险还是面对危难迎上,不仅是领导干部责任使然,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品质的考验。陈筱平选择了后者。5月13日15时40分,在距汶川发生地震25小时后,陈筱平作为首批救援队,率领突击队员肩负着抗震救灾的神圣使命,随南充电业局局长杨勇、生产副局长钟利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