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上站立起来的英雄集体----记都江堰供电局(公司)工程队
2008-06-03 09:18:04 来源:四川省电力公司
A-
A+
电力18讯: “5.12”,一场特大地震灾害撕裂了都江堰,霎那间,古老而美丽的都江堰变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灾难中,都江堰供电局(公司)工程队办公楼倒塌,原本有40名员工的工程队有13名朝夕相处的同事遇难,宿舍楼也成了危楼。
面对巨大灾难与不幸,都江堰供电局(公司)工程队坚强地从废墟中站立起来,他们把悲伤深深埋在心底,以最大的毅力参与到恢复电网中,为社会抢险救灾提供电力支持,赢得社会的赞誉,成为了一个英雄的集体。
抢占先机 营救生命
5月12日14时28分,都江堰供电局(公司)工程队三楼会议室里,18名员工正在按计划进行安全学习。谁也没有想到,灾难突然之间降临。
随着一阵轰隆隆的巨响,办公楼剧烈地晃动起来,桌椅摇摆倾倒。
“地震了!”员工们立即相互搀扶着,支撑着向门外逃去。
然而五层高的楼房顷刻间垮塌,18名员工被埋进废墟里。
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都江堰供电局(公司)领导、工程队管理层得到消息后,马上出动吊车前往救人。
此时通讯中断,成都电业局指挥部领导联系不上都江堰,焦急万分。
下午3点,地震余波未息,成都电业局党委书记左宇龙就带着局办专责赶赴都江堰了解情况。在工程队办公楼垮塌废墟上,沉重的水泥板、呛人的建筑粉尘、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让现场抢救工作异常沉重和紧迫。
没有大型机械,救援人员用肩扛、用手刨,指甲折断、手指伤裂、鲜血淋漓全然不顾,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废墟下有我的同事、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一定要救出他们!”
天黑了,又下起了雨,气温也骤然降低。地震当天下午就赶到都江堰的梁旭局长和左书记,以及还有都江堰供电局(公司)的领导、工程队管理层一直在现场指挥营救。
直到凌晨5点,经过14小时的紧张营救,18名被掩埋员工陆续被抬出废墟。仅有5名员工生还。
坚强不屈 英雄群体
大难当头,工程队的员工强忍悲伤,面对地震中被损毁的电网,面对成都电业局各兄弟单位抢险队对都江堰的支援,5月16日一早,他们处理完遇难同事的后事后,又赶到鸿坊河畔成都电业局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到,请求参战抢险恢复供电。
人物一:文勇,工程队队长。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局(公司)开会,当他意识到灾难降临了,立即第一时间赶回工程队,眼前还弥漫着烟雾的一堆废墟让他不敢相信。他马上镇定下来 。
“救人、救人、赶快救人!”跑上废墟,他一边呼喊压在下面的员工,一边掀动水泥板块,同时立即派外线工师从俊马上到局(公司)报告灾情,请求援助……
从5月12日开始,文勇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上,指挥抢险,从最初的救人到后来的恢复生产,从安抚遇难者家属到现场的生产指挥,他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废墟和工地上,嘶哑了吼咙,憔悴了面容,却唯独没有时间去关心一下自己的小家。
一直到笔者采访他时的5月27日,半个月过去了,文勇都没有回家看一眼,说到这个,文队长的有点心酸,也有点无奈。因为同是都江堰供电局(公司)员工的妻子在震后也是第一时间投入了工作,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和老父亲,还有家里危房的收拾,都只能托付给弟弟一家。
不是他不想回去,而是实在不能放下肩上的责任。地震过了两天,迟迟不见他回家的老父亲放心不下,找到了队里,劫后重逢,却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只在父亲临去,叮嘱道,“现在余震不断,要好好保重!”
人物二:冯敏,工程队安全员,见到他时,他头顶的伤还没有完全愈合。在“5.12”天摇地动的一瞬间,他从楼里跑了出来,头顶却被掉落的重物砸破,鲜血直流。他跑到医院去缝了两针后,没有一丝犹豫,就立即回到废墟上开始救人。
13日凌晨,救人告一段落后。他和队里的领导同事一起,冒着余震的危险开始从废墟里抢材料。垮塌的一楼是原来工程队的库房,很多金具材料被埋在里面。25日下午,6.4级的余震发生时,他和队长还有几个同事就正在废墟上清理着材料。余震来时,废墟也在晃动中,问他怕不怕,他回答说,“看着没倒的柱子在摇晃,怎么不怕呢?可现在是非常时期,抢修工作都用得上这些材料啊。抢出一点是一点。尤其是金具,挖出来就可以用的。”
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言,凭着一份对集体的热爱与坚持,冯敏和他的同事硬是废墟里抢出多吨金具材料,大大减少地震所带来的损失。
作为队里专职的安全员,他深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恢复抢修工作以来,每次工作前的安全措施检查,他都坚持按程序进行,绝对不允许在施工中发生不必要的安全失误。
人物三:赵安军,40岁,外线一班班长。灾难当天,他正带领班组在“土电支”电力线路工作现场进行施工作业。突然天降横祸,在通讯无法联络的情况下,赵安军迅速带领全班赶回工程队。看到倒塌了办公楼,队员们马上用手中仅有的工
面对巨大灾难与不幸,都江堰供电局(公司)工程队坚强地从废墟中站立起来,他们把悲伤深深埋在心底,以最大的毅力参与到恢复电网中,为社会抢险救灾提供电力支持,赢得社会的赞誉,成为了一个英雄的集体。
抢占先机 营救生命
5月12日14时28分,都江堰供电局(公司)工程队三楼会议室里,18名员工正在按计划进行安全学习。谁也没有想到,灾难突然之间降临。
随着一阵轰隆隆的巨响,办公楼剧烈地晃动起来,桌椅摇摆倾倒。
“地震了!”员工们立即相互搀扶着,支撑着向门外逃去。
然而五层高的楼房顷刻间垮塌,18名员工被埋进废墟里。
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都江堰供电局(公司)领导、工程队管理层得到消息后,马上出动吊车前往救人。
此时通讯中断,成都电业局指挥部领导联系不上都江堰,焦急万分。
下午3点,地震余波未息,成都电业局党委书记左宇龙就带着局办专责赶赴都江堰了解情况。在工程队办公楼垮塌废墟上,沉重的水泥板、呛人的建筑粉尘、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让现场抢救工作异常沉重和紧迫。
没有大型机械,救援人员用肩扛、用手刨,指甲折断、手指伤裂、鲜血淋漓全然不顾,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废墟下有我的同事、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一定要救出他们!”
天黑了,又下起了雨,气温也骤然降低。地震当天下午就赶到都江堰的梁旭局长和左书记,以及还有都江堰供电局(公司)的领导、工程队管理层一直在现场指挥营救。
直到凌晨5点,经过14小时的紧张营救,18名被掩埋员工陆续被抬出废墟。仅有5名员工生还。
坚强不屈 英雄群体
大难当头,工程队的员工强忍悲伤,面对地震中被损毁的电网,面对成都电业局各兄弟单位抢险队对都江堰的支援,5月16日一早,他们处理完遇难同事的后事后,又赶到鸿坊河畔成都电业局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到,请求参战抢险恢复供电。
人物一:文勇,工程队队长。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局(公司)开会,当他意识到灾难降临了,立即第一时间赶回工程队,眼前还弥漫着烟雾的一堆废墟让他不敢相信。他马上镇定下来 。
“救人、救人、赶快救人!”跑上废墟,他一边呼喊压在下面的员工,一边掀动水泥板块,同时立即派外线工师从俊马上到局(公司)报告灾情,请求援助……
从5月12日开始,文勇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上,指挥抢险,从最初的救人到后来的恢复生产,从安抚遇难者家属到现场的生产指挥,他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废墟和工地上,嘶哑了吼咙,憔悴了面容,却唯独没有时间去关心一下自己的小家。
一直到笔者采访他时的5月27日,半个月过去了,文勇都没有回家看一眼,说到这个,文队长的有点心酸,也有点无奈。因为同是都江堰供电局(公司)员工的妻子在震后也是第一时间投入了工作,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和老父亲,还有家里危房的收拾,都只能托付给弟弟一家。
不是他不想回去,而是实在不能放下肩上的责任。地震过了两天,迟迟不见他回家的老父亲放心不下,找到了队里,劫后重逢,却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只在父亲临去,叮嘱道,“现在余震不断,要好好保重!”
人物二:冯敏,工程队安全员,见到他时,他头顶的伤还没有完全愈合。在“5.12”天摇地动的一瞬间,他从楼里跑了出来,头顶却被掉落的重物砸破,鲜血直流。他跑到医院去缝了两针后,没有一丝犹豫,就立即回到废墟上开始救人。
13日凌晨,救人告一段落后。他和队里的领导同事一起,冒着余震的危险开始从废墟里抢材料。垮塌的一楼是原来工程队的库房,很多金具材料被埋在里面。25日下午,6.4级的余震发生时,他和队长还有几个同事就正在废墟上清理着材料。余震来时,废墟也在晃动中,问他怕不怕,他回答说,“看着没倒的柱子在摇晃,怎么不怕呢?可现在是非常时期,抢修工作都用得上这些材料啊。抢出一点是一点。尤其是金具,挖出来就可以用的。”
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言,凭着一份对集体的热爱与坚持,冯敏和他的同事硬是废墟里抢出多吨金具材料,大大减少地震所带来的损失。
作为队里专职的安全员,他深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恢复抢修工作以来,每次工作前的安全措施检查,他都坚持按程序进行,绝对不允许在施工中发生不必要的安全失误。
人物三:赵安军,40岁,外线一班班长。灾难当天,他正带领班组在“土电支”电力线路工作现场进行施工作业。突然天降横祸,在通讯无法联络的情况下,赵安军迅速带领全班赶回工程队。看到倒塌了办公楼,队员们马上用手中仅有的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