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震救灾保电――记重庆江津供电局援川保供电队队长、共产党员徐郁
2008-06-20 13:10:08 来源:重庆江津供电局
A-
A+
电力18讯: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突如其来的8.0级强烈地震后,重庆江津供电局抗震救灾保供电突击队队长、共产党员徐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突击队员们一路转战四川绵阳、安县和北川县灾区执行援川保电任务,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团结协作,用汗水谱写了一曲曲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保供电的壮丽凯歌,树立了电力人履行职责、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
灾情就是命令! 13日中午,江津供电局在接到重庆市电力公司抗震救灾命令后,迅速组建了一支由生产技术部主任徐郁为队长的抗震救灾保供电突击队,调集一台应急用电的发电车和一辆后勤保障车入川支援。
由于时间紧迫,徐郁来不及与家人告别,来不及吃午饭,当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将光明尽快送到灾区。他带领突击队员立即赶赴灾区。
为三万灾民提供保电
天黑时到达成都。“我们希望立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为救援工作实施保电。”徐郁对前来迎接他们的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同志请战。急切的请求令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同志感动不已。随后,他们被安排到绵阳九州体育馆为那里的三万多灾民的照明和医疗保电。
22点30分,他带领突击队员们赶到了绵阳。整个绵阳城因电力中断一片漆黑。当徐郁顺着车灯的光亮望去,不禁惊呆了:目之所及,处处危房,满街帐篷,一片狼籍……昔日中国科学城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安顿好后,徐郁召集大家开了一个会议,要求大家在抗震保电工作中,要统一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发扬“追求卓越、努力超越”的企业精神,圆满地完成局党委交给的此次抗震救灾保电工作任务,为重庆电力争光。
由于地震的破坏,绵阳电网受灾严重,仅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幸存。九州体育馆由一条10千伏单电源供电,一旦失去电力供应,后果不堪设想,为此保电任务十分艰巨。
“发电车启动程序要求所有成员必须牢记,发电车任何时刻都要保证2人以上轮流值守。” 发电车到达指定位置后,徐郁向队员们进行了强调了工作原则,并立即向队员们作出分工,带头进行现场和配电房内设备勘察,迅速安排电缆施放,布置安全措施,要求确保接线无误。很快保电的一切工作布置就绪并试验正常,进入战备状态。一旦有任何异常停电,他们会在两分钟之内将体育馆用电切换由发电车供应,保证体育馆内灾民的照明和医疗的电力供应。
成功解除磷自燃危情
5月15日,在绵阳电业局职工的努力下,体育馆的第二电源抢修完毕恢复双电源供电后,徐郁又带领突击队转战到绵阳安县和清镇,为绵阳启明星磷化工有限公司执行保电任务。
该公司是一家生产黄磷的化工企业,黄磷是一种见空气就要自燃的化学品,平时保存于水中;经过地震后的停电缺水,存于水中的黄磷快要浮出水面,情况万分危急,一旦发生自燃,有害气体会扩散,大火也将危及周边地区居民的人生和财产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来到绵阳启明星磷化工有限公司后,徐郁被当时的情况惊呆了,厂房已经倾斜,到处是刺鼻难闻的味道,他顾不得这些立即与该公司领导取得联系,在该公司电工的指引下,徐郁带领突击队员冒着即将垮塌的危险查勘了配电房,小心翼翼的将电缆引至该公司380伏低压母排上接好电缆,由厂方电工对低压检查完毕后,按程序开启了发电车,送电成功。及时的供电保住了化工厂和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两难的决择
执行完绵阳启明星磷化工有限公司的保电任务后,5月17日,徐郁带领队员们又马不停蹄地紧急驰援北川,以最快的速度将发电车开进北川,为抗灾抢险指挥部和通信、医院等重要场所提供电力保障,为抢险救援提供应急电源。
北川县城是夹在两山之间沟中的城镇,是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电网全部瘫痪,整个地区只能靠突击队的一台发电车保证电力供应。保电工作十分艰苦,操作人员24小时值班,饿了干啃方便面,渴了喝口矿泉水,困了就在狭窄的驾驶室打个盹。
期间不时有强烈的余震发生,周围的楼房继续倒塌,徐郁和保电突击队员们,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保证了发电车在北川源源不断的为抢险机械、医疗救护、灾民生活提供电力保证,为灾区群众送去希望之光。
“这是我人生中,让我最难作出的两难选择,也让我万分感动。”面对一次撤与留的事件,徐郁动情而感慨地回忆道。
5月19日,他们到达北川已经整整3天了,其间不断有余震发生,每次余震滚落的岩石都威胁着队员们的安全。当日又发生了一次6.5级的强烈余震,紧随震后的是电闪雷鸣,狂风骤雨。此时位于北川县城半山腰上因地震山体滑坡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水位在逐渐上涨,最高的一处已经暴涨到离地面40多米,随时面临垮塌的危险,堰塞湖威胁着整个北川县城的安全。
情况十分危急!很多参与当地抢险的队伍在陆续撤离现场,但发电车仍然<
灾情就是命令! 13日中午,江津供电局在接到重庆市电力公司抗震救灾命令后,迅速组建了一支由生产技术部主任徐郁为队长的抗震救灾保供电突击队,调集一台应急用电的发电车和一辆后勤保障车入川支援。
由于时间紧迫,徐郁来不及与家人告别,来不及吃午饭,当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将光明尽快送到灾区。他带领突击队员立即赶赴灾区。
为三万灾民提供保电
天黑时到达成都。“我们希望立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为救援工作实施保电。”徐郁对前来迎接他们的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同志请战。急切的请求令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同志感动不已。随后,他们被安排到绵阳九州体育馆为那里的三万多灾民的照明和医疗保电。
22点30分,他带领突击队员们赶到了绵阳。整个绵阳城因电力中断一片漆黑。当徐郁顺着车灯的光亮望去,不禁惊呆了:目之所及,处处危房,满街帐篷,一片狼籍……昔日中国科学城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安顿好后,徐郁召集大家开了一个会议,要求大家在抗震保电工作中,要统一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发扬“追求卓越、努力超越”的企业精神,圆满地完成局党委交给的此次抗震救灾保电工作任务,为重庆电力争光。
由于地震的破坏,绵阳电网受灾严重,仅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幸存。九州体育馆由一条10千伏单电源供电,一旦失去电力供应,后果不堪设想,为此保电任务十分艰巨。
“发电车启动程序要求所有成员必须牢记,发电车任何时刻都要保证2人以上轮流值守。” 发电车到达指定位置后,徐郁向队员们进行了强调了工作原则,并立即向队员们作出分工,带头进行现场和配电房内设备勘察,迅速安排电缆施放,布置安全措施,要求确保接线无误。很快保电的一切工作布置就绪并试验正常,进入战备状态。一旦有任何异常停电,他们会在两分钟之内将体育馆用电切换由发电车供应,保证体育馆内灾民的照明和医疗的电力供应。
成功解除磷自燃危情
5月15日,在绵阳电业局职工的努力下,体育馆的第二电源抢修完毕恢复双电源供电后,徐郁又带领突击队转战到绵阳安县和清镇,为绵阳启明星磷化工有限公司执行保电任务。
该公司是一家生产黄磷的化工企业,黄磷是一种见空气就要自燃的化学品,平时保存于水中;经过地震后的停电缺水,存于水中的黄磷快要浮出水面,情况万分危急,一旦发生自燃,有害气体会扩散,大火也将危及周边地区居民的人生和财产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来到绵阳启明星磷化工有限公司后,徐郁被当时的情况惊呆了,厂房已经倾斜,到处是刺鼻难闻的味道,他顾不得这些立即与该公司领导取得联系,在该公司电工的指引下,徐郁带领突击队员冒着即将垮塌的危险查勘了配电房,小心翼翼的将电缆引至该公司380伏低压母排上接好电缆,由厂方电工对低压检查完毕后,按程序开启了发电车,送电成功。及时的供电保住了化工厂和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两难的决择
执行完绵阳启明星磷化工有限公司的保电任务后,5月17日,徐郁带领队员们又马不停蹄地紧急驰援北川,以最快的速度将发电车开进北川,为抗灾抢险指挥部和通信、医院等重要场所提供电力保障,为抢险救援提供应急电源。
北川县城是夹在两山之间沟中的城镇,是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电网全部瘫痪,整个地区只能靠突击队的一台发电车保证电力供应。保电工作十分艰苦,操作人员24小时值班,饿了干啃方便面,渴了喝口矿泉水,困了就在狭窄的驾驶室打个盹。
期间不时有强烈的余震发生,周围的楼房继续倒塌,徐郁和保电突击队员们,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保证了发电车在北川源源不断的为抢险机械、医疗救护、灾民生活提供电力保证,为灾区群众送去希望之光。
“这是我人生中,让我最难作出的两难选择,也让我万分感动。”面对一次撤与留的事件,徐郁动情而感慨地回忆道。
5月19日,他们到达北川已经整整3天了,其间不断有余震发生,每次余震滚落的岩石都威胁着队员们的安全。当日又发生了一次6.5级的强烈余震,紧随震后的是电闪雷鸣,狂风骤雨。此时位于北川县城半山腰上因地震山体滑坡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水位在逐渐上涨,最高的一处已经暴涨到离地面40多米,随时面临垮塌的危险,堰塞湖威胁着整个北川县城的安全。
情况十分危急!很多参与当地抢险的队伍在陆续撤离现场,但发电车仍然<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