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伟:河南电力人的骄傲
2008-04-11 08:30:3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近日,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总工会、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妇女联合会、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开展的“首届河南十大爱心助残人士”评选揭晓。2007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濮阳供电公司团委书记、“送光明”青年志愿服务总队队长雷军伟再次荣登榜首,同时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年联合会联合授予“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雷军伟,男,现年34岁,中共党员,现任“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濮阳供电公司团委书记、“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送光明”青年志愿服务总队队长。
对于取得的荣誉和所作的工作,雷军伟和他的同事、家人都很有感悟。
雷军伟:这些年来,我和全市300余名“送光明”青年志愿服务队员一直把助残帮困工作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始终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濮阳市海荣工程公司、濮阳县敬老院共有72名残疾人、孤寡老人,是“送光明”服务队扶弱助残敬老的重点对象。我和队员们不但在生活上、物质上关心他们,更在精神上温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电力人的火热与真诚。2007年,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涵,努力把帮扶工作做到贫困老人的心坎里。安春朝老人偏瘫5年,妻子费景云患乳腺癌10年,偏瘫6年,夫妻几乎没有经济来源还要供养孩子读书,生活极为窘迫。第一次走进安家,我就和安家读高三的孩子碰个面对面,这孩子却不打招呼,一低头就出去了。我体会到孩子心中的自卑。所以,我后来再去他家的时候就给孩子带来了一些励志书。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要给这些弱势群体以物质上的帮助,还要扫除他们精神上的尘埃,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注。今年“六一”,我们为农村留守儿童赠送了价值5000多元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和学习用具。入冬的时候,我们带着棉袄和《奥运福娃》、《做最好的自己》等励志书籍去看望孩子。为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我经常给孩子们写信,其实也可以打电话询问,但我尽量抽时间写信,通信的过程是心灵的交融与碰撞,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付出不求回报,是我的坐右铭,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为我们全体志愿者的共同心声,我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真的能够享受到一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得到什么,但是,人民给了我们集体和我个人很多的荣誉,这些荣誉对我来说是鼓励也是鞭策;是荣誉,更是责任;有压力,更有动力。今后我们会更注重借助现代信息平台,在吸收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典型经验的基础上,瞄准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制高点’,继续自主创新,让“送光明”青年服务志愿集体成为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志愿者刘英:多年来我一直以自己是我公司“送光明”青年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感到自豪和骄傲。不仅因为这是一项光明的事业,更因为这支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去学习、去尊重,作为队长的雷军伟更是一位我极为倾佩的人。
作为一名普通队员,我印象中的他是一个老是笑呵呵,热情、积极,在他的感染下队员们总是能够以一种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服务中,我们队员来说因为工作的关系并不能每一次的志愿活动都能够参加;对于帮扶的对象我们也是以小分队为组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了解的也只是自己分队帮扶的这家人而已,但对雷书记来说,每一次志愿活动都有他的身影,每一个帮扶对象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志愿服务倾注了他全部的精力与爱心。每当和他一起到需要帮扶的人家中,听到他们如亲人们的呼喊他,“雷书记,你来啦!坐,快坐……”这种场景总会让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以前,每当看到或听到一些不幸的人遇到的不幸之事,我和大多数人的态度是相同的,总会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也报有一种杯水车薪的无力感;总认为以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做什么呢?能帮上什么呢?总以为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就是这样的想法让我从未真正的行动过。可是在志愿服务中,在和雷书记的交谈中,我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很多很多幸福的事情。对于我们帮扶的这些人来说,我们能够给予的实际上很少很少,只是购买了一些生活上的必需品、替他们打扫打扫房间、干干家务……可是我们得到的是他们无比的尊重、信赖,这种付出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在他们的身上我也学会了知足、学会了珍惜。在帮扶中经常会听到雷书记说,“近段有困难吗?有事就说,咱们一起解决。”很朴实的一句话,但就是这样的一句话,不仅感动着需要帮助的人,也感动着我们每一位队员。
他当选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和首届河南十大爱心助残人士我一点都不惊讶,在我看来这是意料之中,是必然的。从“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到“河南省电力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到“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再到“首届河南十大爱心助残人士”,每一步他都走的坚实而自信。在他的带领下,和我一样的年轻的队员们义无返顾、无怨无悔地付出着、快乐着......
妻子韩社芳:今年是我们结婚十周年,纪念日那天他出差在<
雷军伟,男,现年34岁,中共党员,现任“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濮阳供电公司团委书记、“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送光明”青年志愿服务总队队长。
对于取得的荣誉和所作的工作,雷军伟和他的同事、家人都很有感悟。
雷军伟:这些年来,我和全市300余名“送光明”青年志愿服务队员一直把助残帮困工作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始终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濮阳市海荣工程公司、濮阳县敬老院共有72名残疾人、孤寡老人,是“送光明”服务队扶弱助残敬老的重点对象。我和队员们不但在生活上、物质上关心他们,更在精神上温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电力人的火热与真诚。2007年,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涵,努力把帮扶工作做到贫困老人的心坎里。安春朝老人偏瘫5年,妻子费景云患乳腺癌10年,偏瘫6年,夫妻几乎没有经济来源还要供养孩子读书,生活极为窘迫。第一次走进安家,我就和安家读高三的孩子碰个面对面,这孩子却不打招呼,一低头就出去了。我体会到孩子心中的自卑。所以,我后来再去他家的时候就给孩子带来了一些励志书。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要给这些弱势群体以物质上的帮助,还要扫除他们精神上的尘埃,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注。今年“六一”,我们为农村留守儿童赠送了价值5000多元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和学习用具。入冬的时候,我们带着棉袄和《奥运福娃》、《做最好的自己》等励志书籍去看望孩子。为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我经常给孩子们写信,其实也可以打电话询问,但我尽量抽时间写信,通信的过程是心灵的交融与碰撞,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付出不求回报,是我的坐右铭,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为我们全体志愿者的共同心声,我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真的能够享受到一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得到什么,但是,人民给了我们集体和我个人很多的荣誉,这些荣誉对我来说是鼓励也是鞭策;是荣誉,更是责任;有压力,更有动力。今后我们会更注重借助现代信息平台,在吸收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典型经验的基础上,瞄准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制高点’,继续自主创新,让“送光明”青年服务志愿集体成为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志愿者刘英:多年来我一直以自己是我公司“送光明”青年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感到自豪和骄傲。不仅因为这是一项光明的事业,更因为这支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去学习、去尊重,作为队长的雷军伟更是一位我极为倾佩的人。
作为一名普通队员,我印象中的他是一个老是笑呵呵,热情、积极,在他的感染下队员们总是能够以一种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服务中,我们队员来说因为工作的关系并不能每一次的志愿活动都能够参加;对于帮扶的对象我们也是以小分队为组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了解的也只是自己分队帮扶的这家人而已,但对雷书记来说,每一次志愿活动都有他的身影,每一个帮扶对象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志愿服务倾注了他全部的精力与爱心。每当和他一起到需要帮扶的人家中,听到他们如亲人们的呼喊他,“雷书记,你来啦!坐,快坐……”这种场景总会让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以前,每当看到或听到一些不幸的人遇到的不幸之事,我和大多数人的态度是相同的,总会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也报有一种杯水车薪的无力感;总认为以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做什么呢?能帮上什么呢?总以为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就是这样的想法让我从未真正的行动过。可是在志愿服务中,在和雷书记的交谈中,我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很多很多幸福的事情。对于我们帮扶的这些人来说,我们能够给予的实际上很少很少,只是购买了一些生活上的必需品、替他们打扫打扫房间、干干家务……可是我们得到的是他们无比的尊重、信赖,这种付出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在他们的身上我也学会了知足、学会了珍惜。在帮扶中经常会听到雷书记说,“近段有困难吗?有事就说,咱们一起解决。”很朴实的一句话,但就是这样的一句话,不仅感动着需要帮助的人,也感动着我们每一位队员。
他当选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和首届河南十大爱心助残人士我一点都不惊讶,在我看来这是意料之中,是必然的。从“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到“河南省电力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到“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再到“首届河南十大爱心助残人士”,每一步他都走的坚实而自信。在他的带领下,和我一样的年轻的队员们义无返顾、无怨无悔地付出着、快乐着......
妻子韩社芳:今年是我们结婚十周年,纪念日那天他出差在<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