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长汀县四都供电所所长许永忠
2008-04-23 15:11:3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本网讯 “第一季度各项工业指标都排在全市前列,实现工业开门红、财政开门红,这得利于福建电力公司快速组织抢修。”受灾严重的长汀县县长林旭高兴地说。回忆起抗冰抢险保供电的日日夜夜,人们不会忘记长汀县四都供电所那位铁骨铮铮的汉子----许永忠。
许永忠,1974年出生,身材粗壮结实,他曾是一名野战军,在一次全师100米射击比赛中还获得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95年转业以来,在外线工作领域里英勇善战,2006年担任四都供电所所长,管辖四都镇、红山乡的供电任务。
在长汀县遭到冰雪寒流袭击中,四都供电所有24个行政村受到重创,其中有17个行政村是革命基点村。四都镇与江西交界,灾情发生得最早,也最重,2008年1月26日,星期六,许永忠送八岁的女儿去学校画画,值班员打电话告知毛竹压倒在10千伏同仁线,造成线路跳闸。在外线工作多年的他立即感到事态严重,他立刻从县城赶回供电所。回到所里,他立即组织带领全所7个能干外线的员工开展线路巡查和排障。同仁线被压的部位在主线最高的藤子洞山,天气异常寒冷,还下着小雨,他和队员们一起冒着刺骨的严寒和雨雪,踏雪破冰,艰难地进行清障抢修。藤子洞山毛竹、树木多,满山遍野的冰冻,遇到被冰封住过不了的地方,就趴在冰面上,缓慢谨慎地滚过去;电杆冻住了就用柴刀一点一点地刨,雨雪不断地钻进他们的衣服里,身上的衣服几乎变成了冰衣,冻得红肿的双手有时连工具都难以握住。由于没想到抢修难度那么大,事先没有准备什么吃的,渴了、饿了,只好拿冰块和野果子充饥。当把那条线路的3台配变恢复送电,回到所里吃晚饭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而他们连午饭还没吃。
春节前,进入了电网永久性抢修恢复阶段,龙岩供电系统6支抢修队伍共700多人进驻四都镇、红山乡帮助抢修。许永忠由原来的抢修队长转型为指挥官和后勤部长。四都镇在全县的乡镇版图面积中排第二位,但四都和红山的人口却是全县最少的,自然村非常多,村民居住很分散,受灾线路都在深山里,线路非常长,档距很大,在日常的线路维护量中就比别的乡镇要大好几倍,如今山上积冰,抢修难度更是大。外来队伍不熟悉情况,供电所要负责摸清受灾情况,合理安排抢修的进度;要将线路走廊、开关的情况等告知施工队;要做好停送电的工作,确保抢修队安全抢修;为施工队调集辅助工等等。用当地的一句俗语是“锣鼓咚咚,萝卜大葱”,大事小事都得做,每天没完没了的事。在下坪村抢修时,村里很少青壮年,许所长考虑到年纪较大的人不能让他们当辅助工,他就请求镇里出面,从未受灾的村里组织人参加抢修。春节期间车辆难找,他动用各种关系到处联系车辆,解决电杆运送问题。在抢修工地,经常听到有人夸他,物资供应到位,后勤保障有力,组织协调能力强。
“在抢修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运送柴油机,我还真担心在规定时间内完不任务。”许永忠说。由于灾情在不断发生,受灾面太大,到农历年二十八,一部分村落无法在春节前恢复正常供电,为使受灾用户在大年三十有电碾米,能收看到春晚,在上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四都、红山两乡镇共调集了43台柴油发电机。上斜、姜斜等自然村座落在山坳里,当运载柴油发电机的车驶到离村还有两公路的地方,山路泥泞,又有毛竹趴伏在路面,车上不去。为了确保安全,许永忠果断地叫人把柴油机拆卸下来,采用肩挑手抬的方法抬进去,在村民的共同帮助下重达1-2吨的柴油发电机被艰难地送到安装点进行安装。经过两天的连续奋战,当最后一台柴油机轰鸣起动时已是大年二十九的晚上七点多了。四都供电所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悬在他心中的石头落下来了。
在抗冰抢险的日日夜夜里,许永忠身先士卒,始终坚守在抗冰保电最前线,两、三点钟吃午饭、晚上七、八点吃晚饭成了常事,有时往往一包方便面就解决了一餐。元宵节那天,在外援抢修队的努力下,红寮支线的四个配变台区已修好具备送电条件,为了确保元宵节灯亮起来,他还亲自带领操作人员对已抢修好的线路和接户线进行巡查,回到供电所吃晚饭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了。父亲脑血栓和中风,常年卧病在床,非常想念许永忠,而许永忠顾不上回家看望年迈的母亲和生病的父亲,每天只能通过打电话问候父母,只在过年的时候回家陪老人吃了一个小时的团圆饭,他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哪里就有供电员工”的誓言。(余小娟 邱建生)
许永忠,1974年出生,身材粗壮结实,他曾是一名野战军,在一次全师100米射击比赛中还获得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95年转业以来,在外线工作领域里英勇善战,2006年担任四都供电所所长,管辖四都镇、红山乡的供电任务。
在长汀县遭到冰雪寒流袭击中,四都供电所有24个行政村受到重创,其中有17个行政村是革命基点村。四都镇与江西交界,灾情发生得最早,也最重,2008年1月26日,星期六,许永忠送八岁的女儿去学校画画,值班员打电话告知毛竹压倒在10千伏同仁线,造成线路跳闸。在外线工作多年的他立即感到事态严重,他立刻从县城赶回供电所。回到所里,他立即组织带领全所7个能干外线的员工开展线路巡查和排障。同仁线被压的部位在主线最高的藤子洞山,天气异常寒冷,还下着小雨,他和队员们一起冒着刺骨的严寒和雨雪,踏雪破冰,艰难地进行清障抢修。藤子洞山毛竹、树木多,满山遍野的冰冻,遇到被冰封住过不了的地方,就趴在冰面上,缓慢谨慎地滚过去;电杆冻住了就用柴刀一点一点地刨,雨雪不断地钻进他们的衣服里,身上的衣服几乎变成了冰衣,冻得红肿的双手有时连工具都难以握住。由于没想到抢修难度那么大,事先没有准备什么吃的,渴了、饿了,只好拿冰块和野果子充饥。当把那条线路的3台配变恢复送电,回到所里吃晚饭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而他们连午饭还没吃。
春节前,进入了电网永久性抢修恢复阶段,龙岩供电系统6支抢修队伍共700多人进驻四都镇、红山乡帮助抢修。许永忠由原来的抢修队长转型为指挥官和后勤部长。四都镇在全县的乡镇版图面积中排第二位,但四都和红山的人口却是全县最少的,自然村非常多,村民居住很分散,受灾线路都在深山里,线路非常长,档距很大,在日常的线路维护量中就比别的乡镇要大好几倍,如今山上积冰,抢修难度更是大。外来队伍不熟悉情况,供电所要负责摸清受灾情况,合理安排抢修的进度;要将线路走廊、开关的情况等告知施工队;要做好停送电的工作,确保抢修队安全抢修;为施工队调集辅助工等等。用当地的一句俗语是“锣鼓咚咚,萝卜大葱”,大事小事都得做,每天没完没了的事。在下坪村抢修时,村里很少青壮年,许所长考虑到年纪较大的人不能让他们当辅助工,他就请求镇里出面,从未受灾的村里组织人参加抢修。春节期间车辆难找,他动用各种关系到处联系车辆,解决电杆运送问题。在抢修工地,经常听到有人夸他,物资供应到位,后勤保障有力,组织协调能力强。
“在抢修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运送柴油机,我还真担心在规定时间内完不任务。”许永忠说。由于灾情在不断发生,受灾面太大,到农历年二十八,一部分村落无法在春节前恢复正常供电,为使受灾用户在大年三十有电碾米,能收看到春晚,在上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四都、红山两乡镇共调集了43台柴油发电机。上斜、姜斜等自然村座落在山坳里,当运载柴油发电机的车驶到离村还有两公路的地方,山路泥泞,又有毛竹趴伏在路面,车上不去。为了确保安全,许永忠果断地叫人把柴油机拆卸下来,采用肩挑手抬的方法抬进去,在村民的共同帮助下重达1-2吨的柴油发电机被艰难地送到安装点进行安装。经过两天的连续奋战,当最后一台柴油机轰鸣起动时已是大年二十九的晚上七点多了。四都供电所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悬在他心中的石头落下来了。
在抗冰抢险的日日夜夜里,许永忠身先士卒,始终坚守在抗冰保电最前线,两、三点钟吃午饭、晚上七、八点吃晚饭成了常事,有时往往一包方便面就解决了一餐。元宵节那天,在外援抢修队的努力下,红寮支线的四个配变台区已修好具备送电条件,为了确保元宵节灯亮起来,他还亲自带领操作人员对已抢修好的线路和接户线进行巡查,回到供电所吃晚饭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了。父亲脑血栓和中风,常年卧病在床,非常想念许永忠,而许永忠顾不上回家看望年迈的母亲和生病的父亲,每天只能通过打电话问候父母,只在过年的时候回家陪老人吃了一个小时的团圆饭,他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哪里就有供电员工”的誓言。(余小娟 邱建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