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冰抢险:浸透汗水的忠诚――抗冰先进集体代表云南电网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送电一处
2008-03-27 11:26:3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云南电网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送电一处代表
今年1月中旬以来,数十年不遇的冰灾侵袭云南,云南电网公司广大干部员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用辛勤的汗水、沸腾的热血甚至宝贵的生命在抗冰保供电一线铸就了“责任南网、和谐南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万家灯火、南网情深”。其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成绩可喜可贺。让我们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讲述,感受他们的无私奉献与付出! 粤电湛电表彰2007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我是云南送变电公司送电一处主任邵辉,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抗冰抢险:浸透汗水的忠诚》。 热血铸就光明――追记江西省南城县建昌供电所共产党员黄快生
历时一个多月的抗冰抢险结束了,回到家中,当5岁的儿子欢快地扑向我,连声叫道“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的时候,泪水决堤般奔涌而出,带着骄
傲,带着辛酸。那一幕幕用生命与冰雪作战的故事历历在目,对于没有亲身经过的人来说,抗冰抢险更像一部史诗般的电影,而我却有幸走进银幕里和同事们一起成为这部电影的主角。 为电力事业奉献光和热――追记湖南省桂阳县樟市水电管理站站长曹述军
1月22日22时,送电一处党支部书记谢霖刚刚到家,手机突然响起来,他接到了支援贵州抗冰抢险的任务。第二天,谢霖一行13人就带着廖泽龙总经理授予的先遣队旗帜,踏上了开往贵州的列车。 追记江西省南城县供电公司农电工黄快生
送电一处副主任杨金国当时正在云南电网重点工程500千伏景墨线施工工地,接到抗冰抢险任务的当天,他就赶到了昆明,从烈日炎炎的景洪到冰天雪地的昭通,他们甚至来不及为自己准备一件冬衣。
在此次抗冰抢险中,送电一处100余名干部员工兵分三路,分赴昭通、贵州、曲靖参加抗冰抢险,成为云南电网最先到达抢险现场,承担任务最难、最险、最多、最重,参与抢险时间最长及完成任务最快的一支抢险奇兵!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意志较量的战斗!面对紧迫的工期和恶劣的自然条件,送电一处的抢修人员科学策划,将工期排到以小时来计算。每天天刚蒙蒙亮,各施工现场就已忙得热火朝天,中午要么吃盒饭,要么吃干粮,经常都要工作到天黑以后才打着手电下山。有时为了尽快搬运材料,施工人员彻夜奋战。到抢修后期,半数以上的抢险人员都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但是没有一个人因此离开岗位。
繁重的任务是考验,更是锤炼。在贵州,仅500千伏福贵线就倒塔13基,受损15基,单是搬运新塔材就达300多吨;在昭通,仅220千伏大镇线就有114处受损点,而有效工期只有14天;平时抢修一条500千伏线路需要3个月,而在500千伏宣曲线,我们却只有11天。每个人心中都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是对我们体能极限的考验,这是对我们意志品质的考验,这更是对我们责任情怀的考验。为高效完成抢修任务,送电一处成立了7支党员突击队,鲜红的党旗飘扬在20多个抢修现场,大家日夜奋战在冰天雪地里。
作为抢修负责人,送电一处主任工程师袁泉为了检查抢修情况,常常亲自攀爬铁塔,刺骨的寒风冻得他脸色发紫,双手僵硬,防寒手套太笨重,他便徒手攀爬,待爬到塔顶,手已冻得不听使唤,哪怕是拧紧一颗螺帽,都要使出浑身力气。放线、收线……平时一个简单的动作,此时做起来却分外艰难。2月15日至27日,袁泉带领抢险队每天都要工作至晚上10点,最迟的一天晚上,干到凌晨2点。
送电一处副主任文华一直患有严重的痛风,另一副主任杨金国则刚做完肾病手术,接到抗冰抢险任务的时候,他们俩谁也没吭声,像以往一样,背起行囊奔赴现场。他们带领抢险队伍奋战在任务最艰巨的220千伏大镇线。在这冰雪连天的日子里,两位年轻的副主任面对所有人的关心时都微笑着说:不用担心,这个天然的冰柜,已经将所有的病痛都冻住了。然而,当大家都入睡以后,我却看到他们因疼痛而紧锁的眉头。
送电一处贵州抢险队职工杨增荣,从1月26日起就在遵义鸭溪220千伏金鸭线参与抢险。在冰雪泥泞的山路上,上山要手脚并用地爬,下山要不停地跑,才不至于滑倒在冰路上!就这样,每天3公里的山路,早上爬上去,晚上冲下来,这对于患有肾结石的他
今年1月中旬以来,数十年不遇的冰灾侵袭云南,云南电网公司广大干部员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用辛勤的汗水、沸腾的热血甚至宝贵的生命在抗冰保供电一线铸就了“责任南网、和谐南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万家灯火、南网情深”。其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成绩可喜可贺。让我们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讲述,感受他们的无私奉献与付出! 粤电湛电表彰2007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我是云南送变电公司送电一处主任邵辉,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抗冰抢险:浸透汗水的忠诚》。 热血铸就光明――追记江西省南城县建昌供电所共产党员黄快生
历时一个多月的抗冰抢险结束了,回到家中,当5岁的儿子欢快地扑向我,连声叫道“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的时候,泪水决堤般奔涌而出,带着骄
傲,带着辛酸。那一幕幕用生命与冰雪作战的故事历历在目,对于没有亲身经过的人来说,抗冰抢险更像一部史诗般的电影,而我却有幸走进银幕里和同事们一起成为这部电影的主角。 为电力事业奉献光和热――追记湖南省桂阳县樟市水电管理站站长曹述军
1月22日22时,送电一处党支部书记谢霖刚刚到家,手机突然响起来,他接到了支援贵州抗冰抢险的任务。第二天,谢霖一行13人就带着廖泽龙总经理授予的先遣队旗帜,踏上了开往贵州的列车。 追记江西省南城县供电公司农电工黄快生
送电一处副主任杨金国当时正在云南电网重点工程500千伏景墨线施工工地,接到抗冰抢险任务的当天,他就赶到了昆明,从烈日炎炎的景洪到冰天雪地的昭通,他们甚至来不及为自己准备一件冬衣。
在此次抗冰抢险中,送电一处100余名干部员工兵分三路,分赴昭通、贵州、曲靖参加抗冰抢险,成为云南电网最先到达抢险现场,承担任务最难、最险、最多、最重,参与抢险时间最长及完成任务最快的一支抢险奇兵!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意志较量的战斗!面对紧迫的工期和恶劣的自然条件,送电一处的抢修人员科学策划,将工期排到以小时来计算。每天天刚蒙蒙亮,各施工现场就已忙得热火朝天,中午要么吃盒饭,要么吃干粮,经常都要工作到天黑以后才打着手电下山。有时为了尽快搬运材料,施工人员彻夜奋战。到抢修后期,半数以上的抢险人员都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但是没有一个人因此离开岗位。
繁重的任务是考验,更是锤炼。在贵州,仅500千伏福贵线就倒塔13基,受损15基,单是搬运新塔材就达300多吨;在昭通,仅220千伏大镇线就有114处受损点,而有效工期只有14天;平时抢修一条500千伏线路需要3个月,而在500千伏宣曲线,我们却只有11天。每个人心中都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是对我们体能极限的考验,这是对我们意志品质的考验,这更是对我们责任情怀的考验。为高效完成抢修任务,送电一处成立了7支党员突击队,鲜红的党旗飘扬在20多个抢修现场,大家日夜奋战在冰天雪地里。
作为抢修负责人,送电一处主任工程师袁泉为了检查抢修情况,常常亲自攀爬铁塔,刺骨的寒风冻得他脸色发紫,双手僵硬,防寒手套太笨重,他便徒手攀爬,待爬到塔顶,手已冻得不听使唤,哪怕是拧紧一颗螺帽,都要使出浑身力气。放线、收线……平时一个简单的动作,此时做起来却分外艰难。2月15日至27日,袁泉带领抢险队每天都要工作至晚上10点,最迟的一天晚上,干到凌晨2点。
送电一处副主任文华一直患有严重的痛风,另一副主任杨金国则刚做完肾病手术,接到抗冰抢险任务的时候,他们俩谁也没吭声,像以往一样,背起行囊奔赴现场。他们带领抢险队伍奋战在任务最艰巨的220千伏大镇线。在这冰雪连天的日子里,两位年轻的副主任面对所有人的关心时都微笑着说:不用担心,这个天然的冰柜,已经将所有的病痛都冻住了。然而,当大家都入睡以后,我却看到他们因疼痛而紧锁的眉头。
送电一处贵州抢险队职工杨增荣,从1月26日起就在遵义鸭溪220千伏金鸭线参与抢险。在冰雪泥泞的山路上,上山要手脚并用地爬,下山要不停地跑,才不至于滑倒在冰路上!就这样,每天3公里的山路,早上爬上去,晚上冲下来,这对于患有肾结石的他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