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战线一老兵----记长泰武安供电所王炳忠所长
2008-01-16 10:38:1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当过兵的就是不一样,做起事来讲效率,风风火火的。”说起福建长泰武安供电所王炳忠所长,戴先生就举起大拇指,赞不绝口。2007年11月17日,是戴先生创办的企业开业的好日子,但在16日下午他才发现,工厂通电的事却忘了安排,戴先生忙向王炳忠所长求助。王所长二话没说,当即带人勘察现场,开单派料,竖杆架线,一直忙到17日凌晨,赶上了开业的良辰吉时。“一个字,快。利索办事,解企业所急”,戴先生很是满意。
而像戴先生这样夸奖王炳忠的人,不在少数。这位军人出身的电力人,名声在外了,被评为漳州电业局优秀共产党员。难怪供电所的员工们骄傲地称:“如果用民意测评,我们的王所长肯定得满分。”
群众的要求就是命令
王炳忠所长,今年56岁,曾先后在东海舰队、南海舰队的导弹护卫舰上当了6年机电兵。1977年,退伍后他就在长泰县上存水电站工作6年,后转到岩溪变电站当班长、外线队队长,1999年8月到古农供电所当所长,今年4月又调任武安供电所掌柜当家。算下来,他已有31年党龄,在农电第一线奋斗40多年了。
武安供电所是个大所,占了长泰供电公司的半壁江山,下辖2个乡镇、1个开发区、1个旅游区,共13个行政村,有350个台区的供电任务,客户1.5万户,10千伏高压线180千米,0.4千伏低压线200千米。家大业大,但王炳忠却从容视之。为民掌灯,他深知肩上的责任。
“群众有事说话了,就是在下达命令”,这是王炳忠的信条。积山村村民郑某家空调不能启动,不怪自家低压线路,而是对供电所意见不小。王炳忠上门走访后,发现了问题根源,调相改线后,空调就送出了凉爽的风,郑某转怨为喜。官山工业区有企业50多家,企业的事,多如牛毛,诸如保险丝断了、线路短路等小问题天天有,王炳忠也是随叫随到,大问题那更是不用说,全力以赴解决。一次雨天时,某纸业有限公司一个10千伏的高压计量遭到雷击烧毁了,王炳忠闻讯,迅速赶到现场,冒雨带领人马更换抢修,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的用电需求,得到企业的好评。
在王炳忠心目中,客户的事无小事,也没有办不成的事。十里支线某企业,2公里的线路用了20多年,不仅电线老化,而且线路布局不合理。王炳忠为企业所想,优化线路,只拉400多米,不仅提高了供电质量,而且为企业节约材料和费用。京元村一农户盖新房,王炳忠现场勘察后,决定修改电力通道,不仅使该户人家用电无忧,也使邻近的8户人家方便用电。员工们挺自豪的:“我们的所长每天都在当雷锋。”
老兵带头冲
事无巨细,亲历亲为,这是王炳忠的一贯作风。在每一次出队、每个工作现场,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砍树砍竹他亲自爬上爬下,抬着100多公斤重的真空开关上山也有过与民工一起,员工们形容他们的所长:“就像个民工。”
电力通道清障,涉及群众利益,向来是件头疼的事。王炳忠主动迎难而上,细心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获亭线段,有一片群众种的巨尾桉约800米,威胁着线路的安全,但业主固执己见,只谈利不谈安全,王炳忠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了业主,几千棵巨尾桉全部砍倒。上蔡至广坑段线路20多千米,沿线桉树绿竹密布,不时会闹个跳闸等问题,王炳忠一一登门拜访,与业主沟通谈心,一个月内就全部清障完毕,让沿线群众用上了舒心电。
革命的人永远年轻。今年5月的圣帕台风,驻泰部队段线路一丛竹子倒下靠在线路上,造成短路,王炳忠接到鹤亭村群众报告后,早上5点多就带队出发,在山沟里、竹园中闯荡,搜寻着“闹事者”,一直忙到11点多才排除故障,又冷又饿的,整一个成泥人了。溪东、十里、积山3个村,今年被列为新农村电气化村。供电所只是当配角,但王炳忠也认真打好下手,施工队遇到困难,他就及时出面协调,使这项“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工作顺利开展,7月中旬开工,12月底就全面完成,通过验收。多种经营企业董事长叶聪国感动地说:一个老同志,却从不言老,跟年轻人一起冲锋陷阵。有30年工龄的老员工杨金星也很佩服王炳忠:“我跟他说,咱年纪大了就服老吧,你大小也是个所长,就在后面押阵也没人会嚼舌头,但他就不肯,而且咱们要是动作慢一点,就跟不上他了。”
这样的奔波,日子长了,事情办多了,也就习惯了。“也没做什么大事,就只是尽本份”,这话成了王炳忠的口头禅。
“咱们的老班长”
武安所家当挺大,但人手却不多,除去3名女员工管后勤外,能出门的男员工就只有7个人。因此,带出一支短小精悍的“特种部队”,就成了王炳忠的首要任务了。
带兵作战,王炳忠是老兵,对这一老本行太熟悉了
而像戴先生这样夸奖王炳忠的人,不在少数。这位军人出身的电力人,名声在外了,被评为漳州电业局优秀共产党员。难怪供电所的员工们骄傲地称:“如果用民意测评,我们的王所长肯定得满分。”
群众的要求就是命令
王炳忠所长,今年56岁,曾先后在东海舰队、南海舰队的导弹护卫舰上当了6年机电兵。1977年,退伍后他就在长泰县上存水电站工作6年,后转到岩溪变电站当班长、外线队队长,1999年8月到古农供电所当所长,今年4月又调任武安供电所掌柜当家。算下来,他已有31年党龄,在农电第一线奋斗40多年了。
武安供电所是个大所,占了长泰供电公司的半壁江山,下辖2个乡镇、1个开发区、1个旅游区,共13个行政村,有350个台区的供电任务,客户1.5万户,10千伏高压线180千米,0.4千伏低压线200千米。家大业大,但王炳忠却从容视之。为民掌灯,他深知肩上的责任。
“群众有事说话了,就是在下达命令”,这是王炳忠的信条。积山村村民郑某家空调不能启动,不怪自家低压线路,而是对供电所意见不小。王炳忠上门走访后,发现了问题根源,调相改线后,空调就送出了凉爽的风,郑某转怨为喜。官山工业区有企业50多家,企业的事,多如牛毛,诸如保险丝断了、线路短路等小问题天天有,王炳忠也是随叫随到,大问题那更是不用说,全力以赴解决。一次雨天时,某纸业有限公司一个10千伏的高压计量遭到雷击烧毁了,王炳忠闻讯,迅速赶到现场,冒雨带领人马更换抢修,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的用电需求,得到企业的好评。
在王炳忠心目中,客户的事无小事,也没有办不成的事。十里支线某企业,2公里的线路用了20多年,不仅电线老化,而且线路布局不合理。王炳忠为企业所想,优化线路,只拉400多米,不仅提高了供电质量,而且为企业节约材料和费用。京元村一农户盖新房,王炳忠现场勘察后,决定修改电力通道,不仅使该户人家用电无忧,也使邻近的8户人家方便用电。员工们挺自豪的:“我们的所长每天都在当雷锋。”
老兵带头冲
事无巨细,亲历亲为,这是王炳忠的一贯作风。在每一次出队、每个工作现场,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砍树砍竹他亲自爬上爬下,抬着100多公斤重的真空开关上山也有过与民工一起,员工们形容他们的所长:“就像个民工。”
电力通道清障,涉及群众利益,向来是件头疼的事。王炳忠主动迎难而上,细心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获亭线段,有一片群众种的巨尾桉约800米,威胁着线路的安全,但业主固执己见,只谈利不谈安全,王炳忠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了业主,几千棵巨尾桉全部砍倒。上蔡至广坑段线路20多千米,沿线桉树绿竹密布,不时会闹个跳闸等问题,王炳忠一一登门拜访,与业主沟通谈心,一个月内就全部清障完毕,让沿线群众用上了舒心电。
革命的人永远年轻。今年5月的圣帕台风,驻泰部队段线路一丛竹子倒下靠在线路上,造成短路,王炳忠接到鹤亭村群众报告后,早上5点多就带队出发,在山沟里、竹园中闯荡,搜寻着“闹事者”,一直忙到11点多才排除故障,又冷又饿的,整一个成泥人了。溪东、十里、积山3个村,今年被列为新农村电气化村。供电所只是当配角,但王炳忠也认真打好下手,施工队遇到困难,他就及时出面协调,使这项“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工作顺利开展,7月中旬开工,12月底就全面完成,通过验收。多种经营企业董事长叶聪国感动地说:一个老同志,却从不言老,跟年轻人一起冲锋陷阵。有30年工龄的老员工杨金星也很佩服王炳忠:“我跟他说,咱年纪大了就服老吧,你大小也是个所长,就在后面押阵也没人会嚼舌头,但他就不肯,而且咱们要是动作慢一点,就跟不上他了。”
这样的奔波,日子长了,事情办多了,也就习惯了。“也没做什么大事,就只是尽本份”,这话成了王炳忠的口头禅。
“咱们的老班长”
武安所家当挺大,但人手却不多,除去3名女员工管后勤外,能出门的男员工就只有7个人。因此,带出一支短小精悍的“特种部队”,就成了王炳忠的首要任务了。
带兵作战,王炳忠是老兵,对这一老本行太熟悉了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