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奉献 人生价值体现――记重庆市电力公司“十大杰出青年”谢旭
2007-12-19 16:42:3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重庆市江津供电局政工部 王化全
重庆江津供电局有一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年青人,他就是继2004年获得“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今年又获得重庆市电力公司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殊荣的变电运行所所长谢旭。走近谢旭,中等的身材,清瘦的脸,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露出一份坚强和热情……
2001年, 谢旭从学习毕业后到江津供电局参加工作。6年来,他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在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兢兢业业,努力学习完善自已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勇于创新,大胆开拓,立足本职踏实工作,以极高的工作热情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在电力生产战线辛勤工作,为确保安全可靠供电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钻研业务技能 提高技术素质
谢旭到220千伏黄荆堡变电站工作后,虚心向师傅学习,向同事请教,利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变电运行中的倒闸操作、维护和巡视、设备改造等实际工作刻苦钻研,以强烈的求知欲一头扎进各种资料、规程、图纸之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熟练掌握了变电运行工作的各项业务技能,挑起黄荆堡变电站的技术重担。在2003年参加市电力公司和市电力工会组织的“变电运行知识技能竞赛”中取得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被授予“重庆市电力公司技术能手”称号。在变电站任技术专责工作期间,全站未发生一起人员责任事故,无一起由于运行维护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确保了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谢旭不仅努力学习专业技能,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经常参加重庆市电力公司以及该局举办的各种培训班、技术讲座等。目前,已自学完成了重庆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的全部课程以及《计算机网络》本科全部课程。由于他不断地深入学习,树立了对共产主义的忠实信仰,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入党后,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定期向组织汇报工作和思想情况,积极参加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超过了45学时,自学超过30学时,撰写了13000余字的读书笔记。
大胆创新工作 推行先进管理
谢旭除了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外,还勤于思考、努力创新,在变电运行工作中推行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使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制定和完善各种现场管理制度,如图纸资料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巡视卡录音笔使用规范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大大提高了班组、车间的管理水平。其次大力推行微机化管理,利用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结合运行工作的实际需要,编写了缺陷管理、值班查询、电能量计算等软件,方便了车间、班组的基础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还积极开展QC活动,《提高110千伏母线电压质量》一文获得该局优秀成果奖。在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过程中,积极推动全局变电运行技术水平的提升,组织编写变电站典型倒闸操作票、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变电运行管理制度汇编等,为变电运行水平的整体提高奠定了基础。
在实施标准化作业中,他创造性推行了变电运行巡视卡、录音笔制度,在变电运行工作中显出了成效,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黄荆堡变电站就曾利用巡视卡发现了变电站重要设备“苏黄南268耦合电容器”接地螺丝发红的事故隐患,继而避免了一起大的事故发生。目前,作为安全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措施,巡视卡、录音笔已推广到了重庆市电力公司的各供电系统。
工作中,谢旭结合运行工作实际,提出了设备巡视过程中“望、闻、问、切”的四种方法。望,要求做到眼勤。在巡视过程中运行人员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睛,认真进行设备外观检查,通过设备位置、油色、油位等观察到的信息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闻,要求做到鼻勤。针对设备气味来判断设备情况,主要针对设备发热及故障后对故障点的查找上。问,要求做到嘴勤。要求运行人员有好问的精神,不懂就问,而且要多问。切,要求做到手勤。巡视过程发现的问题不能一概报缺陷,对于自己能处理的应尽量动手处理。谢旭经常深入到各变电站进行巡视,在设备巡视过程中,他运用“望、闻、问、切”法,发现了变电站线路接头发红的故障及设备缺陷、隐患共计100多次,为及时消除设备事故、减少损失、保证安全运行,确保江津电网和整个重庆电网的电能输送、安全供电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该局220千伏黄荆堡变电站的老式母线差动保护系统改造中,因要求当天必须完成并送电,加上涉及面又大,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了配合这次改造,尽快完成预案,谢旭主动参与,他提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白天奔波于现场,晚上整理资料,编写了黄荆堡变电站220千伏设备全停<
重庆江津供电局有一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年青人,他就是继2004年获得“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今年又获得重庆市电力公司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殊荣的变电运行所所长谢旭。走近谢旭,中等的身材,清瘦的脸,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露出一份坚强和热情……
2001年, 谢旭从学习毕业后到江津供电局参加工作。6年来,他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在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兢兢业业,努力学习完善自已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勇于创新,大胆开拓,立足本职踏实工作,以极高的工作热情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在电力生产战线辛勤工作,为确保安全可靠供电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钻研业务技能 提高技术素质
谢旭到220千伏黄荆堡变电站工作后,虚心向师傅学习,向同事请教,利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变电运行中的倒闸操作、维护和巡视、设备改造等实际工作刻苦钻研,以强烈的求知欲一头扎进各种资料、规程、图纸之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熟练掌握了变电运行工作的各项业务技能,挑起黄荆堡变电站的技术重担。在2003年参加市电力公司和市电力工会组织的“变电运行知识技能竞赛”中取得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被授予“重庆市电力公司技术能手”称号。在变电站任技术专责工作期间,全站未发生一起人员责任事故,无一起由于运行维护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确保了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谢旭不仅努力学习专业技能,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经常参加重庆市电力公司以及该局举办的各种培训班、技术讲座等。目前,已自学完成了重庆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的全部课程以及《计算机网络》本科全部课程。由于他不断地深入学习,树立了对共产主义的忠实信仰,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入党后,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定期向组织汇报工作和思想情况,积极参加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超过了45学时,自学超过30学时,撰写了13000余字的读书笔记。
大胆创新工作 推行先进管理
谢旭除了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外,还勤于思考、努力创新,在变电运行工作中推行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使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制定和完善各种现场管理制度,如图纸资料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巡视卡录音笔使用规范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大大提高了班组、车间的管理水平。其次大力推行微机化管理,利用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结合运行工作的实际需要,编写了缺陷管理、值班查询、电能量计算等软件,方便了车间、班组的基础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还积极开展QC活动,《提高110千伏母线电压质量》一文获得该局优秀成果奖。在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过程中,积极推动全局变电运行技术水平的提升,组织编写变电站典型倒闸操作票、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变电运行管理制度汇编等,为变电运行水平的整体提高奠定了基础。
在实施标准化作业中,他创造性推行了变电运行巡视卡、录音笔制度,在变电运行工作中显出了成效,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黄荆堡变电站就曾利用巡视卡发现了变电站重要设备“苏黄南268耦合电容器”接地螺丝发红的事故隐患,继而避免了一起大的事故发生。目前,作为安全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措施,巡视卡、录音笔已推广到了重庆市电力公司的各供电系统。
工作中,谢旭结合运行工作实际,提出了设备巡视过程中“望、闻、问、切”的四种方法。望,要求做到眼勤。在巡视过程中运行人员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睛,认真进行设备外观检查,通过设备位置、油色、油位等观察到的信息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闻,要求做到鼻勤。针对设备气味来判断设备情况,主要针对设备发热及故障后对故障点的查找上。问,要求做到嘴勤。要求运行人员有好问的精神,不懂就问,而且要多问。切,要求做到手勤。巡视过程发现的问题不能一概报缺陷,对于自己能处理的应尽量动手处理。谢旭经常深入到各变电站进行巡视,在设备巡视过程中,他运用“望、闻、问、切”法,发现了变电站线路接头发红的故障及设备缺陷、隐患共计100多次,为及时消除设备事故、减少损失、保证安全运行,确保江津电网和整个重庆电网的电能输送、安全供电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该局220千伏黄荆堡变电站的老式母线差动保护系统改造中,因要求当天必须完成并送电,加上涉及面又大,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了配合这次改造,尽快完成预案,谢旭主动参与,他提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白天奔波于现场,晚上整理资料,编写了黄荆堡变电站220千伏设备全停<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