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供电公司夫唱妇随比翼飞
2007-12-20 16:18:0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深山沟里的这对农电夫妻,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用最实在的行动,诠释着农电员工的责任,谱写着他们美丽的人生。
一心前行
■赵建容 文/图
碾垭乡位于四川省西充县与南部县交界处。该乡处在群山环抱中,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有这样一对夫妻,为了让村民们用好电,他们并肩走遍了碾垭乡的每一寸土地。
王鸿今年36岁,妻子陈华比他小1岁。被当地村民视为模范夫妻的两人都热爱着农电事业,并先后成为了西充供电公司的农电工。多年来,王鸿夫妻积极主动地为碾垭乡2000多客户提供热情的服务。尽管面临着维护任务繁重,抄表地区分散等重重困难,但他们仍认真而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客户好评如潮便是他们工作业绩的见证。
夫妻双双爱农电
“我们的工作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痛,并快乐着’。”谈及自己的工作,王鸿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有时上门催收电费,客户不理解,就觉得特别委屈。但每当看到在我们的努力工作下,客户家的灯又重新亮起来,心里又特别高兴。”
如今担任着西充供电公司义兴供电所碾垭电工组长的王鸿已在农电岗位上工作了17个年头。多年来,他始终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全力为他们服务。在当地,很多村民缺乏用电常识。因此,他们怕电,并远离电。经常是一个灯泡坏了,一根灯绳断了都会给农电工们打电话,请求帮助。遇上这样的事情王鸿从不抱怨。他总是二话不说,骑上摩托车就往报修地赶。农村的夜晚特别黑,山路特别崎岖。妻子陈华十分担心丈夫的安全。王鸿出任务没回来,不管多晚,她总是无法入睡。后来,爱夫情切的她主动请缨给丈夫当助手。王鸿出任务时,陈华就为他背工具包,扶梯子,坐在摩托车后座用歌声驱赶黑夜的清冷。时间长了,她也爱上了农电工作,并主动向丈夫请教相关知识。2005年,陈华通过考试,正式成为了西充供电公司的一名专职农电工。
家事、公事两相难
专职电工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每当故障出现,他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这些年来,陈华习惯了丈夫的忙碌和早出晚归。没有成为农电工之前,她为王鸿操持好家庭,照顾好老人、孩子。当陈华正式成为一名农电工以后,如何兼顾工作和家庭的问题颇让她费了一番脑筋。
“忙里偷闲呗!”陈华很快地找到了解决方法。“工作上我严格要求自己,至今仍在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很忙,只能忙里偷闲地做些家务事情。因此经常忽略儿子。”说到自己的孩子,陈华的眼睛黯淡下来,低声说,“最对不起的就是他了。”
陈华的儿子王祥旭今年12岁,性格有些内向。王鸿夫妻一直为此十分自责。因为他们认为,在孩子个性养成的那段时间,他们因为忙工作而忽略了他。孩子还小的时候,王鸿时常会在晚上接到报修电话,为了安全,夫妻俩只好把儿子反锁在家里。有一次处理完故障已经是凌晨1时许。回到家里,看见小祥旭脸上挂着泪痕,趴在地上睡着了。那一刻,夫妻俩泣不成声。
2006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的早晨。夫妻俩答应儿子进城玩一天。可出门不久,王鸿的手机就响了,敬二垭村线路故障,全村无电。看着兴高采烈的儿子,王鸿很为难。“你陪他去吧!”他对妻子说。话刚一出口,儿子撒腿就跑:“全世界就你一个人忙,大年初一都忙!”望着儿子跑远的背影,夫妻俩默默地对视了一下,回家换好工作服,骑上摩托车,直奔故障现场。“那个大年初一,我一辈子都记得。”陈华眼里噙着泪水。
愿为农电献余生
碾垭乡地处缺水区,每年必须依靠提灌站抽来南部县升钟水库的水才能保证全乡农业生产用水。因此,每年的7月是王鸿和陈华最忙的时候。在这一个月里,他们把儿子托付给邻居,全身心地投入对全乡提灌站的检修维护工作中。“8月份旱季来临时,我们乡的村民们却不担心灌溉的问题,看到从提灌里哗哗流出的水,我们的心里特别高兴。”
王鸿说,他和妻子一样,都很热爱这份工作。因为他们深深地了解,农村黑夜里燃起的那盏灯,承载了几辈人的梦想。能够做一名光明使者,他们由衷地感到自豪。如果可能,他们愿意永远在这偏远山村里做一对快乐的农电夫妻。
一心前行
■赵建容 文/图
碾垭乡位于四川省西充县与南部县交界处。该乡处在群山环抱中,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有这样一对夫妻,为了让村民们用好电,他们并肩走遍了碾垭乡的每一寸土地。
王鸿今年36岁,妻子陈华比他小1岁。被当地村民视为模范夫妻的两人都热爱着农电事业,并先后成为了西充供电公司的农电工。多年来,王鸿夫妻积极主动地为碾垭乡2000多客户提供热情的服务。尽管面临着维护任务繁重,抄表地区分散等重重困难,但他们仍认真而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客户好评如潮便是他们工作业绩的见证。
夫妻双双爱农电
“我们的工作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痛,并快乐着’。”谈及自己的工作,王鸿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有时上门催收电费,客户不理解,就觉得特别委屈。但每当看到在我们的努力工作下,客户家的灯又重新亮起来,心里又特别高兴。”
如今担任着西充供电公司义兴供电所碾垭电工组长的王鸿已在农电岗位上工作了17个年头。多年来,他始终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全力为他们服务。在当地,很多村民缺乏用电常识。因此,他们怕电,并远离电。经常是一个灯泡坏了,一根灯绳断了都会给农电工们打电话,请求帮助。遇上这样的事情王鸿从不抱怨。他总是二话不说,骑上摩托车就往报修地赶。农村的夜晚特别黑,山路特别崎岖。妻子陈华十分担心丈夫的安全。王鸿出任务没回来,不管多晚,她总是无法入睡。后来,爱夫情切的她主动请缨给丈夫当助手。王鸿出任务时,陈华就为他背工具包,扶梯子,坐在摩托车后座用歌声驱赶黑夜的清冷。时间长了,她也爱上了农电工作,并主动向丈夫请教相关知识。2005年,陈华通过考试,正式成为了西充供电公司的一名专职农电工。
家事、公事两相难
专职电工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每当故障出现,他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这些年来,陈华习惯了丈夫的忙碌和早出晚归。没有成为农电工之前,她为王鸿操持好家庭,照顾好老人、孩子。当陈华正式成为一名农电工以后,如何兼顾工作和家庭的问题颇让她费了一番脑筋。
“忙里偷闲呗!”陈华很快地找到了解决方法。“工作上我严格要求自己,至今仍在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很忙,只能忙里偷闲地做些家务事情。因此经常忽略儿子。”说到自己的孩子,陈华的眼睛黯淡下来,低声说,“最对不起的就是他了。”
陈华的儿子王祥旭今年12岁,性格有些内向。王鸿夫妻一直为此十分自责。因为他们认为,在孩子个性养成的那段时间,他们因为忙工作而忽略了他。孩子还小的时候,王鸿时常会在晚上接到报修电话,为了安全,夫妻俩只好把儿子反锁在家里。有一次处理完故障已经是凌晨1时许。回到家里,看见小祥旭脸上挂着泪痕,趴在地上睡着了。那一刻,夫妻俩泣不成声。
2006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的早晨。夫妻俩答应儿子进城玩一天。可出门不久,王鸿的手机就响了,敬二垭村线路故障,全村无电。看着兴高采烈的儿子,王鸿很为难。“你陪他去吧!”他对妻子说。话刚一出口,儿子撒腿就跑:“全世界就你一个人忙,大年初一都忙!”望着儿子跑远的背影,夫妻俩默默地对视了一下,回家换好工作服,骑上摩托车,直奔故障现场。“那个大年初一,我一辈子都记得。”陈华眼里噙着泪水。
愿为农电献余生
碾垭乡地处缺水区,每年必须依靠提灌站抽来南部县升钟水库的水才能保证全乡农业生产用水。因此,每年的7月是王鸿和陈华最忙的时候。在这一个月里,他们把儿子托付给邻居,全身心地投入对全乡提灌站的检修维护工作中。“8月份旱季来临时,我们乡的村民们却不担心灌溉的问题,看到从提灌里哗哗流出的水,我们的心里特别高兴。”
王鸿说,他和妻子一样,都很热爱这份工作。因为他们深深地了解,农村黑夜里燃起的那盏灯,承载了几辈人的梦想。能够做一名光明使者,他们由衷地感到自豪。如果可能,他们愿意永远在这偏远山村里做一对快乐的农电夫妻。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