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我的自豪在高高的电杆上
2007-11-01 15:30:07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在安徽省桐城供电公司吕亭供电所,兴店电管组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组里三名女农电工,全部从事外线工作。寒来暑往,凭着对农电事业的执着和女性的坚韧,三姐妹把农电台区管理得井井有条,线路、安全、线损等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在赢得广大客户信赖的同时,也赢得了全所男同胞的尊敬。
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
江龙化是三姐妹中的大姐,1991年丈夫病故后,她独自一人带着9个月大的儿子,接过丈夫未竟的农电事业。今年刚满40岁的她,已在农电战线上奋战了16年。转眼间儿子长大了,江大姐也从当初管理的一个台近400户增加到现在的四个台区近700户的用电、抄表、收费、维护工作。面对16年的艰辛,江大姐只是淡然一笑:"再难,日子总得过下去。"
兴隆村本不是她土生土长的地方,江大姐由于工作出色,被安排管理该村供用电。这个村地理位置复杂,线路状况较差,从第一天上任开始,江大姐每天清晨带上干粮和水,步行8千米巡线,慢慢熟悉了每1米线路、每一个接点、每一家客户。饿了,吃一点干粮,渴了,喝一口凉水,在兴隆这个偏僻的乡村里,一走就是10余年。
"大年三十停电,是要遭人骂的!农民一年忙到头,盼的就是过个平安吉祥年。每年春节,是江大姐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作为台区电工,她带上儿子,吃过午饭开始,连跑四个台区巡查线路,直到午夜才能回家。
2006年大年三十,江大姐和往年一样带上儿子巡线,发现一个台区的JP柜发热,她连忙采取措施处理好发热点后,仍然放心不下,母子俩在附近的山头上坐了下来,四周只有零星的灯光,荒山上风大,格外寒冷。江大姐搂紧了幼小的儿子,却不敢掉泪,她的眼睛盯紧着设备,生怕有异常。"那时不知道害怕,就是紧张,怕线路跳闸,怕出故障!"直到大哥一家带着饭菜抄近路来到山上,江大姐不由得才落下泪来,点点滴滴,无声地滑落进饭碗里。
遇上恶劣天气,线路跳闸,必须立即出巡。儿子小时只得锁在家里,现在,懂事的儿子只要在家,一定会陪着妈妈一同出去,抢修现场不时会看到这一对母子,妈妈在认真检查线路,儿子在一旁监护,有时还替妈妈递上工具,撑着伞。
"农电工干长了,也有感情,分管的台区从来没有欠费的,大家对我好着呢。儿子需要抚养,有了这份工作,我们母子俩有了依靠。" 江大姐由衷地感谢大家庭的温暖。
今年江大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说这是她最大的光荣。面对学习成绩优异,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江大姐说这是她最大的欣慰。
于细微处 显现深情
吴芳,三姐妹中的二姐,供用电。10多年来,她分管石桥村五个台区600余户供用电管理,安全生产、线损考核、电费回收年年榜上有名,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石桥村里电网改造时,吴芳白天参加班组施工,搞地勤做拉线,常常两手磨得虎口出血,晚上还要跑村干部和用电客户家,做好第二天的施工协调工作。每天天刚亮,她把所需要的工具材料,肩扛手提送到工地,路远时,就用自行车搬运到现场。下班后,她又把施工工具和拆卸下的废旧件材料整理好,再用自行车运回班组,于是,"运输队长"的美称很快就传开了。正是这一份细心,为她所在的台区节约了大量材料,工器具也没有丢失一件。
吴芳的农电管理经验,说起来很简单,四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细致认真"。每个月抄表结束,她就忙着收电费。她分管的台区有一客户长期拖欠电费,吴芳接手后,一连4次上门做工作,解释电力法律法规,每一次面带微笑,入情入理,客户被她的真诚年感动,把自家的稻子卖了,交齐电费。从此,这位客户交电费一直很积极。
"其实,农电管理挺苦的。"吴芳坦言,对于她来说,山高人稀,路难走都不是困难,她说自己最怕的是狗。一次,她去山里的台区抄表,拄着木棍刚路过一户人家,不知从哪里突然窜出两只狗将她围住,情急之下,她将木棍当成武器,对着狗一阵乱打,虽然没有受伤,但现在还心有余悸。好在狗通人性,时间长了,都认得我了,见了我直摇尾巴。"吴芳乐呵呵地说。
摒弃娇弱 独当一面
吴亚玲,三姐妹中年龄最小,是兴店镇直台区负责人,五个台区700多户的供用,她一人管理得井井有条。
虽然身为女性,吴亚玲在工作中完全丢弃了女性的娇弱,与男电工一样拉线、登杆、安装、检修、清障,无所不能,不仅在站里,就是在供电所、在桐城供电公司员工中,她的技术都是过硬的。作为台区负责人,她不但独当一面,还要带班、安排工作<
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
江龙化是三姐妹中的大姐,1991年丈夫病故后,她独自一人带着9个月大的儿子,接过丈夫未竟的农电事业。今年刚满40岁的她,已在农电战线上奋战了16年。转眼间儿子长大了,江大姐也从当初管理的一个台近400户增加到现在的四个台区近700户的用电、抄表、收费、维护工作。面对16年的艰辛,江大姐只是淡然一笑:"再难,日子总得过下去。"
兴隆村本不是她土生土长的地方,江大姐由于工作出色,被安排管理该村供用电。这个村地理位置复杂,线路状况较差,从第一天上任开始,江大姐每天清晨带上干粮和水,步行8千米巡线,慢慢熟悉了每1米线路、每一个接点、每一家客户。饿了,吃一点干粮,渴了,喝一口凉水,在兴隆这个偏僻的乡村里,一走就是10余年。
"大年三十停电,是要遭人骂的!农民一年忙到头,盼的就是过个平安吉祥年。每年春节,是江大姐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作为台区电工,她带上儿子,吃过午饭开始,连跑四个台区巡查线路,直到午夜才能回家。
2006年大年三十,江大姐和往年一样带上儿子巡线,发现一个台区的JP柜发热,她连忙采取措施处理好发热点后,仍然放心不下,母子俩在附近的山头上坐了下来,四周只有零星的灯光,荒山上风大,格外寒冷。江大姐搂紧了幼小的儿子,却不敢掉泪,她的眼睛盯紧着设备,生怕有异常。"那时不知道害怕,就是紧张,怕线路跳闸,怕出故障!"直到大哥一家带着饭菜抄近路来到山上,江大姐不由得才落下泪来,点点滴滴,无声地滑落进饭碗里。
遇上恶劣天气,线路跳闸,必须立即出巡。儿子小时只得锁在家里,现在,懂事的儿子只要在家,一定会陪着妈妈一同出去,抢修现场不时会看到这一对母子,妈妈在认真检查线路,儿子在一旁监护,有时还替妈妈递上工具,撑着伞。
"农电工干长了,也有感情,分管的台区从来没有欠费的,大家对我好着呢。儿子需要抚养,有了这份工作,我们母子俩有了依靠。" 江大姐由衷地感谢大家庭的温暖。
今年江大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说这是她最大的光荣。面对学习成绩优异,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江大姐说这是她最大的欣慰。
于细微处 显现深情
吴芳,三姐妹中的二姐,供用电。10多年来,她分管石桥村五个台区600余户供用电管理,安全生产、线损考核、电费回收年年榜上有名,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石桥村里电网改造时,吴芳白天参加班组施工,搞地勤做拉线,常常两手磨得虎口出血,晚上还要跑村干部和用电客户家,做好第二天的施工协调工作。每天天刚亮,她把所需要的工具材料,肩扛手提送到工地,路远时,就用自行车搬运到现场。下班后,她又把施工工具和拆卸下的废旧件材料整理好,再用自行车运回班组,于是,"运输队长"的美称很快就传开了。正是这一份细心,为她所在的台区节约了大量材料,工器具也没有丢失一件。
吴芳的农电管理经验,说起来很简单,四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细致认真"。每个月抄表结束,她就忙着收电费。她分管的台区有一客户长期拖欠电费,吴芳接手后,一连4次上门做工作,解释电力法律法规,每一次面带微笑,入情入理,客户被她的真诚年感动,把自家的稻子卖了,交齐电费。从此,这位客户交电费一直很积极。
"其实,农电管理挺苦的。"吴芳坦言,对于她来说,山高人稀,路难走都不是困难,她说自己最怕的是狗。一次,她去山里的台区抄表,拄着木棍刚路过一户人家,不知从哪里突然窜出两只狗将她围住,情急之下,她将木棍当成武器,对着狗一阵乱打,虽然没有受伤,但现在还心有余悸。好在狗通人性,时间长了,都认得我了,见了我直摇尾巴。"吴芳乐呵呵地说。
摒弃娇弱 独当一面
吴亚玲,三姐妹中年龄最小,是兴店镇直台区负责人,五个台区700多户的供用,她一人管理得井井有条。
虽然身为女性,吴亚玲在工作中完全丢弃了女性的娇弱,与男电工一样拉线、登杆、安装、检修、清障,无所不能,不仅在站里,就是在供电所、在桐城供电公司员工中,她的技术都是过硬的。作为台区负责人,她不但独当一面,还要带班、安排工作<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