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北供电局“十年优秀党员”陈华
2007-09-13 09:00:4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陈华是重庆电力公司的一名普通聘用员工,但入行13年, 他默默奉献,却成为渝北两路镇家喻户晓的“明星”。
“跳了闸,找陈华”――是渝北两路大街小巷流传的“口碑”,使陈华成了江北供电局渝北客户服务中心电力事故抢修的“金字招牌”。
可也有人不信玄。8月30 日这天,气温特高,天灯堡88号的王婆婆满腹怨气地找到陈华,说电表转得飞快。15分钟后,陈华将表后线重新接好,王婆婆“检验”后满意了,就开始发布“广告”:“跳了闸找陈华,没搞错。人家是连续10年的优秀党员,逗是过得硬!”
陈华的故事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花开几枝,暂表三朵。
他是一颗坚固“铆钉”,锻铸出对企业的忠诚
13年前,陈华从部队复员到农村,受聘从事电力配网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从此,军装换成电力工装,他仿佛迷上了这套工作服,一穿就是十多年。
刚进电家,他对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到师傅们熟练地排除故障,给一栋栋高楼送去光明,为一个个山村点亮夜空时,他暗下决心,要掌握好这门“手艺”。那段日子,陈华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总是不停地问,不停地记,不停地学,认真掌握和提高业务技能。
工作之余,他走街串巷,把渝北两路地区20条10千伏主干线、85个配电房、15个开闭所、38个分支箱和155台变压器都熟记在心;各台区低压出线的位置、接线方式、负荷情况,设备性能和健康状况都了如指掌。“他是渝北两路电网的‘活地图’,判断和处理配网故障十分便捷。”渝北客户中心主任冯克群得意地夸陈华。
十载转眼匆匆过。当年和陈华一起进入江北局的七人中,六人已“另谋高就”,拿着比陈华每月800元多三至四倍的薪酬。
“跟我们一块走吧,外面的施工队工资高。”工友劝他。
“到我公司来嘛,你业务精,帮我把好技术关。”私企老板高薪挖他。
“不!人都是要感恩的,我的技术是在供电局学的,我一做出点成绩,单位领导就给我很多关心和鼓励,在这里工作有一种归属感,感到心情愉快。我在这里干熟了,客户认识我,处理事故也得心应手。只要供电局需要,我就不会离开!”陈华拒绝了工友和老板们的好意。
从此,他像一颗“铆钉”,牢牢地“铆”在电网故障抢修和运行维护的岗位上。哪里需要抢修,哪里需要服务,陈华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时间一久,若遇到突然停电,或灯不亮、空调不转等事情,人们便想到陈华,找他,准能解决问题。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华怀着对企业的无限忠诚,13年如一日忘我地工作,默默地奉献,谱写了感人的壮歌,连续十年被江北供电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他是一名聘用员工,书写着电力对社会的责任
电力是服务型行业,客户就是上帝。陈华总是说,“为老百姓做事,我非常乐意。”
2005年11月,渝北两路空港园区开发如火如荼。一天,时针已过23点,10千伏两沙线9号杆,因开发商野蛮施工导致严重倾斜。若停电,石坪粹石厂停产,厂家将蒙受数万元的经济损失。
“情况危急,我们要对厂家用电负责。走!”放下抢修电话,陈华振臂一挥,转身率队紧急赶往事发现场。尽管电杆有七条拉线固定,但因爆破,地质炸松,电杆随时可能倒塌。危急关头,陈华带上扳手、踩板、吊绳,小心地爬了上去。经过近三小时的努力,电杆终于被拉回了原位。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时,已是次日凌晨3点。
去年重庆遭遇百年干旱,连晴高温致渝北客户服务中心故障报修电话铃声不断。8月12日晚,气温高达42摄氏度,渝北飞湖路86号表后线因故障跳闸停电,陈华与同事立即奔向现场。
小区内200多居民摇着扇子聚在一起,开始躁动起来。“陈华来了!”突然有人喊了一声。顿时,小区一片沉寂,继而爆发一阵掌声。他们知道,陈华来了,就等于电来了,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果然,只见陈华取出工具,攀上杆头,麻利地更换了烧断的引流线。25分种后,电灯亮了,风扇转动,空调重启。大家不约而同地再次以热烈掌声送他离开,弄得他连连摆手:“不用客气。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提起陈华,村民们交口称赞。哪家需要安灯、放线,陈华总是利用业余时间热心帮忙。长此以往,他赢得了大家的信赖。遇上雷击断线,电杆倾斜,变压器被盗等,村民们都主动打电话告诉他。而陈华总是认真做好每件事,然后给居民一
“跳了闸,找陈华”――是渝北两路大街小巷流传的“口碑”,使陈华成了江北供电局渝北客户服务中心电力事故抢修的“金字招牌”。
可也有人不信玄。8月30 日这天,气温特高,天灯堡88号的王婆婆满腹怨气地找到陈华,说电表转得飞快。15分钟后,陈华将表后线重新接好,王婆婆“检验”后满意了,就开始发布“广告”:“跳了闸找陈华,没搞错。人家是连续10年的优秀党员,逗是过得硬!”
陈华的故事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花开几枝,暂表三朵。
他是一颗坚固“铆钉”,锻铸出对企业的忠诚
13年前,陈华从部队复员到农村,受聘从事电力配网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从此,军装换成电力工装,他仿佛迷上了这套工作服,一穿就是十多年。
刚进电家,他对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到师傅们熟练地排除故障,给一栋栋高楼送去光明,为一个个山村点亮夜空时,他暗下决心,要掌握好这门“手艺”。那段日子,陈华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总是不停地问,不停地记,不停地学,认真掌握和提高业务技能。
工作之余,他走街串巷,把渝北两路地区20条10千伏主干线、85个配电房、15个开闭所、38个分支箱和155台变压器都熟记在心;各台区低压出线的位置、接线方式、负荷情况,设备性能和健康状况都了如指掌。“他是渝北两路电网的‘活地图’,判断和处理配网故障十分便捷。”渝北客户中心主任冯克群得意地夸陈华。
十载转眼匆匆过。当年和陈华一起进入江北局的七人中,六人已“另谋高就”,拿着比陈华每月800元多三至四倍的薪酬。
“跟我们一块走吧,外面的施工队工资高。”工友劝他。
“到我公司来嘛,你业务精,帮我把好技术关。”私企老板高薪挖他。
“不!人都是要感恩的,我的技术是在供电局学的,我一做出点成绩,单位领导就给我很多关心和鼓励,在这里工作有一种归属感,感到心情愉快。我在这里干熟了,客户认识我,处理事故也得心应手。只要供电局需要,我就不会离开!”陈华拒绝了工友和老板们的好意。
从此,他像一颗“铆钉”,牢牢地“铆”在电网故障抢修和运行维护的岗位上。哪里需要抢修,哪里需要服务,陈华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时间一久,若遇到突然停电,或灯不亮、空调不转等事情,人们便想到陈华,找他,准能解决问题。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华怀着对企业的无限忠诚,13年如一日忘我地工作,默默地奉献,谱写了感人的壮歌,连续十年被江北供电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他是一名聘用员工,书写着电力对社会的责任
电力是服务型行业,客户就是上帝。陈华总是说,“为老百姓做事,我非常乐意。”
2005年11月,渝北两路空港园区开发如火如荼。一天,时针已过23点,10千伏两沙线9号杆,因开发商野蛮施工导致严重倾斜。若停电,石坪粹石厂停产,厂家将蒙受数万元的经济损失。
“情况危急,我们要对厂家用电负责。走!”放下抢修电话,陈华振臂一挥,转身率队紧急赶往事发现场。尽管电杆有七条拉线固定,但因爆破,地质炸松,电杆随时可能倒塌。危急关头,陈华带上扳手、踩板、吊绳,小心地爬了上去。经过近三小时的努力,电杆终于被拉回了原位。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时,已是次日凌晨3点。
去年重庆遭遇百年干旱,连晴高温致渝北客户服务中心故障报修电话铃声不断。8月12日晚,气温高达42摄氏度,渝北飞湖路86号表后线因故障跳闸停电,陈华与同事立即奔向现场。
小区内200多居民摇着扇子聚在一起,开始躁动起来。“陈华来了!”突然有人喊了一声。顿时,小区一片沉寂,继而爆发一阵掌声。他们知道,陈华来了,就等于电来了,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果然,只见陈华取出工具,攀上杆头,麻利地更换了烧断的引流线。25分种后,电灯亮了,风扇转动,空调重启。大家不约而同地再次以热烈掌声送他离开,弄得他连连摆手:“不用客气。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提起陈华,村民们交口称赞。哪家需要安灯、放线,陈华总是利用业余时间热心帮忙。长此以往,他赢得了大家的信赖。遇上雷击断线,电杆倾斜,变压器被盗等,村民们都主动打电话告诉他。而陈华总是认真做好每件事,然后给居民一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