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供电局青工何洋:奉献给他快乐 青春平凡中闪光
2007-09-19 09:41:0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我的工作很平凡,真的不值一提,我只是立足岗位尽力把每一项工作干好,在平凡的人生中做一个大写的人。”这是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的朴实话语。
就是这样一个既平凡而又优秀的人,没有远大的理想,也没有骄人的业绩,但他总把工作摆在首位,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管有多苦、压力有多大他总是毫无怨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出了电力青年的风采,成为了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青团员的典型代表。他就是重庆江津供电局变电工程分公司高试班的青工何洋。
刻苦钻研学习业务
1999年,何洋从部队转业后到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进修,接受了两年的发、变电专业的学习,2001年分配到江津供电局变电检修所检修班,因工作需要,2005 年转岗到高压试验班。
到了检修班后,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尽快进入“角色”,何洋从最基本的接线、图纸开始学习,逐渐参与到工程检修中,遇到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分析、看图,这是一个学习、运用、再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思考、再实践的过程,他正是从这一个又一个的过程中得到并最终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他特别对新设备、新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他除了在工作现场向经验丰富的师傅虚心请教外,还购买了辅导书自学;在工作的间隙,人们总能看到何洋捧着图纸或说明书,细细的观看,遇到技术难题,他锲而不舍的钻研,直到弄懂为止。在老师傅们的关心帮助和具体指导下,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观察、总结和知识积累,使他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何洋渐渐成长为了一名出色的工作负责人,2004年5月,他参加了对35KV仁沱变电站一次供电设备的增容改造,并圆满完成,为确保地方的电力需求和迎峰度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可以说,他的工作之路也是一条学习之路。2006年,他通过全国成人高考,如愿以偿地成为了重庆电力专科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函授学生,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去年,因几次为期一个多月的晚上集中学习,又遇工作多任务重,他不得不来回奔跑在学校与单位之间,白天坚持上班,累了一天,晚上还坚持学习到深夜,尽管如此,他每门课均一次性通过考试。
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变电检修班承担着改造扩建和全局所有变电站设备检修消缺工作。江津电网从2003年开始进入跨越式的大发展时期,新建、改扩建工程多。繁重的任务,给检修班里的同志带来严重的压力,也给他带来施展才能的机遇。何洋成为了班里勇挑重担的一个主力骨干。班上的体力活,他总是挺身而出。遇到爬构架、上支架,钻地沟等脏活、累活、危险活,他更是一马当先,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怕危险,抢着干。2002年,在江津天助水泥变电工程中,由于当时正值7月,天气很热,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段进行施工,需要驻扎在施工现场,他主动要求留下来;早晨天刚亮就起床,到中午12点,下午从6点开始到深夜12点,那段时间每天如此。
特别是春秋季要完成全局10多座变电站所有设备的设备定检消缺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他按照班里的安排,一个站一个站的跑,既严谨细致,又雷厉风行。那段时间,他走起路来,都是一阵风。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交给我的工作,一定要按期圆满的完成。”在各变电站里,常常能看到何洋风风火火忙碌的身影。
“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忠诚、选择了无悔,从事电力工作付出和奉献的太多,要学会承受,耐得住寂寞,看到杆塔上的导线了吗?每一根都不能少……”何洋经常这样说。何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发挥了一名共青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提高技能独当一面
电力企业是一个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单位,每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就是一个新的挑战,意味着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高压试验是对变电站一次设备进行检查和预防性校试,保证电器设备的可靠运行,通过仪器的数据说话,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高压试验班,何洋就感受到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欠缺,实践经验更是匮乏,入门之难,怎么办?只有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向师傅们、同事们虚心请教,做到多学、多问,勤思考、多动手。为了尽快掌握专业技能,一边挤出时间“充电”,一边在工作中向师傅虚心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每次有工作任务,他都主动“请缨出战”,还帮助同事做好“份内之事”,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高压试验工作是琐碎而单调的,但又不能有丝毫大意,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错。因此,何洋养成了认真负责的严谨工作作风,他以虚心、踏实,在工作中迅速完成角色的转变。经过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实干,很快成为班里能独
就是这样一个既平凡而又优秀的人,没有远大的理想,也没有骄人的业绩,但他总把工作摆在首位,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管有多苦、压力有多大他总是毫无怨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出了电力青年的风采,成为了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青团员的典型代表。他就是重庆江津供电局变电工程分公司高试班的青工何洋。
刻苦钻研学习业务
1999年,何洋从部队转业后到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进修,接受了两年的发、变电专业的学习,2001年分配到江津供电局变电检修所检修班,因工作需要,2005 年转岗到高压试验班。
到了检修班后,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尽快进入“角色”,何洋从最基本的接线、图纸开始学习,逐渐参与到工程检修中,遇到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分析、看图,这是一个学习、运用、再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思考、再实践的过程,他正是从这一个又一个的过程中得到并最终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他特别对新设备、新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他除了在工作现场向经验丰富的师傅虚心请教外,还购买了辅导书自学;在工作的间隙,人们总能看到何洋捧着图纸或说明书,细细的观看,遇到技术难题,他锲而不舍的钻研,直到弄懂为止。在老师傅们的关心帮助和具体指导下,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观察、总结和知识积累,使他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何洋渐渐成长为了一名出色的工作负责人,2004年5月,他参加了对35KV仁沱变电站一次供电设备的增容改造,并圆满完成,为确保地方的电力需求和迎峰度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可以说,他的工作之路也是一条学习之路。2006年,他通过全国成人高考,如愿以偿地成为了重庆电力专科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函授学生,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去年,因几次为期一个多月的晚上集中学习,又遇工作多任务重,他不得不来回奔跑在学校与单位之间,白天坚持上班,累了一天,晚上还坚持学习到深夜,尽管如此,他每门课均一次性通过考试。
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变电检修班承担着改造扩建和全局所有变电站设备检修消缺工作。江津电网从2003年开始进入跨越式的大发展时期,新建、改扩建工程多。繁重的任务,给检修班里的同志带来严重的压力,也给他带来施展才能的机遇。何洋成为了班里勇挑重担的一个主力骨干。班上的体力活,他总是挺身而出。遇到爬构架、上支架,钻地沟等脏活、累活、危险活,他更是一马当先,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怕危险,抢着干。2002年,在江津天助水泥变电工程中,由于当时正值7月,天气很热,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段进行施工,需要驻扎在施工现场,他主动要求留下来;早晨天刚亮就起床,到中午12点,下午从6点开始到深夜12点,那段时间每天如此。
特别是春秋季要完成全局10多座变电站所有设备的设备定检消缺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他按照班里的安排,一个站一个站的跑,既严谨细致,又雷厉风行。那段时间,他走起路来,都是一阵风。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交给我的工作,一定要按期圆满的完成。”在各变电站里,常常能看到何洋风风火火忙碌的身影。
“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忠诚、选择了无悔,从事电力工作付出和奉献的太多,要学会承受,耐得住寂寞,看到杆塔上的导线了吗?每一根都不能少……”何洋经常这样说。何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发挥了一名共青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提高技能独当一面
电力企业是一个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单位,每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就是一个新的挑战,意味着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高压试验是对变电站一次设备进行检查和预防性校试,保证电器设备的可靠运行,通过仪器的数据说话,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高压试验班,何洋就感受到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欠缺,实践经验更是匮乏,入门之难,怎么办?只有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向师傅们、同事们虚心请教,做到多学、多问,勤思考、多动手。为了尽快掌握专业技能,一边挤出时间“充电”,一边在工作中向师傅虚心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每次有工作任务,他都主动“请缨出战”,还帮助同事做好“份内之事”,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高压试验工作是琐碎而单调的,但又不能有丝毫大意,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错。因此,何洋养成了认真负责的严谨工作作风,他以虚心、踏实,在工作中迅速完成角色的转变。经过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实干,很快成为班里能独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