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之花――记桐城吕亭供电所兴店电管组女农电工
2007-09-25 16:52:5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在安徽省桐城供电公司吕亭供电所,兴店电管组格外引人注目。组里三名女农电工,全部从事外线工作。三姐妹把农电台区管理得井井有条,在赢得广大客户信赖的同时,也赢得了全所男同胞的刮目相待。
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
江龙化是三姐妹中的老大,1991年丈夫病故,她独自一人带着9个月的儿子,接过丈夫未尽的农电事业。如今,16年过去了,江大姐也从当初管理一个台区近400户增加到四个台区近700户的用电、抄表、收费、维护工作。面对16年的艰辛,江大姐只是淡然一笑:“再难,日子总得过下去。”
2006年大年三十,江大姐和往年一样带上儿子巡线,发现一个台区的JP柜发热,她连忙采取措施处理好发热点,之后,仍然放心不下,母子俩就在附近的山头上坐了下来,四周只有零星的灯光,荒山上风大,格外寒冷。江大姐搂紧了儿子,却不敢掉泪,她的眼睛紧盯着设备,生怕有异常。“那时不知道害怕,就是紧张,怕线路跳闸,怕出故障!”遇上恶劣天气,线路跳闸,必须立即出巡。儿子小时只得锁在家里。现在,懂事的儿子只要在家,一定会陪着妈妈,抢修现场不时会看到这对母子,妈妈在认真检查线路,儿子在一旁替妈妈递工具、撑伞。
于细微处 尽显深情
吴芳,三姐妹中的二姐。她分管石桥村五个台区600余户供用电管理,安全生产、线损考核、电费回收年年榜上有名,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石桥村电网改造时,吴芳白天参加班组施工,常常两手磨得虎口出血,晚上还要跑到村干部和客户家,做好第二天的施工协调工作。每天天刚亮,她把需要的工具材料,肩扛手提送到工地,路远时,就用自行车搬运到现场。下班后,又把施工工具和废旧件材料整理好,再用自行车运回班组,大家笑称她为“运输队长”。正是她这一份细心,为所在的台区节约了大量材料,工器具也没有丢失一件。谈到农电管理经验,吴芳说起来很简单,就四个字――细致认真。
独当一面 不让须眉
吴亚玲在三姐妹中年龄最小,是兴店镇直台区负责人。工作中的吴亚玲完全抛弃了女性的娇弱,与男电工一样拉线、登杆、安装、检修、清障,无所不能。不仅在站里,就是在供电所、桐城供电公司员工中,她的技术都是过硬的。在她的管理下,台区线损率逐年下降,线路安全,电费回收率多年保持100%。
吴亚玲说自己很普通很平凡,只有在高高的电杆上,她的自豪感才会特别的强烈。乡亲们也说,吴亚玲戴上安全帽、穿上工作服特神气!
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
江龙化是三姐妹中的老大,1991年丈夫病故,她独自一人带着9个月的儿子,接过丈夫未尽的农电事业。如今,16年过去了,江大姐也从当初管理一个台区近400户增加到四个台区近700户的用电、抄表、收费、维护工作。面对16年的艰辛,江大姐只是淡然一笑:“再难,日子总得过下去。”
2006年大年三十,江大姐和往年一样带上儿子巡线,发现一个台区的JP柜发热,她连忙采取措施处理好发热点,之后,仍然放心不下,母子俩就在附近的山头上坐了下来,四周只有零星的灯光,荒山上风大,格外寒冷。江大姐搂紧了儿子,却不敢掉泪,她的眼睛紧盯着设备,生怕有异常。“那时不知道害怕,就是紧张,怕线路跳闸,怕出故障!”遇上恶劣天气,线路跳闸,必须立即出巡。儿子小时只得锁在家里。现在,懂事的儿子只要在家,一定会陪着妈妈,抢修现场不时会看到这对母子,妈妈在认真检查线路,儿子在一旁替妈妈递工具、撑伞。
于细微处 尽显深情
吴芳,三姐妹中的二姐。她分管石桥村五个台区600余户供用电管理,安全生产、线损考核、电费回收年年榜上有名,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石桥村电网改造时,吴芳白天参加班组施工,常常两手磨得虎口出血,晚上还要跑到村干部和客户家,做好第二天的施工协调工作。每天天刚亮,她把需要的工具材料,肩扛手提送到工地,路远时,就用自行车搬运到现场。下班后,又把施工工具和废旧件材料整理好,再用自行车运回班组,大家笑称她为“运输队长”。正是她这一份细心,为所在的台区节约了大量材料,工器具也没有丢失一件。谈到农电管理经验,吴芳说起来很简单,就四个字――细致认真。
独当一面 不让须眉
吴亚玲在三姐妹中年龄最小,是兴店镇直台区负责人。工作中的吴亚玲完全抛弃了女性的娇弱,与男电工一样拉线、登杆、安装、检修、清障,无所不能。不仅在站里,就是在供电所、桐城供电公司员工中,她的技术都是过硬的。在她的管理下,台区线损率逐年下降,线路安全,电费回收率多年保持100%。
吴亚玲说自己很普通很平凡,只有在高高的电杆上,她的自豪感才会特别的强烈。乡亲们也说,吴亚玲戴上安全帽、穿上工作服特神气!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