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冒火花的空中飞人----记第十二届北京市工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第一名张国春
2007-06-05 12:04:4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本报记者 陶涛
本期工种:送电线路工
出徒期:3~5年
技术难度(电力系统):★★★★★
工作强度(电力系统):★★★★★
评价人:北京电力输电公司运行工区主任 张雷
1998年年初,即将从北京供电技校毕业的张国春和班里20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了北京电力输电公司实习。“在技校里学到的都是理论知识,到了实习单位才发现,我们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还差得很远。后来能很快成为技术骨干,可能因为我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吧。”张国春回忆说。
实习刚开始,张国春在众多同学中并不显得突出,“上塔干活不是很麻利,这让我心里很难受,我就想,都是同学,为什么别人能很快完成的工作我就要慢一拍呢?我是绝对不服输的。”张国春开始注意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后来,他发现速度快的同学都是在上塔之前就已经想好了上塔后的工作步骤,这样大大减少了操作所用的时间。实习生都住在公司的大院里,这里就有供送电线路工训练用的铁塔和电线杆,张国春每次吃完饭或者趁着天没黑都要约几个同学一起训练,还利用业余时间向住在一起的老工人请教,没多长时间,他已经是工作最熟练的实习生之一了。
参加工作后,实习时的师傅带领包括张国春在内的13名新工人组成了新的检修班组。师傅不仅对徒弟们要求非常严格,而且身体力行。一次,在大兴安定变电站参加更换500千伏绝缘子的工程时,张国春负责塔上作业,师傅负责地面指挥,爬上铁塔的张国春用工具卡好两边的导线,准备把线中间的绝缘子取下来,可是由于技术不熟练,无论如何都取不下来,在塔下指挥的师傅急了,亲自披挂上阵,很快解决了问题。那次塔上作业让张国春感受到自己与老员工的差距,他暗暗把师傅当做学习的榜样。
回忆起来,张国春说他最难忘的是第一次上铁塔的经历。“上塔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感应电的存在,虽然穿了均压服,带了手套,但接触铁塔的手还是像针扎一样。从塔上爬到线路上后,还要抓住导线,220千伏的导线我们都是直接用手去抓,手抓的同时会产生巨大的火花,而这个时候,你就会感到脸上像罩上了一层蜘蛛网,身上的汗毛也都竖着。”他认为这是一种奇特的感受。
2001年,北京电力公司筹划建立新的工作领域:“三产”供用电。张国春作为骨干力量被调到了“三产”供用电的创建行列。2002年,华北电力公司在秦皇岛举行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比武,张国春被选入了北京电力公司代表队,而此时的他已经有一年多时间没有参加高空作业了。“老不上高塔,突然又要上高塔作业,还真有些不适应,心里也没底。”为了能够早日恢复技能,张国春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去高塔上训练,最终,在张国春和全体队员的努力下,代表队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成绩。张国春认为成绩并不理想,同时也感受到了技术上确实有漏洞,希望有机会能够弥补这次遗憾。
2005年,由于工作需要,张国春被调到了运行工区工作。经过多年的学习和锻炼,他的业务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判断分析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还参加了北京市委党校平谷分校大学本科行政管理专业的学习。在2005年度北京电力公司生产人员送电线路工种技术比赛中,取得高级工个人总成绩第五名,被评为输电公司送电线路工种高级技术能手称号。2006年,他获得了第十二届北京市工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第一名,并被评为北京市工业职业送电线路技术能手。
“只拿了北京的冠军当然不会满足,有机会我还要拿全国冠军。”张国春说。
本期工种:送电线路工
出徒期:3~5年
技术难度(电力系统):★★★★★
工作强度(电力系统):★★★★★
评价人:北京电力输电公司运行工区主任 张雷
1998年年初,即将从北京供电技校毕业的张国春和班里20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了北京电力输电公司实习。“在技校里学到的都是理论知识,到了实习单位才发现,我们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还差得很远。后来能很快成为技术骨干,可能因为我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吧。”张国春回忆说。
实习刚开始,张国春在众多同学中并不显得突出,“上塔干活不是很麻利,这让我心里很难受,我就想,都是同学,为什么别人能很快完成的工作我就要慢一拍呢?我是绝对不服输的。”张国春开始注意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后来,他发现速度快的同学都是在上塔之前就已经想好了上塔后的工作步骤,这样大大减少了操作所用的时间。实习生都住在公司的大院里,这里就有供送电线路工训练用的铁塔和电线杆,张国春每次吃完饭或者趁着天没黑都要约几个同学一起训练,还利用业余时间向住在一起的老工人请教,没多长时间,他已经是工作最熟练的实习生之一了。
参加工作后,实习时的师傅带领包括张国春在内的13名新工人组成了新的检修班组。师傅不仅对徒弟们要求非常严格,而且身体力行。一次,在大兴安定变电站参加更换500千伏绝缘子的工程时,张国春负责塔上作业,师傅负责地面指挥,爬上铁塔的张国春用工具卡好两边的导线,准备把线中间的绝缘子取下来,可是由于技术不熟练,无论如何都取不下来,在塔下指挥的师傅急了,亲自披挂上阵,很快解决了问题。那次塔上作业让张国春感受到自己与老员工的差距,他暗暗把师傅当做学习的榜样。
回忆起来,张国春说他最难忘的是第一次上铁塔的经历。“上塔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感应电的存在,虽然穿了均压服,带了手套,但接触铁塔的手还是像针扎一样。从塔上爬到线路上后,还要抓住导线,220千伏的导线我们都是直接用手去抓,手抓的同时会产生巨大的火花,而这个时候,你就会感到脸上像罩上了一层蜘蛛网,身上的汗毛也都竖着。”他认为这是一种奇特的感受。
2001年,北京电力公司筹划建立新的工作领域:“三产”供用电。张国春作为骨干力量被调到了“三产”供用电的创建行列。2002年,华北电力公司在秦皇岛举行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比武,张国春被选入了北京电力公司代表队,而此时的他已经有一年多时间没有参加高空作业了。“老不上高塔,突然又要上高塔作业,还真有些不适应,心里也没底。”为了能够早日恢复技能,张国春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去高塔上训练,最终,在张国春和全体队员的努力下,代表队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成绩。张国春认为成绩并不理想,同时也感受到了技术上确实有漏洞,希望有机会能够弥补这次遗憾。
2005年,由于工作需要,张国春被调到了运行工区工作。经过多年的学习和锻炼,他的业务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判断分析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还参加了北京市委党校平谷分校大学本科行政管理专业的学习。在2005年度北京电力公司生产人员送电线路工种技术比赛中,取得高级工个人总成绩第五名,被评为输电公司送电线路工种高级技术能手称号。2006年,他获得了第十二届北京市工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第一名,并被评为北京市工业职业送电线路技术能手。
“只拿了北京的冠军当然不会满足,有机会我还要拿全国冠军。”张国春说。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