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不变的载波情――记绵阳局载波班班长瞿康
2007-06-07 15:10:00 来源:西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本站讯 王筱静
瞿康(左)手把手地教授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四川绵阳电业局通信自动化所载波班班长瞿康, 30年如一日坚守在载波岗位上。
当知道我们要采访他时,这位多年来指挥载波班处理全局各大变电站通信危机都镇定自若的老班长,第一次“退却”。“别,别,你们别采访我,多写写我们班,多帮我们说说设备的事儿……”一说起自己班上的事,瞿康就像一位关心子女成长的父亲,点点滴滴都挂在心上,全局每个变电站的载波设备都如数家珍。
承担着维护电网运行数据“高速公路”的载波班,班员不到10人,却负责了绵阳全局60余个变电站的载波系统安全,其压力可想而知。当我询问作为一班之长的瞿康是否辛苦时,他却“委屈”地告诉我:“以前一些人不理解我们,认为通信就是只管电话,其实,我们要负责确保变电站之间的信号传送安全,一旦遇到刮风、打雷、下雨的天气,我们心里就打鼓。”
“干我们这行,从来不分上下班,半夜有事半夜走,接到电话就出发,有些时候仅仅去一个变电站来回就得大半天,等到完成工作,也是深夜了。”瞿康平静地述说着这种长年在外奔波的生活,这种时刻处于待命的状态已伴随他多年。就在今年“五一”大假期间,瞿康为了让班上其他的员工享受一个悠闲的假期,自己承担了七天的值班任务。5月2日下午,安县两个变电站的通信信号突然同时中断,接到报警后,瞿康和驾驶员立刻赶往事发现场,通过排查找到事故原因,及时解决了一场可能引发大型电网事故的危机,直到凌晨,瞿康才回到家中。
为了更精确地掌握全局的载波系统,有的放矢的进行检修维护,瞿康带领全班人员把全局的各大变电站跑了个遍,把站内的载波设备一一记录备案,并制作了精细的系统图。“今年上半年,带着班上的年青人完成了电力线载波系统图,这样一来,徒弟们既可以趁此机会熟悉一下设备情况,又可以把班上的设备台帐更新”,瞿康一面介绍,一面从摆放整齐的文件柜中抽出一份资料给我看,只见密密麻麻的标记布满了整个页面,变电站内的设备有哪些,变电站之间的联系又如何,都可以从这份资料中找到答案。这一份份记录翔实的系统资料,都是瞿康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亲手绘好草图,再让徒弟进行整理归档,轻轻的一页纸,承载着师傅对徒弟的厚意。
不管是离开载波班多年现已承担重任的同事,还是才分到班上一、两年的新人,对于瞿康这位老师傅,不约而同的用了一个词“严厉”。
对于自己的“严厉”,瞿康有着与常人不一般的解释:徒弟学好是为了挣饭钱,如果不严格要求,今后一旦离开师傅不能独当一面,这样的人只有被淘汰。
已经离开载波班10多年、目前担任数字通信班班长的刘智伟至今仍然非常感谢瞿师傅,“当初才来到载波班,师傅对我工作的细节上要求特别严,正是这样,才让我养成了规范作业的好习惯,现在我作为一班之长,也是按着师傅的老路走,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才能做出规范的工程。”
才分到班上不到一年的大学毕业生杨璞,至今仍记得自己是如何在瞿师傅的精心辅导下,通过了严格的转正考试。为了让工作经验并不丰富的杨璞顺利通过转正考试,瞿康在考前当上了他的专职辅导员,在机房里手把手的教着杨璞,如何查找缺陷、如何正确操作。为了拓宽他的知识面,瞿康还四处寻找相关的参考书,绵阳的书店没有,就到成都找。功夫不负有心人,杨璞不仅通过了转正考试,还在省公司载波检修岗位资格准入培训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对于徒弟取得的好成绩,瞿康这位多年的“老先进”比自己得奖了还高兴,在他看来,班组的希望在于年轻人,固步自封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作为师傅更是要为徒弟创造机会,不断的累积工作经验,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怕教人辛苦,就怕不肯学”。有了这样的师傅,徒弟自然“青出于蓝”。班上年轻的技术专责廖荣,分到班上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迅速的成长起来,成为了独当一面的技术尖子。
企业文化名人张瑞敏曾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电力企业中正是因为有了许多这样的“老班长”,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才有了企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四川绵阳电业局通信自动化所载波班班长瞿康, 30年如一日坚守在载波岗位上。
当知道我们要采访他时,这位多年来指挥载波班处理全局各大变电站通信危机都镇定自若的老班长,第一次“退却”。“别,别,你们别采访我,多写写我们班,多帮我们说说设备的事儿……”一说起自己班上的事,瞿康就像一位关心子女成长的父亲,点点滴滴都挂在心上,全局每个变电站的载波设备都如数家珍。
承担着维护电网运行数据“高速公路”的载波班,班员不到10人,却负责了绵阳全局60余个变电站的载波系统安全,其压力可想而知。当我询问作为一班之长的瞿康是否辛苦时,他却“委屈”地告诉我:“以前一些人不理解我们,认为通信就是只管电话,其实,我们要负责确保变电站之间的信号传送安全,一旦遇到刮风、打雷、下雨的天气,我们心里就打鼓。”
“干我们这行,从来不分上下班,半夜有事半夜走,接到电话就出发,有些时候仅仅去一个变电站来回就得大半天,等到完成工作,也是深夜了。”瞿康平静地述说着这种长年在外奔波的生活,这种时刻处于待命的状态已伴随他多年。就在今年“五一”大假期间,瞿康为了让班上其他的员工享受一个悠闲的假期,自己承担了七天的值班任务。5月2日下午,安县两个变电站的通信信号突然同时中断,接到报警后,瞿康和驾驶员立刻赶往事发现场,通过排查找到事故原因,及时解决了一场可能引发大型电网事故的危机,直到凌晨,瞿康才回到家中。
为了更精确地掌握全局的载波系统,有的放矢的进行检修维护,瞿康带领全班人员把全局的各大变电站跑了个遍,把站内的载波设备一一记录备案,并制作了精细的系统图。“今年上半年,带着班上的年青人完成了电力线载波系统图,这样一来,徒弟们既可以趁此机会熟悉一下设备情况,又可以把班上的设备台帐更新”,瞿康一面介绍,一面从摆放整齐的文件柜中抽出一份资料给我看,只见密密麻麻的标记布满了整个页面,变电站内的设备有哪些,变电站之间的联系又如何,都可以从这份资料中找到答案。这一份份记录翔实的系统资料,都是瞿康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亲手绘好草图,再让徒弟进行整理归档,轻轻的一页纸,承载着师傅对徒弟的厚意。
不管是离开载波班多年现已承担重任的同事,还是才分到班上一、两年的新人,对于瞿康这位老师傅,不约而同的用了一个词“严厉”。
对于自己的“严厉”,瞿康有着与常人不一般的解释:徒弟学好是为了挣饭钱,如果不严格要求,今后一旦离开师傅不能独当一面,这样的人只有被淘汰。
已经离开载波班10多年、目前担任数字通信班班长的刘智伟至今仍然非常感谢瞿师傅,“当初才来到载波班,师傅对我工作的细节上要求特别严,正是这样,才让我养成了规范作业的好习惯,现在我作为一班之长,也是按着师傅的老路走,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才能做出规范的工程。”
才分到班上不到一年的大学毕业生杨璞,至今仍记得自己是如何在瞿师傅的精心辅导下,通过了严格的转正考试。为了让工作经验并不丰富的杨璞顺利通过转正考试,瞿康在考前当上了他的专职辅导员,在机房里手把手的教着杨璞,如何查找缺陷、如何正确操作。为了拓宽他的知识面,瞿康还四处寻找相关的参考书,绵阳的书店没有,就到成都找。功夫不负有心人,杨璞不仅通过了转正考试,还在省公司载波检修岗位资格准入培训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对于徒弟取得的好成绩,瞿康这位多年的“老先进”比自己得奖了还高兴,在他看来,班组的希望在于年轻人,固步自封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作为师傅更是要为徒弟创造机会,不断的累积工作经验,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怕教人辛苦,就怕不肯学”。有了这样的师傅,徒弟自然“青出于蓝”。班上年轻的技术专责廖荣,分到班上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迅速的成长起来,成为了独当一面的技术尖子。
企业文化名人张瑞敏曾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电力企业中正是因为有了许多这样的“老班长”,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才有了企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