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工之歌――记绵阳电业局输电线路工区检修队
2007-06-18 16:40:39 来源:西南电力在线
A-
A+
电力18讯: 本站讯 王筱静
在我们中间,那些平凡地耕耘在送电线路上的电力人,他们以荒山野岭为家,以电杆电线为伴,用自己的青春韶华,换来了宁静乡村的万家灯火,换来了酷热夏日的凉风习习。近日,笔者来到四川绵阳电业局新成立的专业化公司――输电线路工区,走近检修队,倾听这一群热血汉子用心演绎的动人歌曲。
和谐之歌
曾经有人这样议论过我们的线路工: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收破烂的,仔细一看是送电线路这一块的。在检修队位于广元市青川县境内的施工场地,正午火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地面。
此时,正是队员们的午餐时间。由于工地离住处比较远,为了节省下时间做工程,队员们的午饭往往都是靠盒饭打发。盒饭一送到,队员们就暂时停下手中的活,找个有树荫的地方一蹲,便吃了起来。
吃过午饭,正是一天中最易感到疲倦的时候,为了能有充沛的精力完成下午的活,队员们要休息片刻才开工。这时,他们就三三两两,坐在树荫下,匆匆地闭上眼睛养神。趁着队员们休息的时候,我和检修一队队长黄世伟拉起了家常。
“队长,你们干活辛苦了”,望着在正午的烈日下坐了一地、显得有些疲惫的队员们,我由衷地说。
“习惯了,干了十多年的线路工,这点不算苦,说到底,这是我们线路工该做的。”黄队长憨笑着回答我。
“干上这一行,家里的人挺委屈的吧。”我追问着。
“他们知道这是我的工作,都挺支持我。”说到家人,黄队长的脸上更是笑开了花。
从10多岁跟随父亲进入电家,干上线路工这一行已经快20个年头的黄世伟,对于自己的工作总有着使不完的劲儿,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喜欢完成了一项工程的充实感,干这一行这么多年,我就是喜欢看着队里的兄弟伙们高高兴兴的上工、安安全全的回家,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多年后,已经成为了师傅的他,仍然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每接到一个新的工程就带着队员们仔细勘察地形、设计最佳路线方案,在他的带领下,工程出色地完成了,队员们也耳濡目染地学到了本事。
一年四季,最冷和最热的季节往往是线路工最忙碌的时候,夏季忍受暴晒,冬季忍耐刺骨寒风。夏季,为了保证工作效率,往往清晨5点多就要起床开工。作为队长,黄世伟除了担心工程的进度外,队员们的健康和安全也让他揪心。让队员们难忘的是黄队的“唠叨”:“晚上十点半必须上床睡觉,”“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能保证集体的安全,才能保证单位的安全”,“兄弟们要团结,施工时互相监督、照顾着,”“我们队就是一根绳,大家要把劲往一处使……”
不仅在自己队里如此,对于其他队里的工程有了困难需要援手时,黄世伟带着队员们照样二话不说就赶了过去,“不想别的,工程是我们大家的,是咱们工区的,哪个队有了困难,其他队都会去帮忙,直到把工程作好为止,”如此的想法,如此的员工队伍,不愧“铁军”的称号。
伤怀之歌
冷昌霖,检修二队的队长,曾荣获西南五省110千伏带电作业技术比赛团体第三名、“优秀技术能手”称号等,在这些耀眼的光环下,却藏着一位父亲的辛酸。
来到冷昌霖所指挥的小分队的工地上时,作为工作负责人的他正在指挥着队员们组装铁塔,时而嘱咐铁塔上的队员注意安全,时而纠正塔下人员的工作流程,我见缝插针地搭上了话。
当我询问工程的注意事项时,冷昌霖大手一挥,干净利落的几句话道明了做好一个工程的关键:“一个工程就是一盘棋,任何差错都不能出;工作前要准备到位,施工中注意细节,毫无玩笑可言。”说完话,他又马不停蹄的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3天后,我来到了输电线路工区冷昌霖的办公室,继续上次采访的话题。“做好一个工程,人是关键”,冷昌霖滔滔不绝地说着工程,想着管理。为了让队里的气氛更加融洽,作为队长的他时刻考虑着如何解决队员的后顾之忧,对于两地分居的队员,他时常让他们回家聚聚。
“冷队长,你怎么照顾自己的家呢,”我继续问着。
冷昌林顿了顿,仔细想了一下,慢慢说起了自己3岁的小孩。因为工作忙,他把孩子送到了父母家,常常1个月都见不着,孩子常问爷爷奶奶:“爸爸什么时候才回来。”
让他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孩子被狗咬了,家里人心急如焚的给正在外地施工的冷昌霖打电话。接到电话,他恨不得飞回家,可一想着工程正在关键时期,硬生
在我们中间,那些平凡地耕耘在送电线路上的电力人,他们以荒山野岭为家,以电杆电线为伴,用自己的青春韶华,换来了宁静乡村的万家灯火,换来了酷热夏日的凉风习习。近日,笔者来到四川绵阳电业局新成立的专业化公司――输电线路工区,走近检修队,倾听这一群热血汉子用心演绎的动人歌曲。
和谐之歌
曾经有人这样议论过我们的线路工: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收破烂的,仔细一看是送电线路这一块的。在检修队位于广元市青川县境内的施工场地,正午火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地面。
此时,正是队员们的午餐时间。由于工地离住处比较远,为了节省下时间做工程,队员们的午饭往往都是靠盒饭打发。盒饭一送到,队员们就暂时停下手中的活,找个有树荫的地方一蹲,便吃了起来。
吃过午饭,正是一天中最易感到疲倦的时候,为了能有充沛的精力完成下午的活,队员们要休息片刻才开工。这时,他们就三三两两,坐在树荫下,匆匆地闭上眼睛养神。趁着队员们休息的时候,我和检修一队队长黄世伟拉起了家常。
“队长,你们干活辛苦了”,望着在正午的烈日下坐了一地、显得有些疲惫的队员们,我由衷地说。
“习惯了,干了十多年的线路工,这点不算苦,说到底,这是我们线路工该做的。”黄队长憨笑着回答我。
“干上这一行,家里的人挺委屈的吧。”我追问着。
“他们知道这是我的工作,都挺支持我。”说到家人,黄队长的脸上更是笑开了花。
从10多岁跟随父亲进入电家,干上线路工这一行已经快20个年头的黄世伟,对于自己的工作总有着使不完的劲儿,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喜欢完成了一项工程的充实感,干这一行这么多年,我就是喜欢看着队里的兄弟伙们高高兴兴的上工、安安全全的回家,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多年后,已经成为了师傅的他,仍然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每接到一个新的工程就带着队员们仔细勘察地形、设计最佳路线方案,在他的带领下,工程出色地完成了,队员们也耳濡目染地学到了本事。
一年四季,最冷和最热的季节往往是线路工最忙碌的时候,夏季忍受暴晒,冬季忍耐刺骨寒风。夏季,为了保证工作效率,往往清晨5点多就要起床开工。作为队长,黄世伟除了担心工程的进度外,队员们的健康和安全也让他揪心。让队员们难忘的是黄队的“唠叨”:“晚上十点半必须上床睡觉,”“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能保证集体的安全,才能保证单位的安全”,“兄弟们要团结,施工时互相监督、照顾着,”“我们队就是一根绳,大家要把劲往一处使……”
不仅在自己队里如此,对于其他队里的工程有了困难需要援手时,黄世伟带着队员们照样二话不说就赶了过去,“不想别的,工程是我们大家的,是咱们工区的,哪个队有了困难,其他队都会去帮忙,直到把工程作好为止,”如此的想法,如此的员工队伍,不愧“铁军”的称号。
伤怀之歌
冷昌霖,检修二队的队长,曾荣获西南五省110千伏带电作业技术比赛团体第三名、“优秀技术能手”称号等,在这些耀眼的光环下,却藏着一位父亲的辛酸。
来到冷昌霖所指挥的小分队的工地上时,作为工作负责人的他正在指挥着队员们组装铁塔,时而嘱咐铁塔上的队员注意安全,时而纠正塔下人员的工作流程,我见缝插针地搭上了话。
当我询问工程的注意事项时,冷昌霖大手一挥,干净利落的几句话道明了做好一个工程的关键:“一个工程就是一盘棋,任何差错都不能出;工作前要准备到位,施工中注意细节,毫无玩笑可言。”说完话,他又马不停蹄的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3天后,我来到了输电线路工区冷昌霖的办公室,继续上次采访的话题。“做好一个工程,人是关键”,冷昌霖滔滔不绝地说着工程,想着管理。为了让队里的气氛更加融洽,作为队长的他时刻考虑着如何解决队员的后顾之忧,对于两地分居的队员,他时常让他们回家聚聚。
“冷队长,你怎么照顾自己的家呢,”我继续问着。
冷昌林顿了顿,仔细想了一下,慢慢说起了自己3岁的小孩。因为工作忙,他把孩子送到了父母家,常常1个月都见不着,孩子常问爷爷奶奶:“爸爸什么时候才回来。”
让他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孩子被狗咬了,家里人心急如焚的给正在外地施工的冷昌霖打电话。接到电话,他恨不得飞回家,可一想着工程正在关键时期,硬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