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性”十足的老王
2007-06-18 17:33:43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作者:安徽枞阳供电公司 查世曙、汪平
老王是一名平凡普通的农电工,一名默默无闻地在农电战线奉献了三十多年光阴的基层供电所的管理人员,他,就是枞阳供公司钱铺供电所的王利金。
老王是头“憨牛”。今年三月末,因白梅供电所被合并到钱铺供电区域,我在四月份正式到钱铺供电所上班,是老王带我串村走岭熟悉线路、设备和各村的用电情况。起先,这位五十多岁,皮肤黑中吐红的小老头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慢慢地我才发现,每到一个村子,总有好多人热情地跟他打招呼,似乎没有他不认识的,他们问候的内容无非就是上次给某厂或某人修复的设备用着挺好的,一直都没出毛病,或是某地方要架设线路、安装什么设备,让他抽空去瞧瞧并代为设计,老王一边应诺,一边“憨厚”地一笑。
老王是头“闷牛”。他平时不爱多说话,接触多了,你会发现每次见他,他都是聚精会神地忙这忙那。这头“闷牛”可是大忙人,因为他已是十里八乡的“名人”了,特别是附近的村民,有关电的大小问题都少不了过来请教他。所以只要提起“老王”大家口中满是称赞:“人好,话不多,可真给咱办事儿。”眼里流露出除了敬佩,满是感谢。
老王是头“水牛”。今年四月份在架设钱铺变电站到虎栈10KV线路的施工现场,使我对平时不吭声的老王有了新的认识。当时所长安排老王为工作负责人,我也被安排在该工作班,我犯嘀咕:“老王少言寡语,是否能够领得了这帮人?”可是到了现场事实却让我彻底改变了这个想法。干起事来老王手脚利索,生龙活虎;分起工来是语言简洁明了,分工得当;交待工作任务和进行危险点分析用语规范,掷地有声;工作中有分歧,他一定会坚持把问题弄清楚,认真分析,耐心讲解,直到大家都同意了,放心了,才觉得安全,专心开始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配合得默契,工作标准高,工作进度也相当快。
老王是头“老黄牛”。提起老王的技术,那可真是没得说,一、二次线路技术样样精通,家用电器更是不在话下。印象中,这样的人大都是趾高气扬的,但老王不一样。工作中遇到新问题,他都和别人一起虚心研究,平时工作也不推三阻四,摆老资格。有一件事情我一直印象深刻。那天下着滂沱大雨,当天值班的老王接到井边选矿厂的电话,说他们厂停电了,老王二话没说叫上另一同事,骑上摩托车消失在雨中。井边的山路大坡连着小坡,小弯接着大弯,好不容易赶到通往选厂的水泥路,可是路面正在整修施工,根本无法通车。情急之下,他们撂下摩托车,绕着山间小路赶去检修,由于时间抓得紧,送电也很及时,选矿厂上下直夸他们神速。
老王只是全县农电队伍中的普通一员,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无闻、无私耕耘的“老黄牛”精神,农电事业才有今天的进步和发展。
老王是一名平凡普通的农电工,一名默默无闻地在农电战线奉献了三十多年光阴的基层供电所的管理人员,他,就是枞阳供公司钱铺供电所的王利金。
老王是头“憨牛”。今年三月末,因白梅供电所被合并到钱铺供电区域,我在四月份正式到钱铺供电所上班,是老王带我串村走岭熟悉线路、设备和各村的用电情况。起先,这位五十多岁,皮肤黑中吐红的小老头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慢慢地我才发现,每到一个村子,总有好多人热情地跟他打招呼,似乎没有他不认识的,他们问候的内容无非就是上次给某厂或某人修复的设备用着挺好的,一直都没出毛病,或是某地方要架设线路、安装什么设备,让他抽空去瞧瞧并代为设计,老王一边应诺,一边“憨厚”地一笑。
老王是头“闷牛”。他平时不爱多说话,接触多了,你会发现每次见他,他都是聚精会神地忙这忙那。这头“闷牛”可是大忙人,因为他已是十里八乡的“名人”了,特别是附近的村民,有关电的大小问题都少不了过来请教他。所以只要提起“老王”大家口中满是称赞:“人好,话不多,可真给咱办事儿。”眼里流露出除了敬佩,满是感谢。
老王是头“水牛”。今年四月份在架设钱铺变电站到虎栈10KV线路的施工现场,使我对平时不吭声的老王有了新的认识。当时所长安排老王为工作负责人,我也被安排在该工作班,我犯嘀咕:“老王少言寡语,是否能够领得了这帮人?”可是到了现场事实却让我彻底改变了这个想法。干起事来老王手脚利索,生龙活虎;分起工来是语言简洁明了,分工得当;交待工作任务和进行危险点分析用语规范,掷地有声;工作中有分歧,他一定会坚持把问题弄清楚,认真分析,耐心讲解,直到大家都同意了,放心了,才觉得安全,专心开始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配合得默契,工作标准高,工作进度也相当快。
老王是头“老黄牛”。提起老王的技术,那可真是没得说,一、二次线路技术样样精通,家用电器更是不在话下。印象中,这样的人大都是趾高气扬的,但老王不一样。工作中遇到新问题,他都和别人一起虚心研究,平时工作也不推三阻四,摆老资格。有一件事情我一直印象深刻。那天下着滂沱大雨,当天值班的老王接到井边选矿厂的电话,说他们厂停电了,老王二话没说叫上另一同事,骑上摩托车消失在雨中。井边的山路大坡连着小坡,小弯接着大弯,好不容易赶到通往选厂的水泥路,可是路面正在整修施工,根本无法通车。情急之下,他们撂下摩托车,绕着山间小路赶去检修,由于时间抓得紧,送电也很及时,选矿厂上下直夸他们神速。
老王只是全县农电队伍中的普通一员,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无闻、无私耕耘的“老黄牛”精神,农电事业才有今天的进步和发展。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