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福建省电力公司下派驻村干部张裕民
2007-05-14 16:29:05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A-
A+
电力18讯: 5月闽南山村的空气格外清冽透明。望着近处百姓人家的袅袅炊烟,沐着清新的山风,福建省电力公司下派驻村干部张裕民感到由衷的惬意:"山变绿了,农村经济活了,群众笑了。"
下垅村位于华安、南靖、漳平三县交界处,远离城市,群山连绵,是贫困乡里的贫困村。"我是2004年7月到下垅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的。"这位谦和而壮实的汉子介绍说,那时,下垅村道路交通状况极差,遇下雨天道路泥泞,车不能行,进出全靠步行;信息闭塞,未实现有线电视联网和开通移动通讯基站;医疗卫生及科普宣传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收入低,人均年收入才1700元;村财薄弱,年收入仅3800元,各项社会事业投入严重不足。"我儿子第一次来的时候,他在路上对我说,怎么还没到啊,一个人都碰不上……--这哪是开车,简直是在开坦克!"
驻村要身到、心到,要多办好事实事。一上任,张裕民就经常利用中午或晚上等农闲时分,深入各自然村落、各类百姓中调研,掌握社情民意。在较短的时间内,便与村两委一干人制定出下垅村扶贫开发三年工作计划和近期工作思路,把解决道路、信息、医疗卫生、增收等问题作为首要的工作任务,并付之实践。
扑下身子,沉下心来,竭心尽力为百姓。驻村干部带给下垅村村民的更大惊喜,是福建省电力公司和漳州电业局投入200多万元,为村里办了很多好事实事:铺设了下垅村至马坑乡方向的8公里水泥路,便利了人车来往,村民称这条道路是"官道";拓宽和修整了下垅村至南靖县和溪镇及各自然村之间的道路,便利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村民称这样的道路是"民道";投入3万多元安装了村道路灯;投入2万多元的完成科技文化中心的建设;投入7.2万元,建造两个茶叶加工厂,就地解决了茶叶出路问题,增强了群众种茶的积极性;投入60多万元,参股建设水电站,该项目今年已产生效益,一年可为村财增加10万元以上的收入,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而近三年来,漳州电业局员工捐资2万多元,使该村20多名贫困生得到及时救助。
目前,下垅村毛竹1500亩、反季节蔬菜350多亩、优质茶100多亩,外出务工人员400多人,多种经营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1700元增加到2006年的3300元。
张裕民的一心为民,在村民心中竖起了巍巍丰碑。今年95周岁的陈顺春老太太说,"张书记每年都慰问我们老人家。共产党就是好,……谢谢你们!"村电工李海龙说,"我在工作中不慎触电受伤,伤口迟迟不能愈合,他就用车把我带到漳州市中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出现伤口腐烂,……张书记就象我的亲兄弟!"村主任王天泉评价说,他"是我一生当中见到的最深入群众的好干部"。
"在他的带领下,下垅村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明显变化,基本实现'班子强了、农民富了、村财多了、基础好了'。"这是今年3月中共华安县委组织部对张裕民驻村任职近3年的工作评价。
是的,福建省华安县马坑乡下垅村百姓的幸福生活开始了。(朱忠东)
下垅村位于华安、南靖、漳平三县交界处,远离城市,群山连绵,是贫困乡里的贫困村。"我是2004年7月到下垅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的。"这位谦和而壮实的汉子介绍说,那时,下垅村道路交通状况极差,遇下雨天道路泥泞,车不能行,进出全靠步行;信息闭塞,未实现有线电视联网和开通移动通讯基站;医疗卫生及科普宣传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收入低,人均年收入才1700元;村财薄弱,年收入仅3800元,各项社会事业投入严重不足。"我儿子第一次来的时候,他在路上对我说,怎么还没到啊,一个人都碰不上……--这哪是开车,简直是在开坦克!"
驻村要身到、心到,要多办好事实事。一上任,张裕民就经常利用中午或晚上等农闲时分,深入各自然村落、各类百姓中调研,掌握社情民意。在较短的时间内,便与村两委一干人制定出下垅村扶贫开发三年工作计划和近期工作思路,把解决道路、信息、医疗卫生、增收等问题作为首要的工作任务,并付之实践。
扑下身子,沉下心来,竭心尽力为百姓。驻村干部带给下垅村村民的更大惊喜,是福建省电力公司和漳州电业局投入200多万元,为村里办了很多好事实事:铺设了下垅村至马坑乡方向的8公里水泥路,便利了人车来往,村民称这条道路是"官道";拓宽和修整了下垅村至南靖县和溪镇及各自然村之间的道路,便利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村民称这样的道路是"民道";投入3万多元安装了村道路灯;投入2万多元的完成科技文化中心的建设;投入7.2万元,建造两个茶叶加工厂,就地解决了茶叶出路问题,增强了群众种茶的积极性;投入60多万元,参股建设水电站,该项目今年已产生效益,一年可为村财增加10万元以上的收入,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而近三年来,漳州电业局员工捐资2万多元,使该村20多名贫困生得到及时救助。
目前,下垅村毛竹1500亩、反季节蔬菜350多亩、优质茶100多亩,外出务工人员400多人,多种经营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1700元增加到2006年的3300元。
张裕民的一心为民,在村民心中竖起了巍巍丰碑。今年95周岁的陈顺春老太太说,"张书记每年都慰问我们老人家。共产党就是好,……谢谢你们!"村电工李海龙说,"我在工作中不慎触电受伤,伤口迟迟不能愈合,他就用车把我带到漳州市中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出现伤口腐烂,……张书记就象我的亲兄弟!"村主任王天泉评价说,他"是我一生当中见到的最深入群众的好干部"。
"在他的带领下,下垅村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明显变化,基本实现'班子强了、农民富了、村财多了、基础好了'。"这是今年3月中共华安县委组织部对张裕民驻村任职近3年的工作评价。
是的,福建省华安县马坑乡下垅村百姓的幸福生活开始了。(朱忠东)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