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事业中闪光――记邯郸县电力局农电工张玉锋
2007-05-17 09:53:01 来源:河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张玉锋是河北省邯郸县电力局的一位普通的农电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凭着勤奋和智慧,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情系农电无怨无悔
1968年3月,张玉锋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半山区农民家庭。儿时的一幕刻骨铭心的经历使他对电萌生了无限的好奇、渴望和梦想,使他的一生与电结下了难解之缘。那是儿时的一天,由于事故,家中电路断线一片黑暗,多次催叫电工迟迟不到,母亲生病又需马上输液,幼小的张玉锋只好在一边举着煤油灯帮医生给母亲扎针。这段经历使他瞬间萌发了一个美好愿望: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优秀电工,只要拿起电笔一点,就能把电接通,让乡亲们想啥时候用电就能啥时候用上电。2000年5月的一个偶然机会,他获悉邯郸县电力局公开招聘农电工,便背着家人报了名。令人欣喜的是,他以第一名的骄人成绩被录取。这一干,就是六年……
苦练内功超越自我
张玉锋的身上有一种青年人难得的稳重和韧性。刚被聘为农电工,张玉锋就面临着农网改造工作。为了尽快掌握技能,白天,一有空他就主动向师傅请教;晚上,他久久埋首灯下系统地学习电工知识。为了购买一本自己喜爱的专业辅导书,他到石家庄甚至远赴河南许昌去买,有时一个月的工资全部花到了购买工具书上,家中的电力专业书籍多得简直就能开一个专业书店。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夜以继日地勤学苦练和多次代表县、市、省参加岗位技术比武,使他各个方面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得到迅速提高,从而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和本领,成为了技术骨干。辛勤的汗水带来了丰硕的回报,2002年、2003年,他两次代表河北省电力公司参加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竞赛,荣获“全国农村电工知识及技能竞赛优秀农村电工能手”、“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优秀农村电工”和“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农村电工理论知识竞赛优胜者”(第四名)等荣誉称号。不久前,他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2002年,他开始负责辖区内10千伏线路的用电管理工作。将线损降低下来一直是供电企业难度很大的一项工作,在农村就更难了,可是张玉锋偏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白天,他熟悉线路及设备;晚上,他寻找啃下线损这块“硬骨头”的最佳良方。在参考了大量有关书籍的基础上,他通过广泛调查,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师傅请教,在较短的时间内总结出了一套线路降损办法,使10千伏线损率明显下降,线损率达到3.7%以下,连续4年在全局名列第一。
百姓用电无小事
“踏实工作、真诚奉献”是张玉锋恪守的座佑铭。他所在的齐村供电所属半山区、丘陵地区,交通不便,自然灾害多,而供电覆盖面积又大,他所管辖的5条10千伏供电线路总长度达200公里,农村低压用户计12000多户。为了让百姓用好电,他每天带着电工工具到村里巡查线路,争取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不管是数九寒冬还是暑伏炎炎;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使停电损失降到最低。由于技术本领过硬,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神电工张万能”。
他常说:“当农电工,就要尽心尽力地干好。”2002年1月,邯郸县局计划给祝村进行农网改造,并要求在春节前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当时正值数九寒天,施工非常吃力。接到任务后,张玉锋没有提任何困难,他带领十五名农电工出工收工两头不见阳光,顶严寒、冒风雪加紧施工,手脚被冻肿了,他们咬牙坚持;饿了,就吃包方便面……当工程完工通电的那一刻,方圆400户村民家的大门上已经贴上了鲜红的春联,远处还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张玉锋和他的同事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就是这样一个不知疲倦的人。在张玉锋的心中,为百姓服务从无小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买了摩托车、手机,为用户代办各种用电手续。他还发挥自己的专长免费为用户维修电器设备,主动为孤寡老人改造室内线路,他的工作得到用户的广泛称赞。六年来,他负责的村从没有发生欠费和窃电现象。
顾全“大家”忘了“小家”
家庭与事业总是难以兼顾,对此,张玉锋感触颇深。自从他当上了农电工,家里的活儿全落在妻子一个人的肩上,有时回家刚一进门,一个电话打进来他又走了;有时半夜三更一个报修电话,他掀开被窝穿上衣服马上就出发了。看着他来去匆匆的样子,妻子又是怨,又是疼。
最让张玉锋愧疚的是,作为父母唯一的儿子,父亲卧病在床一直到病故,他都没能在身边精心照料尽孝。2001年,父亲患上食道癌并做了手术,当时正是农网改造工期,他没有时间陪护老人,每次回家父亲总说一句话“不要管我,好好工作”,其实,他明白父亲的心思。2003年,他代表省公司参加国网公司农电工比赛,为了省公司的荣誉,他依依不舍泪别父亲。就<
情系农电无怨无悔
1968年3月,张玉锋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半山区农民家庭。儿时的一幕刻骨铭心的经历使他对电萌生了无限的好奇、渴望和梦想,使他的一生与电结下了难解之缘。那是儿时的一天,由于事故,家中电路断线一片黑暗,多次催叫电工迟迟不到,母亲生病又需马上输液,幼小的张玉锋只好在一边举着煤油灯帮医生给母亲扎针。这段经历使他瞬间萌发了一个美好愿望: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优秀电工,只要拿起电笔一点,就能把电接通,让乡亲们想啥时候用电就能啥时候用上电。2000年5月的一个偶然机会,他获悉邯郸县电力局公开招聘农电工,便背着家人报了名。令人欣喜的是,他以第一名的骄人成绩被录取。这一干,就是六年……
苦练内功超越自我
张玉锋的身上有一种青年人难得的稳重和韧性。刚被聘为农电工,张玉锋就面临着农网改造工作。为了尽快掌握技能,白天,一有空他就主动向师傅请教;晚上,他久久埋首灯下系统地学习电工知识。为了购买一本自己喜爱的专业辅导书,他到石家庄甚至远赴河南许昌去买,有时一个月的工资全部花到了购买工具书上,家中的电力专业书籍多得简直就能开一个专业书店。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夜以继日地勤学苦练和多次代表县、市、省参加岗位技术比武,使他各个方面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得到迅速提高,从而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和本领,成为了技术骨干。辛勤的汗水带来了丰硕的回报,2002年、2003年,他两次代表河北省电力公司参加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竞赛,荣获“全国农村电工知识及技能竞赛优秀农村电工能手”、“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优秀农村电工”和“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农村电工理论知识竞赛优胜者”(第四名)等荣誉称号。不久前,他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2002年,他开始负责辖区内10千伏线路的用电管理工作。将线损降低下来一直是供电企业难度很大的一项工作,在农村就更难了,可是张玉锋偏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白天,他熟悉线路及设备;晚上,他寻找啃下线损这块“硬骨头”的最佳良方。在参考了大量有关书籍的基础上,他通过广泛调查,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师傅请教,在较短的时间内总结出了一套线路降损办法,使10千伏线损率明显下降,线损率达到3.7%以下,连续4年在全局名列第一。
百姓用电无小事
“踏实工作、真诚奉献”是张玉锋恪守的座佑铭。他所在的齐村供电所属半山区、丘陵地区,交通不便,自然灾害多,而供电覆盖面积又大,他所管辖的5条10千伏供电线路总长度达200公里,农村低压用户计12000多户。为了让百姓用好电,他每天带着电工工具到村里巡查线路,争取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不管是数九寒冬还是暑伏炎炎;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使停电损失降到最低。由于技术本领过硬,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神电工张万能”。
他常说:“当农电工,就要尽心尽力地干好。”2002年1月,邯郸县局计划给祝村进行农网改造,并要求在春节前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当时正值数九寒天,施工非常吃力。接到任务后,张玉锋没有提任何困难,他带领十五名农电工出工收工两头不见阳光,顶严寒、冒风雪加紧施工,手脚被冻肿了,他们咬牙坚持;饿了,就吃包方便面……当工程完工通电的那一刻,方圆400户村民家的大门上已经贴上了鲜红的春联,远处还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张玉锋和他的同事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就是这样一个不知疲倦的人。在张玉锋的心中,为百姓服务从无小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买了摩托车、手机,为用户代办各种用电手续。他还发挥自己的专长免费为用户维修电器设备,主动为孤寡老人改造室内线路,他的工作得到用户的广泛称赞。六年来,他负责的村从没有发生欠费和窃电现象。
顾全“大家”忘了“小家”
家庭与事业总是难以兼顾,对此,张玉锋感触颇深。自从他当上了农电工,家里的活儿全落在妻子一个人的肩上,有时回家刚一进门,一个电话打进来他又走了;有时半夜三更一个报修电话,他掀开被窝穿上衣服马上就出发了。看着他来去匆匆的样子,妻子又是怨,又是疼。
最让张玉锋愧疚的是,作为父母唯一的儿子,父亲卧病在床一直到病故,他都没能在身边精心照料尽孝。2001年,父亲患上食道癌并做了手术,当时正是农网改造工期,他没有时间陪护老人,每次回家父亲总说一句话“不要管我,好好工作”,其实,他明白父亲的心思。2003年,他代表省公司参加国网公司农电工比赛,为了省公司的荣誉,他依依不舍泪别父亲。就<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