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花开别样红――宁夏青铜峡供电局中心营业大厅服务纪实
2007-05-17 11:12:34 来源:银南供电局
A-
A+
电力18讯: 作者:杨定远
她们的岗位很平常――收费员;
她们的工作很简单――收费;
她们的角色很多――企业职工、孩子的母亲、丈夫的妻子、父母的女儿。
她们是小坝市区中心营业厅的收费员,供电企业的6名普通女工。
但她们平常却不失忠诚,千万次简单重复却不怠慢,角色虽多,却把真诚为客户服务的角色充当的最好。
走近她们你只看到她们服务时的真诚笑容,了解她们才知道她们也曾经背过脸去流过眼泪。
委 屈
2006年夏季的一天,营业厅的负责人马丽娟刚刚回到家里,正在准备晚饭,突然,局长打手机责问她为什么今天营业厅提前下班,耽误一位客户没有买到电。她毫不犹豫地告诉局长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局长告诉她,客户都投诉到“95598”了,并且告诉了她客户的电话号码和住址,希望她找到这位客户满足要求,并赔礼道歉。马丽娟放下手中的活计,按照地址找到了哪位女客户后询问后,才澄清是客户把表看错了。想到客户的看错,局长的责问,她委屈的眼泪忍不住地流了下来。
“还有脾气不好的客户,直接就把票据砸向我们”她们如是说。
为了给客户一个干净整洁的办事场所,她们每天坚持提前25分钟上班,拖地、擦灰、整理物品;为了把当天的帐物理清,她们在下班关门后,进行汇总;快到下班的时间了,客户却来买电、交费,她们只能推迟下班......
家人抱怨,孩子埋怨,她们都用多做家务减轻内疚。
“这都没什么,为了工作,为了客户的满意。”她们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都有点潮湿。那潮湿里有潜台词――她们有说不出的委屈。
2005年的春季,一位老大爷来到营业大厅,高声大叫地说供电局把他家的电费算多了。她们耐心地询问老大爷家的用电情况,帮他计算每月的大概用电量,用事实说明电费是合理的。没有想到这位老大爷不但坚持电费不合理,还出言粗俗。
“老大爷的语言太伤人了。”采访她们的时候她们轻描淡写地说。
但是,为了对客户负责,为了企业的形象,她们给老大爷建议马上联系抢修人员,到老大爷的家里对接线和计量表进行检查,并告诉老大爷,如果有误差,按规定退钱。经过2个多小时的“折腾”,线路没问题,计量表没问题,老大爷心服口服了。
“这位老大爷从这以后,在大街上见到我们很热情地打招呼。”从她们的脸上,读到的是和每一位“难缠”的客户“化解”后的喜乐之情。
简 单
她们的工作就是坐收、买电,平均每天每人授理500多次,高峰的时候授理700多次,看似简单的重复工作。小坝市区有1万多磁卡表的购电,8千多户抄收表的交费,平均每天10万余元的电费额,要靠她们的手,一笔一笔收进来,售出去。还要汇总了,交到银行。到了电费交纳截至期,还要把尚未交的客户信息传递给抄收员,以便催交。
简单的背后,就是把“客户的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变为现实。
“我家这个月用电量大了?”
“我买的电怎么输不到表里?”
“电价是你们自己定的吗?”
申请用电的、打听各类电价的...
笑脸相迎,认真答复,确保客户满意而去。
简单的背后,却包含着她们真诚服务的“技巧”。
每月的8号到25号,是抄收客户的交电费期。这个时候,三个收费台一起接待,柜台前还是拥满了等待的客户。
手里授理着一个客户:收钱、调客户信息、打票、找钱;
嘴里不断地说着:“人多,请您稍候!”
眼睛还要盯着客户的先来后到,等待毕竟是不耐烦的,把这些细节注意到了,等待的客户情绪会平稳一点。
按照营业规则要求,授理一位客户的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她们经过苦练,硬是把授理一位客户的时间缩短到了平均1分钟内。
“技巧”来自她们在工作过程中观察而来,靠对为客户着想真诚而来。
授理年轻的客户,她们用熟<
她们的岗位很平常――收费员;
她们的工作很简单――收费;
她们的角色很多――企业职工、孩子的母亲、丈夫的妻子、父母的女儿。
她们是小坝市区中心营业厅的收费员,供电企业的6名普通女工。
但她们平常却不失忠诚,千万次简单重复却不怠慢,角色虽多,却把真诚为客户服务的角色充当的最好。
走近她们你只看到她们服务时的真诚笑容,了解她们才知道她们也曾经背过脸去流过眼泪。
委 屈
2006年夏季的一天,营业厅的负责人马丽娟刚刚回到家里,正在准备晚饭,突然,局长打手机责问她为什么今天营业厅提前下班,耽误一位客户没有买到电。她毫不犹豫地告诉局长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局长告诉她,客户都投诉到“95598”了,并且告诉了她客户的电话号码和住址,希望她找到这位客户满足要求,并赔礼道歉。马丽娟放下手中的活计,按照地址找到了哪位女客户后询问后,才澄清是客户把表看错了。想到客户的看错,局长的责问,她委屈的眼泪忍不住地流了下来。
“还有脾气不好的客户,直接就把票据砸向我们”她们如是说。
为了给客户一个干净整洁的办事场所,她们每天坚持提前25分钟上班,拖地、擦灰、整理物品;为了把当天的帐物理清,她们在下班关门后,进行汇总;快到下班的时间了,客户却来买电、交费,她们只能推迟下班......
家人抱怨,孩子埋怨,她们都用多做家务减轻内疚。
“这都没什么,为了工作,为了客户的满意。”她们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都有点潮湿。那潮湿里有潜台词――她们有说不出的委屈。
2005年的春季,一位老大爷来到营业大厅,高声大叫地说供电局把他家的电费算多了。她们耐心地询问老大爷家的用电情况,帮他计算每月的大概用电量,用事实说明电费是合理的。没有想到这位老大爷不但坚持电费不合理,还出言粗俗。
“老大爷的语言太伤人了。”采访她们的时候她们轻描淡写地说。
但是,为了对客户负责,为了企业的形象,她们给老大爷建议马上联系抢修人员,到老大爷的家里对接线和计量表进行检查,并告诉老大爷,如果有误差,按规定退钱。经过2个多小时的“折腾”,线路没问题,计量表没问题,老大爷心服口服了。
“这位老大爷从这以后,在大街上见到我们很热情地打招呼。”从她们的脸上,读到的是和每一位“难缠”的客户“化解”后的喜乐之情。
简 单
她们的工作就是坐收、买电,平均每天每人授理500多次,高峰的时候授理700多次,看似简单的重复工作。小坝市区有1万多磁卡表的购电,8千多户抄收表的交费,平均每天10万余元的电费额,要靠她们的手,一笔一笔收进来,售出去。还要汇总了,交到银行。到了电费交纳截至期,还要把尚未交的客户信息传递给抄收员,以便催交。
简单的背后,就是把“客户的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变为现实。
“我家这个月用电量大了?”
“我买的电怎么输不到表里?”
“电价是你们自己定的吗?”
申请用电的、打听各类电价的...
笑脸相迎,认真答复,确保客户满意而去。
简单的背后,却包含着她们真诚服务的“技巧”。
每月的8号到25号,是抄收客户的交电费期。这个时候,三个收费台一起接待,柜台前还是拥满了等待的客户。
手里授理着一个客户:收钱、调客户信息、打票、找钱;
嘴里不断地说着:“人多,请您稍候!”
眼睛还要盯着客户的先来后到,等待毕竟是不耐烦的,把这些细节注意到了,等待的客户情绪会平稳一点。
按照营业规则要求,授理一位客户的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她们经过苦练,硬是把授理一位客户的时间缩短到了平均1分钟内。
“技巧”来自她们在工作过程中观察而来,靠对为客户着想真诚而来。
授理年轻的客户,她们用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