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农电四兄弟
2007-05-18 14:44:48 来源:西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本站讯 许文安
作者感言――
平凡中的朴实,感动中的真诚。农电四兄弟,是平凡的,平凡中透出了无华的朴实,有一种真诚在涌动和闪光。兄弟四人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工作在农电系统,他们用真诚、朴实和感恩的心在回报社会、感恩企业,他们与电的情缘让我感动。人可贵的是精神,可喜的是情怀。大哥常说:“锅里有碗里才有。”简单的道理,兄弟四个奉为信条,在本职岗位努力创造人生的精彩。从他们身上,我体会到了农电员工对企业、对工作的诠释。
蜀道自古多胜迹,历史沉淀着未来,也孕育着未来农电人才。
四川绵阳梓潼农电四兄弟――李华林(左二)、李柏林(右二)、李勇林(右一)、李军林(左一)
“干就要干出个样,做一行就必须去爱这行。”李华林经常这样对员工说。
“兄弟们,辛苦了,来喝口水!”在现场经常能见到李勇林关心员工的情景。
2005年李军林获得绵阳局登杆作业第一名
听说四川绵阳电业局梓潼供电局有四兄弟都从事农电,专职电工、营销主管、出纳、所长,基本配齐了供电所的工种。巧合的缘分吸引笔者在四月的一个周六踏上了往梓潼的路。
四兄弟是四位农电员工:老大李华林,文昌供电所所长;老二李柏林,自强供电所营销主管兼出纳员,兼职驾驶员;老三李勇林,元山供电所专职电工;老四李军林,武连供电所副所长。
一天内聚齐四兄弟,本来是简单的事,但他们四兄弟不在同一个所,终于在两个小时后,在武连供电所院内,四兄弟聚齐了。
“三心二意”的李华林
老大李华林,46岁, 1979年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这年部队招空军,体检时因为身体一个单项指标没有达到要求,翱翔蓝天的梦未能如愿。李华林说:“兵没有当成,遗憾。当时村上正缺广播员,自己年轻也喜欢新鲜事,就主动去当广播员,天天向村民传递信息。” 这样,他就在元山区石鼓乡干了5年的广播员。1983年石鼓乡想为村民架设电力线路,村上没有这方面的力量,只有几个人从事些简单的管电工作,村主任看他挺机灵,能吃苦,就希望他管电。当时管电员每月只有12元的津贴,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李华林,从此便与农电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华林当过管电员,做过出纳和会计,刚干管电员时师傅就说:“这娃有出息,一干就会,天生与电有缘分。” 1993年李华林出任元山电管站站长,在他任站长、所长的14年时间里,5次获得梓潼供电局先进个人,4次获得绵阳电业局先进个人,2002年被四川省电力公司评为农电先进工作者,他所在的集体也得到地方政府和绵阳电业局、省公司的多次表彰。
2006年他调任文昌供电所当所长,“条件变了,人员也多了,任务也重了,压力更大了。”他非常感慨地说。年富力强的李华林管理着梓潼局农电标杆示范供电所,总结出了自己的 “三心二意”农电经。
“‘三心二意’,就是要有爱心、有热心、有耐心,正确理解上级和农民的意图,准确把握工作的意图,有了这些就能干好农电。”是的,心中装着老百姓,服务才能做到位。同年5月,宏仁乡金保村村民正忙着耕种,天干旱抽水困难,抽水的电力线路有400多米长,供电质量不好,线路又遭盗窃。村上李书记找到他希望帮助。李华林到现场查看了解后,考虑到村上的经济情况,就主动说:“我们改变供电点,从小河对岸架设一条线路,可以防盗窃,还可以缩短供电距离,转移负荷,提高供电质量。材料由村上自己买,我们免费制作。”两天休息日,李华林就和几个农电兄弟新架设一档简易线路,长度有180米,达到了供电保质量的目的。李华林还为小河乡临时抽水点、文昌镇西坝临时抽水点做义务钟点工。
所里年轻的农电工向海斌,刚招聘来时还有热情,工作条件和现实让他很快冷却,没有工作激情了,干事不安心也不认真。李华林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点灵性,可能是对现有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有看法<
作者感言――
平凡中的朴实,感动中的真诚。农电四兄弟,是平凡的,平凡中透出了无华的朴实,有一种真诚在涌动和闪光。兄弟四人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工作在农电系统,他们用真诚、朴实和感恩的心在回报社会、感恩企业,他们与电的情缘让我感动。人可贵的是精神,可喜的是情怀。大哥常说:“锅里有碗里才有。”简单的道理,兄弟四个奉为信条,在本职岗位努力创造人生的精彩。从他们身上,我体会到了农电员工对企业、对工作的诠释。
蜀道自古多胜迹,历史沉淀着未来,也孕育着未来农电人才。
听说四川绵阳电业局梓潼供电局有四兄弟都从事农电,专职电工、营销主管、出纳、所长,基本配齐了供电所的工种。巧合的缘分吸引笔者在四月的一个周六踏上了往梓潼的路。
四兄弟是四位农电员工:老大李华林,文昌供电所所长;老二李柏林,自强供电所营销主管兼出纳员,兼职驾驶员;老三李勇林,元山供电所专职电工;老四李军林,武连供电所副所长。
一天内聚齐四兄弟,本来是简单的事,但他们四兄弟不在同一个所,终于在两个小时后,在武连供电所院内,四兄弟聚齐了。
“三心二意”的李华林
老大李华林,46岁, 1979年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这年部队招空军,体检时因为身体一个单项指标没有达到要求,翱翔蓝天的梦未能如愿。李华林说:“兵没有当成,遗憾。当时村上正缺广播员,自己年轻也喜欢新鲜事,就主动去当广播员,天天向村民传递信息。” 这样,他就在元山区石鼓乡干了5年的广播员。1983年石鼓乡想为村民架设电力线路,村上没有这方面的力量,只有几个人从事些简单的管电工作,村主任看他挺机灵,能吃苦,就希望他管电。当时管电员每月只有12元的津贴,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李华林,从此便与农电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华林当过管电员,做过出纳和会计,刚干管电员时师傅就说:“这娃有出息,一干就会,天生与电有缘分。” 1993年李华林出任元山电管站站长,在他任站长、所长的14年时间里,5次获得梓潼供电局先进个人,4次获得绵阳电业局先进个人,2002年被四川省电力公司评为农电先进工作者,他所在的集体也得到地方政府和绵阳电业局、省公司的多次表彰。
2006年他调任文昌供电所当所长,“条件变了,人员也多了,任务也重了,压力更大了。”他非常感慨地说。年富力强的李华林管理着梓潼局农电标杆示范供电所,总结出了自己的 “三心二意”农电经。
“‘三心二意’,就是要有爱心、有热心、有耐心,正确理解上级和农民的意图,准确把握工作的意图,有了这些就能干好农电。”是的,心中装着老百姓,服务才能做到位。同年5月,宏仁乡金保村村民正忙着耕种,天干旱抽水困难,抽水的电力线路有400多米长,供电质量不好,线路又遭盗窃。村上李书记找到他希望帮助。李华林到现场查看了解后,考虑到村上的经济情况,就主动说:“我们改变供电点,从小河对岸架设一条线路,可以防盗窃,还可以缩短供电距离,转移负荷,提高供电质量。材料由村上自己买,我们免费制作。”两天休息日,李华林就和几个农电兄弟新架设一档简易线路,长度有180米,达到了供电保质量的目的。李华林还为小河乡临时抽水点、文昌镇西坝临时抽水点做义务钟点工。
所里年轻的农电工向海斌,刚招聘来时还有热情,工作条件和现实让他很快冷却,没有工作激情了,干事不安心也不认真。李华林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点灵性,可能是对现有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有看法<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