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把脸上的微笑映在用户心上
2007-04-27 11:20:50 来源:江南时报
A-
A+
电力18讯: 南京市虹桥宋德里的韩老先生,从来不在自家楼下的银行里缴电费,每次他都要骑自行车十多分钟,来到南京城北供电公司营业厅缴费。“因为我喜欢刘平的微笑。”83岁的韩老说。
刘平是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她服务的客户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她创造的“亲情服务法”得到国家电网公司的充分肯定。她所在的南京城北供电公司营业厅被命名为“刘平营业厅”。这是全国电力行业唯一以普通员工名字命名的营业厅。“刘平待人接物总是那么周到,那么细致,老人家记性不好,她每次都提醒我们缴电费的时间到了。是把我们放在心里的人。”正在营业厅缴费的庄大妈告诉记者,2003年她因为忘记缴电费,补缴时不得不缴滞纳金,刘平就把庄大妈的电话记了下来,每到缴电费的时候,主动打电话提醒,“就这样坚持了3年”。
一天,一位客户气呼呼地走进了营业厅。刘平立即微笑着迎上去说:“同志,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事吗?”客户表示电费算错了,多了一块钱。刘平接过单子一看,明白了,表示这一元是违约金。这位客人就是不愿意缴违约金。那天晚上,刘平根据客户档案,几经周折找到了那位怒气冲冲的客户。刘平微笑着说:“同志,请将您的电话号码、最好是手机号码告诉我,需要缴电费时,我提醒您,好吗?”刘平掏出工作日记,在她提供特别服务的众多客户名单中,又增加了一户。
在这本记录本上,除了许多电话提醒的户主,还有30多个号码。这些号码的主人大多数是孤寡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刘平和其他工作人员总是定期到他们家里收电费。“我们城北片区大约30万客户,到营业厅来缴费的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不会网上缴费,也嫌银行排队太麻烦,总是喜欢到我们这里来缴,这更要求服务人员十二分的细心和耐心,遇到行动困难的老人,我们就把他的住址电话记下来,上门收费。”身着制服微笑着的刘平说。
刘平说,“窗口服务就是要将客户当亲人,在服务中融入更多情感。”2005年4月,一位企业客户在缴费时叹息了一声,说电费过高,不知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刘平详细地询问了情况,当即联系负责该地区的用电检员上门为其勘察、进行技术指导。原来,该公司的用电是“大马拉小车”,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需求相比过大,一方面容量电费高,另一方面损耗大。刘平建议他办理减容手续。后来,这位客户的电费果然降低了很多。该客户说:“那个戴眼镜的高个女同志,都是往咱心里想的呀!”
舍近求远缴电费的韩老是南京城北供电公司营业大厅里的常客,他坐在大厅的椅子上,看看报纸,怡然自得的就像坐在自家的客厅。这位名叫韩慕尧的老人只是为了看看微笑的刘平。韩老原来只是位在刘平手中办理过用电增容业务的普通客户。在用电增容结束后,刘平的服务却没有结束。上门回访的刘平,在了解到韩老的子女不在身边后,特意和他多聊了一会儿,事后又多次打电话问候韩老。服务一个客户,温暖一颗心。从此,老人将刘平看作是自己的女儿。将刘平看作女儿的老人还有很多。家住大光路50号的谢大妈说起刘平,总是这样评价:“刘平这闺女,贴心!”
本报记者冯佳妮
刘平是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她服务的客户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她创造的“亲情服务法”得到国家电网公司的充分肯定。她所在的南京城北供电公司营业厅被命名为“刘平营业厅”。这是全国电力行业唯一以普通员工名字命名的营业厅。“刘平待人接物总是那么周到,那么细致,老人家记性不好,她每次都提醒我们缴电费的时间到了。是把我们放在心里的人。”正在营业厅缴费的庄大妈告诉记者,2003年她因为忘记缴电费,补缴时不得不缴滞纳金,刘平就把庄大妈的电话记了下来,每到缴电费的时候,主动打电话提醒,“就这样坚持了3年”。
一天,一位客户气呼呼地走进了营业厅。刘平立即微笑着迎上去说:“同志,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事吗?”客户表示电费算错了,多了一块钱。刘平接过单子一看,明白了,表示这一元是违约金。这位客人就是不愿意缴违约金。那天晚上,刘平根据客户档案,几经周折找到了那位怒气冲冲的客户。刘平微笑着说:“同志,请将您的电话号码、最好是手机号码告诉我,需要缴电费时,我提醒您,好吗?”刘平掏出工作日记,在她提供特别服务的众多客户名单中,又增加了一户。
在这本记录本上,除了许多电话提醒的户主,还有30多个号码。这些号码的主人大多数是孤寡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刘平和其他工作人员总是定期到他们家里收电费。“我们城北片区大约30万客户,到营业厅来缴费的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不会网上缴费,也嫌银行排队太麻烦,总是喜欢到我们这里来缴,这更要求服务人员十二分的细心和耐心,遇到行动困难的老人,我们就把他的住址电话记下来,上门收费。”身着制服微笑着的刘平说。
刘平说,“窗口服务就是要将客户当亲人,在服务中融入更多情感。”2005年4月,一位企业客户在缴费时叹息了一声,说电费过高,不知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刘平详细地询问了情况,当即联系负责该地区的用电检员上门为其勘察、进行技术指导。原来,该公司的用电是“大马拉小车”,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需求相比过大,一方面容量电费高,另一方面损耗大。刘平建议他办理减容手续。后来,这位客户的电费果然降低了很多。该客户说:“那个戴眼镜的高个女同志,都是往咱心里想的呀!”
舍近求远缴电费的韩老是南京城北供电公司营业大厅里的常客,他坐在大厅的椅子上,看看报纸,怡然自得的就像坐在自家的客厅。这位名叫韩慕尧的老人只是为了看看微笑的刘平。韩老原来只是位在刘平手中办理过用电增容业务的普通客户。在用电增容结束后,刘平的服务却没有结束。上门回访的刘平,在了解到韩老的子女不在身边后,特意和他多聊了一会儿,事后又多次打电话问候韩老。服务一个客户,温暖一颗心。从此,老人将刘平看作是自己的女儿。将刘平看作女儿的老人还有很多。家住大光路50号的谢大妈说起刘平,总是这样评价:“刘平这闺女,贴心!”
本报记者冯佳妮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